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目前六安市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上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区,利用"P-E"状况分析矩阵研究的成果,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对天堂寨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过程、演化特点以及演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天堂寨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生命周期目前正处于欠保护区旅游地演进模式,经济动力大,开发强于保护的结论,同时提出了避免旅游地二次超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六安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实践证明,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已成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崛起的支撑和腾飞的翅膀。例如,霍山县坚持科学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涌现出销售收入突破40亿的应流集团、销售收入逼近30亿的迎驾集团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已从一个山区人口小县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总量相对较高的大县。  相似文献   
84.
《安徽科技》2012,(4):16-19
正2011年,六安市科技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戮力同心,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1,六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24.3亿元、增加值31.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1.66%和19.86%。2011年  相似文献   
8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在非遗传承与活化工作中融入现代旅游,有助于实现非遗的再现、再造、再生,能更有效地实现其价值。以安徽省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了非遗的传承与活化和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在分析了六安市非遗的基本状况、旅游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开发,促进非遗有效传承与活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6.
土地利用结构制约着土地利用效益。在分析六安市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增加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的调整目标,针对人增耕地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等突出问题,提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调整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7.
余进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5):F0002-F0002
余进,1958年出生,安徽省六安市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安徽中山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安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六安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扎实推进,到2012年底,全市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610名,创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78家。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资金,与"三农"紧密结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9.
六安市福彩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民众基础、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发展规模逐步壮大,其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
<正>2014年以来,六安市科技工作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农业科技进步、平台搭建等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六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