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4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230篇
化学   1453篇
晶体学   59篇
力学   517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277篇
物理学   2330篇
无线电   2135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统计分布的小麦农田多径衰落信道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质量并指导节点部署与拓扑控制,研究提出小麦农田信道多尺度建模方法.根据农田作物生长态势及其与信号传播路径的相对关系,提取环境关联参数.按作物遮挡程度不同,分别提出和采用对数模型与概率分布模型进行描述分析,结合实测样本数据对模型因子进行拟合,建立了小麦农田多径衰落信道下的经验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无遮挡条件下采用环境关联参数拟合的大尺度模型结果的相关系数在0.98以上;遮挡条件下,采用多尺度概率分布模型描述的平均偏差在0.04以下,达到了对小麦农田多径信道准确描述的预期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992.
在山地及城市附近的应用中,严重的多径杂波造成基于调频广播的无源双基地雷达直达波信号恢复困难。文中提出了采用基于空间分集的常数模盲均衡算法,利用空间分集的多通道,实现信号衰落的补偿,而利用常数模盲均衡算法,实现恒模的调频广播信号的反卷积运算,从而完成了对多径的抑制,获得高质量的直达波信号。计算机仿真表明:与无分集的常数模盲均衡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获得了更好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93.
为实现光信号的有效传输,研究了DCF(色散补偿光纤)和FBG(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基本原理,利用Optisystem软件对基于RZ(归零)码调制格式的单信道传输系统中的两种色散补偿方法进行仿真,分别比较了前置补偿和后置补偿的色散补偿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FBG中间色散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FBG中间色散补偿后系统的Q值均高于另外两种色散补偿方式。进一步采用中间补偿的级联FBG模块作为波分复用系统的色散补偿器件,利用Optisystem软件对此补偿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长距离传输时仍能保持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994.
设计了一种具有高负平坦色散特性的压缩型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为了获得高双折射特性,光纤包层采用压缩三角格子和椭圆空气孔的结构;为了提高控制色散的灵活性,在纤芯加入小的缺陷空气孔。基于超格子构造法,详细地模拟分析了光纤的双折射、色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波长1.3~1.8m的宽波段范围内,可获得高负平坦色散且色散值约为-667 psnm-1km-1,色散值在7 psnm-1km-1的范围内变化;双折射在波长研究范围内都实现了10-2的高数量级,且在1.55m处可达到2.2110-2。基于此种光纤的高负色散特性和高双折射在光传输系统及光纤传感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在对浅海近程噪声源定位研究时,针对多途环境和左右舷模糊问题,采用了组合阵与时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矢量水听器的单边指向性去除虚假声源的干扰,并利用时间反转镜技术抑制多途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了浅海近程声源定位。  相似文献   
996.
γ辐射对光纤色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能量沉积的辐射对光纤折射率的影响分析方法,计算了光纤的色散变量随光纤的V参数、折射率变化,开展了辐射对光纤色散影响的测量实验,得到了光纤的色散系数随辐射剂量变化数据。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 光纤的色散系数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的剂量(0~500 Gy)范围内,光纤色散增加量呈逐渐饱和趋势;(2) 辐射导致光纤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材料色散的变化,辐射效应中的电子密度增大是折射率改变的主要因素;(3) 辐射感生损耗引起的信号幅度降低要比辐射感生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明显,对于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的长距离光纤,其脉冲信号产生的畸变是两者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王娟  杨笑迪 《大学化学》2016,31(11):37-44
手性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尤其是新型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测定一直是不对称研究的重要工作.除单晶测试外,光谱学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分子结构鉴定,主要包括电子和振动圆二色谱、旋光光谱、旋光拉曼谱等.本文对上述测试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相关理论计算方法做了介绍.把谱学测试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将成为手性分子结构鉴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8.
尹新生  宋江良  刘阳 《力学与实践》2016,38(6):641-644,650
根据摩尔库伦破坏准则,提出梁端混凝土在预应力钢筋约束下的边角受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得出极限承载力理论值.通过与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出梁端混凝土在预应力钢筋约束下的边角受压极限承载力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摩尔库伦破坏准则所得的理论公式与数值分析结果相近,验证了本文推导的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该理论公式表明,预应力能较好地改善梁端混凝土的受力状态,提升梁端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9.
The use of a 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 (MSPD) process to extract polyphenols from hawthorn (Crataegus oxyacantha L.) a deciduous shrub with an expected rich phytochemical profile, has been evaluated. MSPD extracts of fruits and leaves have an outstanding content of polyphenols, although the particular phenolic profile is solvent dependent. The extracts were analysed by HPLC-DAD for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jor bioactive polyphenols, some of which have never been described for this species. MSPD has proven to be a good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 methods of obtaining natural extracts, fast and with low consumption of organic solvents, theref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e bioactivities can be considered also very remarkable, revealing extracts with high levels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相似文献   
1000.
A dispersion theory for 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two-phase layered-geometry nanocomposites is presented. Generalized dispersion relations and sum rules are stated using the results from complex analysis. The concept of Lorentzian linear susceptibility is exploited in theoretical treatment of the effective linear susceptibility of the nanocomposite. The meromorphism of total reflectance in the case of effective meromorphic nonlinear susceptibility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