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5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21篇
无线电   1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于雷达目标交叉极化散射弱于共极化散射的认识,具有易被忽视的前提,即通常当目标关于由天线和目标所确立的平面对称时,因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特殊性才使得目标散射的交叉极化分量明显弱于共极化分量。通过理论推导和测量实验,对目标交叉极化散射强度进行了分析,并在相当广泛的意义上证明了交叉极化散射并不一定弱于共极化散射。该结论对于进一步挖掘雷达极化信息获取能力,进而充分利用极化信息提高雷达工作性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2.
该文应用散射振幅函数的Wishart联合分布,推导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多视图像中4个Stokes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用视图数和4个Stokes参数的均值解析表达的PDF与现有的R.Touzi和A.Lopes(1996)的结果作了比较。同时,用机载SAR在几个典型区域上的多波段(P,L,C)成像数据验证了4个Stokes参数的理论统计分布,讨论了有效视图数、方差和分布斜度。实验数据与理论分布有相当好的吻合,还讨论了PDF在地表分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熊维族 《现代雷达》2007,29(6):9-12,16
首先推广了现有极化定标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估了极化通道幅相不平衡、天线串扰、法拉第旋转、指向误差角、干扰和系统环境噪声对点目标全极化散射测量的影响,并考虑科学研究和应用需求对上述参数的约束条件,从而得到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和极化定标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在卫星遥感研究中, 云检测是基础环节, 其结果影响大气、地表各种参数的定量遥感, 同时也影响云微物理特 性的反演。本研究针对多角度偏振卫星载荷(高分五号DPC 传感器), 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光谱特征云检测算法。该算 法综合利用云像元和非云像元在可见光反射率光谱、氧A 波段吸收、蓝光偏振反射率以及偏振虹等特性上的差异, 分别提出了陆地、海洋上空的云检测方案, 并进一步建立了多角度云检测融合策略以标记云、晴空和未定像元。在 陆地检测中, 通过增加表观压强检测和偏振虹检测分别改进了高层薄云和低层薄云的识别; 在海洋检测中, 利用表观 压强与云层的退偏特性改进了耀光区云像元的识别。全球云检测结果示例显示该算法整体检测效果较好, 同时典型 区域的检测结果与MODIS 云产品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可为高分五号02 星上的多角度偏振传感器云检测提 供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75.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偏振图像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偏振图像融合算法。Contourlet变换是一种具有几何信息的灵活多尺度、多方向和平移不变性的图像分解变换,与小波变换相比,对图像分析很重要的沿曲面任意方向反映的细节更容易调整。采用Contourlet变换对三个555波段不同方向的偏振图像进行分解,对于高频和低频系数分别采用不同的窗函数计算区域能量,最后加权实现偏振图像的融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小波分解法相比在保留原始图像边缘和纹理信息同时,可以体现偏振图像的特点,取得较好的融合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6.
Improving the target-clutter ratio(TCR) of moving targets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imager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arge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In this paper,using the Cloude’s decomposition theory,an average covariance matrix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summation of matrices representing three different scattering processes:the single bounce scattering,double bounce scattering,and diffuse scattering.A new idea of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to enhance the contrast of an image is proposed.In order to compare with the polarimetr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 based on HH,HV,and VV data,ship areas of two combinatorial intensity images are detected by image binariz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better contrast.  相似文献   
77.
双波长偏振干涉型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的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军  汤伟中  周文 《光学学报》1998,18(3):61-364
针对保偏光纤给出了利用双波长偏振干涉型传感器同时测量应变和温度的一般理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对30cm长的bow-tie型光纤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70℃,光纤长度变化500μm测量范围内,最大误差分别为±2.5℃和±8μm。由于这一传感器只利用了正交基模的偏振干涉,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施健康  陆文  严卫  艾未华 《物理学报》2013,62(7):78402-078402
星载极化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是一种新型空间被动微波遥感仪器, 为海面风场等海洋大气环境参数的遥感探测提供了重要技术途径. 天线交叉极化校正是其数据预处理算法的重要环节. 本文针对星载极化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天线交叉极化校正需求, 以极化相干检测理论为基础, 结合Stokes参数的定义, 自主推导了其适用的全极化天线温度方程. 该方程针对四个Stokes参数天线温度, 引入了Stokes参数之间交叉极化的振幅和相位, 并考虑了极化旋转角对天线方向图计算的影响. 最后, 建立了天线扫描波束与地球场景的几何对应关系, 对天线温度方程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全极化天线温度方程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星载极化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天线交叉极化校正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全极化微波辐射计 天线交叉极化 天线温度方程 相干检测  相似文献   
79.
郑逢勋  侯伟真  李正强 《物理学报》2019,68(4):40701-040701
多角度偏振相机(directional polarimetric camera, DPC)随高分五号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并持续获取全球观测数据.针对DPC在陆地气溶胶反演领域的应用需求,本研究基于多参数最优化估计反演框架,引入信息量和后验误差分析工具,讨论了DPC观测信息量对角度的依赖,给出了地表和气溶胶参数的后验误差,并分析了后验误差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卫星观测信息量随观测角度个数的增加显著提升, DPC多角度观测比单角度观测的总DFS(degree of freedom for signal)平均提高了5.45; 2)气溶胶反演比地表更依赖于卫星观测几何,散射角覆盖范围越大,观测包含的气溶胶信息量越多; 3)反演参数的后验误差随观测角度个数的增加显著降低,而气溶胶模型误差对后验误差的影响并不显著.总体来说,观测误差是影响反演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DPC多角度偏振观测的反演能力以及反演不确定性进行了系统的定量评估,为DPC在轨测试及反演算法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多极化SAR图像伪彩色增强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伪彩色合成方法对多极化SAR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扩大场景内目标信息的差别,突出传统SAR灰度图无法表达出的信息,提高目标的识别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强场景信息的易读性,讨论了一种对三原色通道分别采用基于同概率归一化因子的计算方法。此外,在引入相似性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场景的先验知识对极化SAR数据进行伪彩色增强处理的新方法。经A irsar全极化数据验证,该方法能明显增强图像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