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41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石河子科技》1996,(4):49-52
作者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下同)三大阳性(即HBsAg+HB_eAg+、HBc.-Ab(?))者116例(男60例、女56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配偶进行了关于夫妻间传播问题的探讨.被调查的HBV三大阳性者的年龄为38.39±10.91岁(年龄最小为 23岁,最大为67岁);婚龄为14.83±10.80年(结婚时间最短为 2.3年,最长为47年)HBV三大阳发现时间为5.91±3.43年(发现时间最短为2年,最长为17年).此调查对象是HB中的病毒传播复制最强、传染性最强的“三大阳”和接触者中最密切的“夫妻”关系.结果显示HBV三大阳者中有80.17%的配偶不被感染,有12.93%的HBsAb(+),有6.90%的有不同程度的HBV感染.结果提示.HBV在密切接触者中只要皮肤粘膜等非特异性防御屏障正常情况下不传染,可以在性传播疾病中予以剔除,肯定了HBV的传播是血源;提出了应该重视切断血源传播途径,应重视医源性、血源性和吸血昆虫叮咬而引起的传播.本调查结果,对社会、家庭及其HBV带毒者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2.
设计一个270bp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高浓度肉汤培养基中,于转接1%量后3.25h,用终浓度为1mmol/LIPTG诱导4h发酵表达,其表达量最高,约占50%总蛋白量,表达产量GZ-PCX以包含体形式存在.利用改良的包含体纯化及溶解方法,可获得溶解率>90%,纯度为96.2%的产物GZ-PCX,且包含体溶解产物较好保存其蛋白酶活.对PBS/EDTA透析,GZ-PCX蛋白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可升高4倍,对H2O/EDTA透析其活性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3.
土拨鼠肝炎病毒(WHV)是一种哺乳类动物的肝炎病毒.这种病毒在结构和抗原怕与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非常相似.以往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一种称为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Pre-S包膜蛋白中,含有一个特定区域.这一区域由天冬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亮氨酸-亮氨酸(DDPLL)5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已发现,这一区域在像DHBV这一类禽类乙肝病毒的病毒装配和分泌时所必需的(LenhoffR,SummersJ.JVirol,1994,68:4565~4571).在WHV的Pre-S包胰蛋白中第201个氨基酸到第205个氨基酸所包含的顺序,甘氨酸-天冬氨酸-脯氨…  相似文献   
194.
目的:阐明HGV在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病人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甩ELISA法检测上述二类对象的度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结果:35例慢性丙肝中有13例阳性,阳性率为37.1%。56例慢性乙肝中有5例阳性,阳性率为8.9%。结论:侵性肝炎合并HG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慢性丙肝。可能是HBV和HCV感染易慢性化的原因之一,但较单一HBV和HCV感染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95.
本文用定向突变方法缺失了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氨端位于preS1区的54个碱基对(编码氨基酸2—19).该基因在猴肾细胞株COS-M6中表达的产物(S301蛋白)和野生型表面抗原大蛋白不同.它不但能被分泌出细胞,而且对表面抗原主蛋白分泌的抑制作用大大减弱,提示了缺失区域中含有一个阻止大蛋白分泌的滞留顺序.S301蛋白的分泌依赖于主蛋白的表达,而且它们的分泌有同步性.和野生型表面抗原大蛋白一样,S301蛋白在COS细胞中合成后能转移至内质网膜,并被糖基化.它对热稳定,对蛋白酶不敏感,并保留了大蛋白和主蛋白的抗原性.由于S301蛋白具有易分泌、稳定性好、抗原性和大蛋白相同等特点,它很可能成为新一代的防治肝炎的基因工程疫苗.  相似文献   
196.
本文首次报道对启东鸭肝癌中存在的人HBV样DNA~([3])(pDKHBV)的全序列分析。本工作建立了pDKHBV的M_(13)重组克隆及亚克隆,并应用末端终止法测定了它的全序列。结果表明,它长3218bp,与鸭乙型肝炎病毒无关,而同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有91%以上同源性(其中与adw_2亚型有99.0%同源性),存在与HBV一致的4个开放阅读框架,并在Pre-S_1基因下游59个核苷酸,以及C基因3′端分别有1个和2个核苷酸的缺失,造成Pre-S_1基因第58个密码子、C基因第158个密码子出现终止信号,以及P基因第21个密码子起发生移码突变。以上结果表明启东鸭肝癌中存在adw_2亚型HBV的非复制型突变体。由于启东鸭肝癌高发且与人肝癌高发有相关性,提示HBV作为人和鸭肝癌共同病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变异株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 ,探讨HBV基因组前C区 1896位基因变异与宿主机体免疫水平的关系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5 5名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HBsAg ,抗 HBs,HBeAg ,抗HBe及抗 HBc;采用定性PCR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HBVDNA ;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RFLP)检测发生前C区 1896位基因突变的HBV变异株 ;采用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对上述患者外周血的CD4 + T细胞 ,CD8+ T细胞 ,CD3+ T细胞含量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同所设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 5 5名患者中 ,HBsAg(+) ,anti HBs(- ) ,HBeAg(+) ,anti HBe(- ) ,anti HBc(+)者共 2 2例 ,其HBVDN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在这2 2例患者中 ,有 2 0例被检出为单纯HBV野毒株感染 ,另有 2例被检出为变异株和野毒株混合感染 ;HBsAg(+) ,anti HBs(- ) ,HBeAg(- ) ,anti HBe(+) ,anti HBc(+)者共 33例 ,其中HBVDNA阳性者为 18例 .在 18例HBeAg(- )而HBVDNA (+)的患者中 ,有 17例被检出为HBV前C区 1896位变异株感染 .变异株感染患者外周血CD4 + T细胞含量较之健康对照组有所减低 (P <0 .0 1) ,CD8+ T细胞含量较之健康对照组也有所  相似文献   
198.
62例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学龄儿童(7—12岁)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情况,并对其致病性及与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做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ested PCR),对62例体检发现ALT升高和75例ALT正常的学龄儿童血标本进行TTV DNA扩增,通过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甲、乙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标志。结果:ALT升高中,TTV DNA检出率为12.9%(8/62),其中3例HBsAg同时阳性(4.8%),1例与抗—HCV同时阳性(1.6%);ALT正常中,TTV DNA检出率为2.7%(2/75),两差异具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存在较高的TTV感染率且有可能致肝功能损害。TTV与肝炎病毒可重叠感染同一儿童。  相似文献   
199.
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的DN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将巯己基修饰的具有乙肝病毒(HBV)DNA序列特异性的单链DNA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制得DNA电化学传感器;以电活性的Hoechst 33258为指示剂,考察了该传感器对血清样品中乙肝病毒DNA的响应;探讨DNA电化学传感器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将传感器法与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对比,两者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0.
用红细胞代替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双抗体夹心免疫分析中第二抗体的标记物, 建立了一种红细胞标记抗体的免疫化学发光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新方法. 在免疫反应完成后, 结合了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致敏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溶血, 释放出血红蛋白. 基于血红蛋白对鲁米诺-H2O2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催化作用的原理,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测得的血红蛋白发光强度与待测抗原浓度呈线性关系. 采用这种方法可检测出0.5 ng/mL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将该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结合起来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 两者符合率均为97%, 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可用于临床标本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