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5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523篇
化学   1291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194篇
综合类   98篇
数学   336篇
物理学   1588篇
无线电   844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712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对ICF中子发射时间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基于快闪烁体和微通道板式光电倍增管的中子发射时间探测器。在某大型激光原型装置上进行了中子发射时间的实验测量,成功获得多发实验的中子发射时间与打靶激光脉冲的时间及中子发射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中子发射时间探测器对DT中子和DD中子都能够响应,中子产额测量下限达到107,时间测量不确定度小于20 ps;CH烧蚀层越厚,中子发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一个基于带状脉冲形成线的低阻抗实验平台,针对该平台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结构的匹配负载,并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的输出脉冲波形,发现轨道结构的水负载具有很低的负载回路电感,适于作为低阻抗脉冲形成线的匹配负载。实验结果表明:在开关电感一定的情况下,负载回路电感是影响低阻抗形成线输出波形的决定性因素。对于0.5 Ω的带状脉冲形成线,只有将负载回路电感控制在30 nH以内,才能获得波形较好的输出脉冲,高压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此结论。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负载回路电感对不同阻抗形成线输出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形成线阻抗的增加,负载回路电感对波形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评价新型建筑.木塑活动房设计与施工的合理性,采用Fluke Ti45红外热像仪对其热工缺陷进行了定性研究.通过对大量红外热图的观察,发现该木塑活动房屋顶周围与墙体上端的接合部位、钢结构与保温材料接缝部位、保温材料与保温材料之间的缝隙等都是热量易通过与散失的部位;沿着西墙纵向安装的钢结构处发生了渗漏现象,保温材料严重受潮.今后设计这一系列木塑房屋时,要重点考虑这些部位,以防止漏热、渗水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140 GHz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赫兹频段的宽带特性使得其在高速无线通信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太赫兹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辐射功率低、大气衰减严重及调制解调困难。该文在提出了基于肖特基二极管次谐波混频技术+16 QAM高速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太赫兹波超高速信息传输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提高了太赫兹通信的频谱效率。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140 GHz无线通信实验系统,以实验方法验证了太赫兹信道的幅相失真特性完全满足高阶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该系统在0.5 m距离上实现了10 Gbps无线传输实验和高清视频传输,辐射功率-3 dBm,系统误码率小于1e-6。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新冠疫情等特殊情况和军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矛盾,为满足教学需求,探索了军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弹性混合教学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构建背景,阐释了其基本内涵,围绕“十要素”给出基本解决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中采用深液流水培法栽培叶用莴苣,依托光谱时空分布可精准调控的智能LED光源系统,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了5 min,10 min,15 min,30 min,60 min,2 h,4 h和8 h等不同间隔的红、蓝光谱交替照射对叶用莴苣中K,P,Ca,Mg,Fe,Mn,Zn和Cu等8种营养元素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与同时照射模式相比,所有的交替光谱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叶用莴苣地上部生物量,其中鲜重提高幅度约为18.6%~67.4%,干重提高幅度约为5.1%~88.0%;所有的交替红蓝光谱照射下叶用莴苣体内Mg,Fe和Zn元素的植株累积量均得到显著(p<0.05)地提高;所有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叶用莴苣植株中Ca元素含量。(2) 间隔为5 min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下莴苣植株Fe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任意处理,较其他处理增加了38.87%~85.37%,高频次的红蓝光切换照射刺激了叶用莴苣植株对Fe元素的吸收。(3) 红蓝交替光谱辐射有利于提高叶用莴苣的能量利用效率,与红蓝同时供光的RB处理相比,所有交替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叶用莴苣的光、电能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约为34.3%~87.5%和34.6%~87.9%;其中,间隔为4 h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下叶用莴苣植株的光、电能利用率均最大,分别为6.13%和2.01%,除间隔为5和10 min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处理外的其他交替光谱处理下的植株光、电能利用率均与处理间最大值无显著性差异。(4) 叶用莴苣对K和Mg两种元素的吸收在红蓝光交替间隔为10 min,15 min,60 min及4 h等多个处理下呈现拮抗现象。(5) R/B(30 m)处理下叶用莴苣中P,Ca,Fe和Mn等四种元素的含量水平均呈现处理间最低水平,其中P和Ca元素含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97.
刘秀  王岭雪  金伟其  王霞 《红外技术》2009,31(10):563-567,572
危险气体泄漏的防范和快速检测是当前国内外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危险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造成火灾、爆炸等灾害,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本文介绍了几种危险气体光学遥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进展: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技术(DIAL)、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多光谱和超光谱气体检测技术,最后对气体光学遥测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8.
方莹 《电子测试》2020,(10):133-134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充分利用,解决能源需求量大问题,借助电力电子技术,对非电力能源有效转化,促进不同资源的电力转化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就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针对ZnSe多晶的性能,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实用的、行之有效的ZnSe多晶加工工艺,并重点讨论了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同时对加工后零件的工艺参数、表面质量及透过率的测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化学机械加工法可取得非常好的抛光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刘春雷 《电子测试》2020,(3):126-127
人工智能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要求以模拟人类思维的方式创造机器思维,提升作业效率。能够为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以S变配电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方式,以期通过研究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价值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