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7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7篇
综合类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首次以尼龙膜为基质,分别采用三氯三嗪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活化法,制备了以L-赖氨酸为配基的亲和膜。首次使用亲和膜色谱法成功地从人血浆中快速纯化出了高纯度的纤溶酶原,电泳分析显示一个主要的谱带,为规模化快速纯化临床用高纯度纤溶酶原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2.
探讨腓肠肌细胞病理形态学和细胞代谢变化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依据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 (A组 )及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 (B组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组 ) 3组 ,每组 1 0例 .分别取大腿长收肌 (对照 )和小腿腓肠肌标本检测肌肉中的SOD、NO、Na+ _K+ _ATP酶、Ca2 + _ATP酶、乳酸等各项指标 ;HE染色、ATP酶染色、SDH/COX双重染色后光镜、电镜观察 .结果显示 :A及B组肌组织结构和生化指标均正常 ,C组腓肠肌可见散在肌纤维萎缩、变性和坏死 ,炎性细胞浸润 ;同型肌纤维群化 ;COX/SDH染色可见单根或多根肌纤维酶活性增高 .肌丝间可见脂肪空泡聚集 ,部分线粒体空泡化或髓鞘样改变 .C组腓肠肌乳酸显著高于其他组别 (P <0 .0 1 ) ,而其Na_K_ATP酶、Ca2 + _ATP酶活性、NO、SOD等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表明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患肢腓肠肌在肌纤维类型、超微结构和肌肉组织多项生化指标等均发生明显变化 ,推测小腿腓肠肌超微结构的病变是手术后远期效果不佳的病理基础 .如果从骨骼肌营养和抗氧化处理等角度进行治疗 ,可能会改善小腿肌肉泵功能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介入组(80例,行腔内血管成形术)和对照组(80例,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介入组与对照组间ABI指数、患肢皮温、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血流峰速、血流量)、疼痛积分、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手术成功率、术后保肢率、通畅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可行,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4.
采用乳糖作为诱导物,对φ启动子控制下重组蛋白rhNTA(a new thrombolytic agent)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为培养12h(诱导6h)后湿菌体重量86.0-100.2g/L、目标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40%-50%。研究了关键基质组分、乳糖诱导等对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基础料和补充氮源中酵母膏的比例、诱导时机和乳糖流加方式等对表达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实验显示,采用乳糖诱导时重组蛋白的可溶性部分占有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能否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1997年5月至2004年12月对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链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加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d,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为89.1%,35d内无一例死亡。出血发生率15.8%,无脑出血病例。无过敏发生。低血压31%(1/31)。结论:重组链激酶加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再灌注率,降低死亡率,未增加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GRACE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3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及TEG相关指标,并逐一进行GRACE评分。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定期随访,最终有590名ACS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是否发生MACEs,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TEG指标及GRACE评分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早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RACE评分联合TEG相关指标对早期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 事件组年龄、K时间、MA值、GRACE评分、Gensini评分较非事件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K时间、MA值、GRACE评分以及Gensini评分是ACS患者早期MACEs的危险因素(P<0.05)。筛选P<0.1的变量以及年龄、吸烟史等可能对结局产生偏倚的因素进行Logisti...  相似文献   
67.
张凌志 《甘肃科技》2020,(12):108-109
探讨纳布啡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对疼痛和炎性因子的影响。选取兰大二院西固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因下肢骨折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从中随机选择49例于术后应用纳布啡镇痛,设定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49例于术后予以舒芬太尼镇痛,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用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炎性因子水平。观察组术后1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h、12h、24h和48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24h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在老年下肢骨折麻醉中应用镇痛效果更明显,还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脐血管血栓的高危因素和围产儿转归.方法:选取2015~201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脐带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脐血管血栓的病例共8例,对其产前临床表现以及围产儿转归进行分析.结果:8例脐血管血栓中有脐静脉血栓5例和脐动脉血栓3例.脐带检查发现形态异常6例:包括长度异常(2例)、密集螺旋(2例)、局部水肿(1例)、帆状附着胎盘(1例).孕妇合并糖代谢异常4例:包含妊娠期糖尿病(GDM)(3例)和I型糖尿病(1例).就诊原因包括:胎动明显改变(4例)、电子胎心监护评分5~6分(3例)以及常规待产入院(1例).围产儿转归:因死胎经阴道引产2例,行剖宫产分娩6例.新生儿活产6例,其中足月小样儿1例、低出生体重儿1例和极低出生体重儿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4例均转入新生儿科治疗,随访三个月均存活.结论:脐带形态和结构异常以及孕妇血糖代谢异常是脐血管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指导孕妇胎动计数及加强胎儿宫内监测尤为重要.孕晚期如高度怀疑脐血管血栓形成,建议尽快完善产前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后,选择具备新生儿抢救条件的机构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高血栓负荷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中行血栓抽吸同时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和短期预后的研究.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和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冠脉内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组(尿...  相似文献   
70.
创伤性失血是急救领域的重要挑战,可导致凝血-抗凝系统紊乱,云南白药保险子是中医经典急救药物,兼有止血和抗凝的功效。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对保险子的止血疗效进行评价,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FBG)、输血率,预后出血/凝血不良反应等。结果显示,保险子组(n=27)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率、PT以及预后出血/凝血不良反应均显著小于对照组(n=24),保险子组FBG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保险子能够维持机体凝血-抗凝系统的平衡,在显著降低出血量的同时,兼具抗凝的功效,可预防创伤性凝血病,减少预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