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7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化学   60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444篇
综合类   200篇
数学   2454篇
物理学   900篇
综合类   910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846篇
  2008年   922篇
  2007年   801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Pt/钇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二电极、三电极Pt/钇稳定氧化锆(简称YSZ)高温固体电化学体系.开路电位下,Pt/YSZ体系只有一个阻抗半圆,对应于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活化控制过程,极化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表观活化能为171.5kJ/mol.Pt/YSZ界面的双电层电容约为300μF/cm2.阳极极化下,交流阻抗极化电阻显著减小;阴极极化下,极化电阻反而增大,并出现浓差控制现象.  相似文献   
14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l,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其中以2-苯乙酸和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相似文献   
143.
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_2,CdA,CdA_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_3)、温度分别为15℃,25℃,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和熵变△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4.
张锋  刘祁涛 《化学学报》1993,51(3):251-256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70%(v/v)乙醇-水溶液中Cd(II)与维生素D3(VD3)和乙二胺(en)或2,2'-联吡啶(bipy)在37±0.1℃和离子强度为0.10(KNO3)条件下, 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上述混合配位体系均形成稳定的1:1:1型混配配合物, 且△logK值均为较大的正值(分别为+1.06和+1.54), 但相应的logX值却并不很大(分别为2.18和2.83)。从统计效应和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相互作用, 讨论了造成这种反应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并针对如何判断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稳定性高低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确定了25℃下配阳离子Cu(SCN)+在NaNO3-叔丁醇-水介质中的稳定常数。混合溶剂中叔丁醇组成为0,5,10,15,20和25 wt%,离子强度范围为0.2~3.0 mole·dm-3,溶液的pH=1.5~1.6。基于Pitzer理论用最小二乘多项式逼近法,确定了混合溶剂中配合物热力学稳定常数。讨论了配位反应的一级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146.
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与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和稳定性、结构间的关系毕思玮*刘树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关键词: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铜(Ⅱ)稳定常数抗菌活性实验部分将10mmol氨基酸和0.56g(10mmol)KOH溶于热的9...  相似文献   
147.
本实验用直流极谱法研究了Eu(Ⅲ)-Ap,Eu(Ⅲ)-Cit二元体系和Eu(Ⅲ)-Cit-Ap三元体系的极谱行为,在μ=0.1(NaNO3),t=25±0.2℃条件下,电极过程为准可逆;测定了该条件下二元及三元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三元络合物的有关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48.
经过两步反应,不经色层分离,制得了较纯净的2,9,16,23-四氨基铜酞菁和1,8,15,22-四氨基铜酞菁两种异构体,采用固相熔融催化法合成中间产物,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底物与金属盐的配比为4:1,加适量尿素做溶剂,提高反应产率,在生成产物的还原过程中,以DMF代替水做溶剂,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还原效率,对于产物的提纯,采取对中间产物高度提纯,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使还原充分有效,最后采取抽滤的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较纯的产物,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表征,而且简化了实验操作,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表征,质谱表征的结果发现,两种异构体在其DMF溶液中都有二聚现象,而没有三聚或多聚现象,其分子上的氨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的结果表明,前上的氨基动力学稳定性较强,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其分子上的氨基有由动力学稳定态逐渐向热力学稳定态转化的趋势,最后形成稳定的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149.
150.
邻-甲氧基苯酚和α-,β-环糊精包合现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乐新  王海名  杨燕 《化学学报》2007,65(16):1593-1599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水溶液中邻-甲氧基苯酚(o-Mop)和α-与β-环糊精(CD)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利用Hildebrand-Benesi方程给出了两个包合物的稳定常数(Ks). 采用半经验PM3方法研究了α-,β-CD和o-Mop及其类似物苯酚(Phe)、丁香酚(Eug)之间的包络作用, 阐述了这些主客体包合作用过程中体系能量随主客体相对位置改变而变化的细节, 据此推断出主-客体包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 计算了包合物的稳定化能(ΔEs). 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所选主客体体系而言, 当客体和同一种主体分子作用时, 超分子包合物的ΔEs随着客体分子苯环上取代基团数目的增多而增加. 基于PM3方法优化得到的主-客体包合物在真空中的分子结构和通过实验方法在水溶液中测定的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