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2篇
  免费   982篇
  国内免费   692篇
化学   1539篇
晶体学   77篇
力学   428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312篇
物理学   1812篇
无线电   320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he influence of spent catalyst from catalytic cracking in fluidized bed on the hydration process of cement and the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s were studied. The spent catalyst was used as an additive to cement in the mortars (10 and 20% of cement). The samples of mortars kept in water for28 days, then they were placed in sulfate and chloride media for 2 months (the control samples were kept in water for 3 months). After this time they were subjected to bending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determinations. Thermogravimetric and infrared absorption studies were performed and capillary elevation, capability of binding heavy metals, and changes in mass and apparent density were determined too. The studies disclosed the pozzolana nature of spent catalyst and its influence on cement mortars being in contact with corrosive media.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2.
针对点阵夹层结构主动热防护问题,建立了夹层结构面板和芯体导热与冷却剂对流耦合的非稳态传热理论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在MATLAB中进行了迭代求解.模型首次考虑了面板与夹芯杆之间的收缩热阻,并利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收缩热阻的近似解析解.基于单胞模型和周期性边界条件,模拟得到了模型所需的表面对流传热系数h_(b)和h_(fin).最后,选取多单胞计算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模型对比,并讨论了收缩热阻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夹层结构及内部流体的温度变化,理论与仿真之间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随着外加热流密度不断增大,忽略收缩热阻使得计算结果造成的误差不断增大;与数值模拟相比,理论模型可显著地减少计算时间并节省计算资源,尤其适用于非均匀、非稳态复杂热载荷下点阵夹层结构的温度响应计算.  相似文献   
73.
基于标准热阻和能量流法,推导出储热材料与换热流体的瞬态换热热阻,通过类比电路分析法,获得了储热-换热过程的瞬态热量流模型及动态响应时间常数。进一步引入节点温度,重新定义换热热阻,获得了储热与换热过程耦合的三阶电路瞬态热量流模型,求解得到了加热、储热和释热三类时间常数,可用于协同表征储热材料中储热与释热的快慢程度,从而实现了多类储热材料的归一化动态表征。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与应用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多时间常数的归一化动态模型用于表征储热材料的动态特性是可行的,可直接对不同换热、储热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发现与固体储热材料换热时,液态金属的动态换热能力优于熔融盐,而相比于水蒸气和CO2,空气与陶瓷材料换热能更快达到稳态。  相似文献   
74.
本文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SupSBM模型估计我国各省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进行分类:稳定上升类、平稳类、大幅度波动类以及下降类。之后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着重考虑大幅度波动类别省份的效率提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结论显示:企业规模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波动较大的省份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波动较大的省份作用不明显。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在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应注重企业规模和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以及技术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75.
成功实现高转换效率的140 GHz TE22,6准光模式变换器原型设计。基于周期微扰原理设计Denisov辐射器,实现低边缘绕射的初级出射波束。针对三镜面光路系统,采用全矢物理光学积分作为主要计算手段,围绕主极化场分量进行三级相位修正面迭代优化,实现高出射高斯纯度的模式场转换,其中一级镜的修正有效改善了辐射器出射的不理想性。基于全矢数值仿真确认,相比原二次曲面原型设计,相位修正后的变换器系统的出射高斯纯度从92.7%提高到99.6%,结合98.8%以上的功率传递效率,实现了性能优越的高阶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原型设计。  相似文献   
76.
针对现有极化码软输出译码器存在的高资源消耗与低资源效率,设计了一种快速低复杂度软取消(Fast Reduced Complexity Soft-Cancelation,Fast-RCSC)译码算法及其译码器硬件架构。Fast-RCSC算法对内部特殊结点进行完整计算,在减少译码周期的同时仍有较好译码性能。基于不同特殊结点公式之间存在相似性,进而通过对引入的特殊结点模块进行计算结果复用以及计算模块分时复用,减少特殊结点模块资源消耗。通过共用存储单元以及对不足存储单元数据宽度的数据进行合并,降低存储资源消耗。在华润上华(Centr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CSMC)180nm工艺下综合结果表明,设计的译码器在码长为1024的情况下,面积为2.92mm2,资源效率为245.2Mbps/mm2,相比现有软输出译码器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7.
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对石化设备普遍使用的20钢表面锈蚀层以及油污进行了激光清洗试验,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优化后的激光清洗工艺参数,在激光功率18 W,激光脉冲重复频率75kHz,扫描速度3 000mm/s的清洗工艺参数下可有效去除20钢表面的锈蚀层;在激光功率20 W,激光脉冲重复频率75 kHz,扫描速度2 250 mm/s的清洗工艺参数下可有效去除20钢表面附着的油污。分析了激光清洗前后材料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了激光清洗前后表面的显微硬度以及耐腐蚀性,结果表明:激光清洗可以在不改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的同时提升材料表面的显微硬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激光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78.
文中介绍了一种双目标数字预失真(DPD)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地扩展MIMO 系统的线性化波束宽度。在发射机附近增设一个发射低功率信号的线性辅助转动装置,该 架构实现了MIMO 系统主波束线性化。实验平台由发射机系统和一个辅助转动装置组成,发射机天线阵列为1×4。 输入信号采用两个20 MHz 带宽峰均比分别为5. 7 dB 和5. 6 dB 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了辅助转动装置的双目标DPD 方法后,邻信道功率比(ACPR)达到-50 dBc 以下的主波束线性化宽度可以扩展 到22°,同时信号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平均数值为-40 dB。该方案有效地拓宽了MIMO 系统线性化波束宽度。  相似文献   
79.
摘 要: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微生态学研究证实,T2DM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数量及比例的失调有很大的关联性,这成为研究热点。现有实验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短链脂肪酸学说、胆汁酸代谢学说、内毒素学说、支链氨基酸学说等机制来影响T2DM的发生发展。湿热证T2DM患者在临床最为常见,该类患者胰岛素抵抗最为严重,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可通过特定的分子机制及通路作用于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胰岛β细胞的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调节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为临床治疗T2DM患者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但由于菌群数量庞杂,现有数据多偏重于动物实验,且研究菌群特异性不足,为此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对T2DM特定菌群的研究,以及增加临床大样本数据统计。  相似文献   
80.
Bacterial trapping using nanonets is a ubiquitous immune defense mechanism against infectious microbes. These nanonets can entrap microbial cells, effectively arresting their dissemination and rendering them more vulnerable to locally secreted microbicides. Inspired by this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anti-infective strategy, a series of 15 to 16 residue-long synthetic β-hairpin peptides is herein constructed with the ability to self-assemble into nanonets in response to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enabling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ver microbial killing. Using amyloid-specific K114 assay and confocal microscopy, the membrane components lipoteichoic acid and lipopolysaccharide are shown to play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amyloid-nucleating capacity as triggered by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respectively. These nanonets displayed both trapping and killing functionalities, hence offering a direct improvement from the trap-only biomimetics in literature. By substituting a single turn residue of the non-amyloidogenic BTT1 peptide, the nanonet-forming BTT1-3A analog is produced with comparable antimicrobial potency. With the same sequence manipulation approach, BTT2-4A analog modified from BTT2 peptide showed improved antimicrobial potency against colistin-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The peptide nanonets also demonstrated robust stability against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and promising in vivo efficacy and biosafety profile. Overall, these bacteria-responsive peptide nanonets are promising clinical anti-infective alternatives for circumvent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