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3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21篇
综合类   9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对科技期刊的冲击和挑战,上海材料研究所期刊展览事业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对《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等期刊的投稿网站"材料与测试"网进行了全新改版。新版网站除了原有的期刊投稿/审稿和发行宣传功能以外,增设了“科研探索”和“新闻资讯”版块.  相似文献   
972.
为了以较低成本进行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在分析了移动信息服务技术发展与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构思了多源数据集成、多端信息同步的系统设计思路,设计了同时面向移动端和PC端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服务系统架构,并对Web Service数据集成、响应式设计、微信公众...  相似文献   
973.
公众投票产生的"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是《大师——谢希德》、《趣味科技大赛》、《"绿色"牛粪是个宝》、《生物武器灭白蛾》、《天象奇观日全食》、《自然之谜——地震》、《非常科学——对折的纸》、《深海危机》、《山野小植物》、《鲟鱼繁殖新技术》。2013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启动了"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其中"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活动共征集到190部科普影视作品,由专家评选出46部优秀科普影视推荐作品。  相似文献   
974.
从城市发展中的各种脆弱因素和公众对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感知入手,可以构建全面、整合的公众安全感评级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评价的具体方法作更进一步的探索性讨论。这样的研究,可以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75.
公众投票产生的"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是《大师——谢希德》、《趣味科技大赛》、《"绿色"牛粪是个宝》、《生物武器灭白蛾》、《天象奇观日全食》、《自然之谜——地震》、《非常科学——对折的纸》、《深海危机》、《山野小植物》、《鲟鱼繁殖新技术》。2013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启动了"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其中"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活动共征集到190部科普影视作品,由专家评选出46部优秀科普影视推荐作品。  相似文献   
976.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入驻到微博、微信等开放平台中,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或信息服务。本文探讨了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开展信息服务,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服务效果。这一新型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图书馆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与读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977.
该文分析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其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PPGIS引入到无障碍设施建设中,提出了基于PPGIS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实现了移动端、浏览器端和纸质等多种方式的公众参与,并将公众参与融入到无障碍设施规划、管理、维护和使用的各个阶段,并将研究结果在福州市二环以内进行应用论证.  相似文献   
978.
吴君 《科技资讯》2014,12(25):152-15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当代"90后"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无疑是当代新媒体的佼佼者,对于高校实习生管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9.
公众科学素养测评与职业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0年开始,我国先后共进行了8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测评,测评方法一直采用美国的米勒体系。米勒体系作为世界各国科学素养测评的重要工具,已经沿用近三十年。随着科学素养研究的深入,各国学者不断对米勒体系提出修正性改良意见,甚至采用激进性拒绝态度。我国也套用“米勒模型”开展国内测评,但生搬硬套产生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980.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视野下,科学素养作为一项基本公民素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认真思考了2010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提出全民族科技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等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