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2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1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38篇
物理学   128篇
无线电   4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irflow around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hygrothermal behavior and degradation. The potential of reducing the temperature of BIPV using an underneath cavity is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in literature. Most of the models are oversimplified in terms of modeling the impact of 3D flow over/underneath of PV modules, which can result in a non‐uniform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consequently a non‐homogenous thermal degradation. Moreover, the simultaneous presence of radiation and convection related to upstream wind, in addition to the combined impact of back‐ventilation and surface convection, is barely addressed in literature. However, these simplifications can result in the unrealistic loading climate condi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a unique experimental setup to provide more realistic climate conditions for investigating the ventilation potential of the underneath. The setup consists of a solar simulator and a building prototype with installed PV, placed inside an atmospheric wind tunnel to control upstream wind velocity. Thermography is performed using an infrared camera to monitor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BIPV. The potential of an underneath cavity with various cavity heights and PV arrangement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outcome would be eventually useful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BIPV installation.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13.
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自主发光、功耗小、驱动电压低、视角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平板显示技术新的研究热点.在介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和发光原理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有机显示器件的三个核心部分-有机发光材料、显示面板和驱动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市场前景及可能的应用领域,最后指出有机发光显示器在产业化进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单指标面板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其估计方法较为丰富,然而鲜有估计方法将个体内的相关性考虑在内.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一类个体内存在相关性的固定效应部分线性单指标面板模型,采用惩罚二次推断函数法和LSDV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证明了所得估计量的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Monte Carlo模拟结果显示其具有...  相似文献   
15.
红外热像仪的研制离不开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仿真和优化;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和可编程多模式驱动技术,开发了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动态仿真系统软硬件平台;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图形化软件编程, 可进行多模式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动态仿真,实时验证其成像效果,及时进行修改和优化。工程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对盲元检测与补偿、非均匀性校正和直方图修正等算法的验证与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系统为红外热像仪设计仿真、算法的适用性和实时性验证以及算法的优化提供了灵活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积珍  陆家和 《激光与红外》2006,36(12):1089-1091
文章总结了2005年国内LED显示屏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对LED显示屏产业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分析,介绍了LED显示屏产业技术和标准化进展,展望了LED显示屏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轻钢龙骨薄板墙(简称轻板隔墙)的隔声性能由于其构造的复杂性,没有简单公式可以预计其隔声量。在大量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一些常见的轻板墙组合构造进行计权隔声量(RW)的预计。根据相关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的结果,选用板材面密度、墙体总厚度、腔内吸声层厚度、龙骨型式和垫层等因子作为网络的输入变量,由此进行隔声性能的预计,可达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钟国柱 《发光学报》2006,27(1):6-17
电致发光薄膜是平板显示器的重要材料之一,我们从研究ZnS:Mn,Cu直流电致发光薄膜的大面积稳定发光开始,首次将稀土离子引进直流电致发光薄膜,实现了各色的直流电致发光,并研究其激发机理、过热电子的能量分布、稀土离子的碰撞截面和稀土离子发光中心在晶格中的位置等。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ZnS:Mn交流电致发光薄膜计算机终端显示器,并扩大面积到640×480像素(对角线10英寸)。为了实现彩色化显示,研制出稀土离子掺杂的各色交流电致发光薄膜。研究不同稀土离子在薄膜中的浓度猝灭,以便提高薄膜的发光亮度。在致力于实现彩色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提高蓝色电致发光薄膜的亮度和探索新的蓝色电致发光薄膜材料:从ZnS:TmF3到CaS:TmF3,发光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使SrS:Ce薄膜蓝色电致发光的亮度超过1000cd/m2;同时探索纳米Si和非晶Si/SiO2超晶格结构的蓝色电致发光。成功地实现了ZnS:Mn/SrS:Ce白色电致发光和SrS:HoF3三基色线谱发射的白色电致发光,发光亮度也超过1000cd/m2。  相似文献   
19.
邓旭辉  李亚斌  董琪  俞萍花 《应用力学学报》2020,(1):338-345,I0023,I0024
为研究方形蜂窝铝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基于LS-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了TNT炸药-前后面板-蜂窝夹芯-空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ALE(任意的拉格朗日欧拉)多物质流固耦合算法分析了蜂窝铝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机理、塑性变形、能量吸收以及结构的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面板厚度、核心高度的增加,蜂窝铝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明显减小,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强;随着爆轰入射角度的增加,结构的破坏程度有所减小,入射角越大这种效果越发明显。对结构给定边长和受冲击面积以及面板厚度配合比、夹芯量纲为一的高度进行了局部的优化分析,为设计优质铝蜂窝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分析了大开口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稳定性,并对不同加筋方式下壁板屈曲特征值和屈曲模态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补强提高了大开口复合材料壁板的稳定性,但往往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加筋改善其稳定性;加筋复合材料壁板稳定性较原有模型有较大提高;加筋大开口复合材料壁板屈曲特征值随筋条距开口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其屈曲分界线均位于筋条布置处;纵筋大开口复合材料加筋壁板一阶屈曲特征值为2.13,而横筋只达到1.08;纵筋布置对复合材料壁板稳定性影响明显高于横筋布置,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适当增加纵筋的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