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64篇
无线电   142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球谐域自适应混响抵消与声源定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谐域的自适应混响抵消与声源定位算法,该方法通过去混响处理改善语音质量,并提高球谐域定位算法在混响环境下的定位性能。推导了基于多通道线性预测的自适应混响抵消算法在球谐域的表达式,针对刚球模型提出分阶处理的去混响方法,并对去混响后的信号进行波达方向估计。采用32元球阵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球谐域不分阶去混响方法,该方法最大可减少约2/3的运算量,同时语音PESQ得分及SRMR均显著提高。利用实验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声学环境中去混响和声源定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一种频域合成房间频率响应的人工混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一种频域合成房间频率响应的方法用于卷积法人工混响,基于频域内房间频率响应的后期部分为高斯随机过程的假设,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为其自协方差函数和功率谱密度进行参数化描述,在对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中的参数求解后,通过逆滤波得到了房间频率响应后期部分,与房间频率响应前期部分组合后经过傅里叶反变换得到完整的房间脉冲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混响效果与镜像源法接近,明显优于反馈延迟网络法,但其计算复杂度比镜像源法低,便于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83.
程二威  王平平  赵敏  孟萃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2):123002-1-123002-7
使用微扰理论分析了腔体形变对谐振频率漂移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论证了边界形变混响室的可行性,计算得到了边界形变参数对混响室空间电场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了一种由柔性屏蔽布作为腔体材料、步进电机控制腔体表面形变的边界形变混响室设计方法,并对研制的几何尺寸为2.5 m×1.8 m×1.5 m的混响室的内部电场统计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混响室内部电场服从Rician分布,且随频率升高与理论模型的一致性变好;当形变幅度达到400 mm时,腔体内部电场扰动比大于20 dB,空间电场标准偏差小于3 dB,满足电磁兼容对混响室平台均匀性的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84.
纪凯夫  魏光辉  潘晓东  胡德洲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3205-1-013205-6
为解决均匀场与混响室内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相关性较差的问题,利用统计学理论对混响室内场强直角分量及天线接收功率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理论推导出基于受试设备干扰概率的混响室条件下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以ETS 3142E型天线为受试设备分别在混响室及均匀场中进行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计算模型得出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值与均匀场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 dB以内,可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辐射敏感度测试。  相似文献   
85.
孙广荣 《电声技术》2009,33(11):4-5
厅堂音质的评价量比较多,但物理评价量与主观听感之间尚未完满地对应。在现阶段,要做好厅堂音质设计,关键是把握好合适的混响时间,具有较多的早期侧向反射声以及消除不利反射声和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86.
熊维德 《电声技术》2011,35(3):13-15,36
针对各种声学环境和不同使用功能,利用声传播特性,从瓶颈入手解决声品质问题.采用扬声器阵列增大混响半径;增设辅助近距离延迟扬声器系统,使电传输与声传播信号和谐统一;吊装扬声器系统缩短声程;蜂窝式无缝覆盖互不串扰;声信号首尾相接,使延迟信号被掩蔽等举措,最大化提升声场清晰度,致使重构声场效果焕然一新,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杨玮礁 《电声技术》2014,38(12):8-11
介绍了小型听音室的设计方法,主要从听音室体型设计、混响时间的计算、声学材料的布置、扩散体设计、噪声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举例说明小型听音室混响时间的计算方法与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选用方法,指出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室内应分散合理布置,室内混响时间才能达到设计要求,并强调声学施工工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8.
王晶  李玉斌 《电声技术》2007,31(6):64-66
介绍了如何应用Audition音频编辑软件制作个性手机铃声,具体阐述了手机铃声的降噪、压限、混响、变速等特色音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9.
人工混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承智 《电声技术》2002,(10):11-14
详细介绍了人工混响的裳和算法及其特点,并用Matlab在微机上对各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提出了算法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0.
Th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icro-perforated absorber (MPA) has been usually estimated by equivalent circuit (EC), however, 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e predicte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by EC does not agree completely with the experiment in some frequency range. Hence impedance transfer method (ITM) is adopted to predict the reverberati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a double layer micro-perforated membrane (MPM) structure. Experiment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of IT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