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孙娟 《科技信息》2010,(32):I0018-I0018
文章指出,作为传统文化和文学源头的中国先秦两汉文学教学,要结合当代教学实际,逐步实施教学教育改革,适应和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教学要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体现当代教学品质,充分认识和弘扬先秦两汉文学中的思想教育精神;同时,必须深入了解先秦两汉文学教学的内容特点与价值存在,和中文专业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先秦两汉文学教学的现代价值的实现要在实务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的神异叙事,认为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其一,对以阴阳灾异、感生神话、谶纬之术等为基本形态的"政治神学"进行集中展示;其二,对神仙、方术以及人仙遇合传说进行不同程度地叙述;其三,对佛教神话或者反映佛教信仰文化的"人佛感通"灵验进行宗教演绎;其四,对各种神、民间鬼神以及人神交通之事进行重点记载。如此种种,既是周秦之际史传创作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时又吸收了中古造神运动的时代成果。其文化效应,在于参与并影响着我国早期叙事的文学建构。  相似文献   
33.
两汉以来官方关于西域的历史文献有其特殊的书写模式,在这种书写模式下所记录的西域,是中央朝廷对西域的一种官方历史记忆,它们是在某个特殊群体的主观"意图"下被创造并保存下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关注的不是两汉官修史书中"西域传"所记的事实,而是古人为何要保存某种记忆,即探究古人的"意图"及其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34.
食封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剥削形态,与西周五等爵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其渊源看,应该是脱胎于商鞅变法以来所形成的二十等爵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结合<二年律令>,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封君食邑制度的兴衰对两汉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及封君经济地位的变迁和两汉封君食邑制度的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5.
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人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我国历史上实现了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统一.边吏作为汉王朝派往西南地区的最高管理人员,在协调汉王朝与西南边疆民族的关系、稳定边疆局势、传播内地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试从边吏对西南边疆治理所取得的实效,分析两汉王朝西南人才开发运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6.
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深受儒家、道家的影响,一步步走向了儒释道三结合的道路,一步步中国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对于我国的哲学、文化、艺术、民族关系、民间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何时传入我国,是个千古之谜,众说纷纭,总括起来,大致有“先秦”、“泰朝”、“西汉武帝时期”、“西汉末”、“西东汉之际”和“东汉明帝永平十年”等六说。本文考证,佛教的传入时间应在两汉之际。  相似文献   
37.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为巩固政权,特别重视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命,荆州各级地方官吏是汉王朝中央控制地方的纽带,掌控着荆州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民生。荆州地方官吏的任免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地方社会的稳定。如官吏人选得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而当选官不当,就会对当地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阻碍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赖正史《汉书》、《后汉书》使汉代西域诸国的人口概况能为世人所知。本文统计了两汉西域诸国的户数、人口、胜兵情况,测算了各国的"户均人口"、"户均胜兵"、"胜兵人口比"、"户均胜兵率"状况,并据此做出一定推断。  相似文献   
39.
戒文发展至两汉时期,与先秦相比,类型上更加丰富了,尤其是反映着汉代人的家庭观念的家戒文篇量更是引人注目。本文拟就戒文在汉代的这两大特点进行共时的探索研究,以期对此时期戒文的自身文体特点和时代特征有较为深入的把握。  相似文献   
40.
司马迁以先秦儒学为指导,反对董仲舒营造的君权神授论。西汉末,杨雄著《法言》,亦起而反对董仲舒。东汉班固著《白虎通义》,比董仲舒走得更远。至东汉末年,社会上掀起一股强烈的批判思潮,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剥落了两汉神学经学的最后一层油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