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7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1235篇
化学   4361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205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985篇
物理学   948篇
综合类   724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696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910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961篇
  2006年   896篇
  2005年   725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介绍了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背景,分析了国外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种类,举例说明了国外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年收录量、文献类型、语种、学科分布、作者分布、合作情况、来源期刊和引用情况等方面,对Web of Science收录河北大学2004—2013年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大学近10年来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量和被引频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化学、物理学、动物学和数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影响力,但同时应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和文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针对具体的过程、效果评价等研究不足.本文以聊城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为例进行探析,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影响实习效果的五大因素以及相关对策,对野外实习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从SNS营销内涵、营销工具、营销策略和营销评价等方面对有代表性的文献成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我国SNS营销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我国SNS营销的发展趋势,包括SNS营销认识动态化、商务智能方法和社交平台结合深入化、营销策略微观化、评价思路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7.
在管式反应器中采用苯甲酸、聚乙二醇、固体古马隆树脂(S)、液体古马隆树脂(L)为添加剂来降低煤沥青中有害物质苯并芘的含量,以期使得煤沥青可绿色化应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煤沥青中苯并芘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添加量、催化剂等工艺条件对添加剂脱除煤沥青中苯并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能降低煤沥青中苯并芘的含量。在优化条件下,不同添加剂对苯并芘脱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液体古马隆树脂、聚乙二醇、苯甲酸和固体古马隆树脂。分析其反应机理,这与催化剂的酸性相关,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结果表明,液体古马隆树脂(L)在催化剂存在下对煤沥青中苯并芘脱除率可达73.0%,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档案学研究》(2010—2012年)共3年刊载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阐述了档案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了档案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Human Library"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方面具有鲜活、独特的优势.阐述了"Human Library"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提出了"Human Library"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策略,包括加强宣传以提高社会认可、增进共识以促进合作共赢、完善制度以推进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New aromatic (co)polyesters containing pendant propargyloxy groups were synthesized by phase transfer‐catalyzed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of 5‐(propargyloxy)isophthaloyl chloride (P‐IPC) and various compositions of P‐IPC and isophthaloyl chloride with bisphenol A. FTIR and NMR spectroscopic data, respectively, revealed successful incorporation of pendant propargyloxy groups into (co)polyesters and formation of (co)polyesters with desired compositions. (Co)polyesters exhibited good solubility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chloroform, dichloromethane, and tetrahydrofuran and could be cast into transparent, flexible, and tough films from chloroform solution. Inherent viscosities and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of (co)polyesters were in the range 0.77–1.33 dL/g and 43,600–118,000 g/mol,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 achievement of reasonably high‐molecular weights. The 10% weight loss temperatures of (co)polyesters were in the range 390–420 °C, demonstrating their good thermal stability. (Co)polyesters exhibited Tg in the range 146–170 °C and Tg valu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mol % incorporation of P‐IPC. The study of non‐isothermal curing by DSC indicated thermal crosslinking of (co)polyesters via propargyloxy groups. The utility of pendant propargyloxy group was demonstrated by post‐modification of the selected copolyester with 1‐(4‐azidobutyl)pyrene, 9‐(azidomethyl)anthracene, and azido‐terminated poly(ethyleneglycol) monomethyl ether via copper(I)‐catalyzed Huisgen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 FTIR and 1H NMR spectra confirmed that click reaction was quantitative. © 2018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9 , 57, 588–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