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3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化学   525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68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144篇
物理学   396篇
综合类   858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751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营养是生命的基础。我们每天必须从外界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和健康。现在知道,人体必需营养素有40余种,可分为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5大类。人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有很大差异,每天需要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量由几十克到几百克,称为宏量营养素;每天需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量则以毫克或微克计,称为微量营养素。  相似文献   
112.
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作为孩子的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现象,我们要把握好。把握不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3.
论大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关系到人们认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而学校更是在健康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生活习惯现状,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学模式的辅导,使他们系统地掌握健康保健的知识,更好地建立全新的健康观念,激励他们自己采取决策,继而确立个人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14.
同性恋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爱滋病的传播,同性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中外文献总结了同性恋形成的社会心理诱因,并对同性恋歧视现象及其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改善同性恋生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5.
为加强黄河河道管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黄河水行政执法力度,消除黄河河道水行政执法空白,依法管理流域水事活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授权,明确黄河河道水行政执法职责划分,为建立起黄河流域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的水行政执法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6.
117.
技术预见:科技管理新的战略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8.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良情绪直接影响人体心理健康,并可通过一系列中介机制影响人体生理健康。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中枢,外周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9.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它是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更趋于合理的,新颖的,符合客观发展需要的教育思想和构件的教育体系,现代体育与健康课具有健身,健心,娱乐,教育,审美等多维功能,而这些功能恰恰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和健康所涵盖的内容相吻合,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如何将实施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中,并付诸于实践,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0.
谢剑先生《试论中国大陆的民族识别工作及其问题》一文值得商榷。“何谓民族”之争是中外学术界的普遍现象;范文澜、费孝通等的有关论点与毛泽东思想息息相通,并非所谓马列主义的“异端”。中国民族识别的指导思想不是“斯大林的标准”而是毛泽东民族观。这项工作的过程并不那么“草率”或“独断”,而是相当谨慎且民主的。谢先生所议诸问题并非民族识别所引发。认真分析却能证明民族识别的成功。中国民族识别在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科学内涵的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民族学界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理顺了千百年间未理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识别的成功经验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