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4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514篇
化学   806篇
晶体学   53篇
力学   204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1436篇
无线电   277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杨俊波  苏显渝 《中国激光》2006,33(12):636-1642
鉴于榕树网在自由空间光子交换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榕树网的特点和4×4二维榕树网的空间拓扑结构,通过偏振光分光棱镜、微闪耀光栅阵列、平面反射镜、半反半透镜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集成,构建二维的榕树交换网实验模块,利用微闪耀光栅的衍射特性,控制每块微闪耀光栅的周期,以实现入射光信号不同方向的闪耀输出,最终完成二维榕树网自由空间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交叉互连,直通则由平面镜反射实现。对二维榕树网实验模块的功能分析表明,该实验模块理论上可以完成4×4二维面阵内光信号(或数据)的排序、交换、组播、广播、矩阵变换等操作,具有交换透明、速度快、空间带宽高等特点,在全光交换和光通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2.
After a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body effect in MOS transistors, this paper offers two useful models of this parasitic phenomenon. Thanks to these models, a design methodology,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bulk terminal, allows to turn this well-known body-effect drawback into an analog advantage, giving thus an 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overcome the design constraints of the CMOS VLSI wireless mass market. To illustrate the approach, four RF building blocks are presented. First, a 0.9 V 10 dB gain LNA, covering a frequency range 1.8-2.4 GHz, thanks to a body-effect common mode feedback, is detailed. Secondly, a body-effect linearity controlled pre-power amplifier is presented exhibiting a 5 dB m input compression point (ICP1) variation under 1.8 V power supply for half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Lastly, two mixers based on body-effect mixing are presented, which achieve a 10 dB conversion gain under 1.4 V for a −52 dB LO-to-RF isolation. Well suited for low-power/low-voltage applications, these circuits implemented in a 0.18 μm CMOS VLSI technology are dedicated to multi-standard architectures and system-on-chip implementations.  相似文献   
933.
采用Cd096Zn0.04Te靶,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碲锌镉薄膜,通过改变基片温度、溅射功率和工作气压,制得不同的碲锌镉薄膜.将制备的碲锌镉薄膜放置在高纯空气气氛中,在473 K温度下退火.利用台阶仪、分光光度计、XRD和SEM测试设备表征,结果表明,通过退火和改变沉积参数,可以制备出禁带宽度在1.45~2.02eV之间调节的碲锌镉薄膜.  相似文献   
934.
对采用MOCVD方法沉积的ZnO单晶薄膜的欧姆接触特性、光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比研究了射频溅射沉积SiO2抗反射膜对ZnO薄膜I-V、光电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合金Al/ZnO金属体系与n型ZnO形成了良好的欧姆接触,溅射沉积SiO2在ZnO表面引入了载流子陷阱,影响I-V特性,延长了光响应下降时间.ZnO单晶薄膜光电导也具有时间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935.
在进行理论分析证实可行性和模拟仿真优化参数后,利用非硅表面微加工方法中的牺牲层工艺制备了一种扭梁悬臂梁支撑的扭摆式MEMS永磁双稳态机构.该双稳态结构尺寸为1.9mm×1.6mm×0.03mm,通过永磁力实现稳态姿态无功耗保持,通过对其单侧触点施加纵向驱动力使之达到30μm的纵向驱动位移,可以实现机构的双稳态姿态切换,可以通过控制永磁体磁片、悬臂梁和扭梁的尺寸来灵活调控稳态切换所需的驱动力矩.此双稳态机构可与电磁驱动、电热驱动和静电驱动等类型的微驱动器联用构成永磁双稳态MEMS微继电器.  相似文献   
936.
从有理分式拟合方法出发,提出了用于射频CMOS平面螺旋电感2-π等效电路模型参数提取的新方法.通过比较提参后等效电路给出的S参数和实验测量的S参数,证明该方法的精度很高.此外,提参的策略非常直接,因此容易在CAD里面编程实现.提参得到的等效电路模型对于射频电路设计者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937.
同质缓冲层对ZnO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生长出高质量(0002)晶面取向的ZnO外延薄膜。通过XRD、AFM、吸收光谱、光致荧光发光谱的实验研究,发现加入适当厚度的、低温生长的ZnO同质缓冲层,可有效降低晶格失配和因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晶格畸变。在衬底温度200℃、沉积时间5min的ZnO缓冲层上,以450℃衬底温度溅射ZnO薄膜主层,得到的ZnO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38.
利用射频激励CO2激光器开发的轧辊毛化设备具有激光脉冲调制简单、结构紧凑、运行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通过实验研究和讨论了射频CO2激光毛化中各种工艺参数的影响.在选取合适的辅助气体作用方式、压力和离焦量的情况下,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激光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加工速度对毛化点大小和几何形状的影响最直接.  相似文献   
939.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识别金属材料中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位于分界面上的多个等效线圈产生的场等效逼近因缺陷存在引起的扰动场,使逆问题的求解中每次需用数值方法求解正问题的过程转变为每次用解析法求解正问题.缺陷的重构速度比用体积分方程法提高十倍以上.直线裂缝和十字型裂缝的重构计算证明本文方法是正确的和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0.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Cu2ZnSnS4(CZTS)薄膜,薄膜在室温下生长,再在Ar气氛中快速退火。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和吸收谱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构、组分、形貌和禁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Cu2ZnSnS4多晶薄膜,具有较强的沿(112)晶面择优取向生长的特点,薄膜组分均为富S贫Cu,样品表面形貌比较均匀。退火温度为350,400,450和500℃的薄膜样品的禁带宽度分别是1.49,1.53,1.51和1.46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