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1篇 |
免费 | 1061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02篇 |
晶体学 | 22篇 |
力学 | 96篇 |
综合类 | 39篇 |
数学 | 42篇 |
物理学 | 2064篇 |
无线电 | 39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8篇 |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67篇 |
2019年 | 154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198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213篇 |
2014年 | 388篇 |
2013年 | 345篇 |
2012年 | 425篇 |
2011年 | 375篇 |
2010年 | 306篇 |
2009年 | 317篇 |
2008年 | 330篇 |
2007年 | 378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88篇 |
2004年 | 264篇 |
2003年 | 240篇 |
2002年 | 175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可调谐空间光学衰减器在各类光电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法布里-珀罗多光束干涉原理,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相干光束的可调谐空间光学衰减器,该衰减器选取在红外波段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硒化锌晶体作为材料,结合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光功率的调谐。采用Nd:YAG激光器作为光源,对该衰减器的性能进行测量,其调谐范围可以达到3 dB。理论分析表明,相对于热膨胀系数,硒化锌材料的热光系数是决定衰减器性能的关键参量。此外,通过在硒化锌光学平板前后表面镀高反膜,可进一步提高调谐范围。 相似文献
992.
993.
分析了参考信号耦合有用信号时,实际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表明,参考信号含有用信号导致系统时变,改变系统的最佳权值,使系统的干扰对消效果下降,并对有用信号的接收产生影响。根据实际共平台通信系统的收发耦合特性,从时域角度分析得到系统干扰对消比和有用对消比的计算表达式,并得到干扰对消比和有用对消比随相对时延相位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时延匹配方法,通过匹配参考信号提取点至正交功分器输出与接收天线至合成信号注入点间的时延,可以有效抑制参考信号耦合有用信号导致干扰对消效果下降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延匹配方法能消除有用信号对干扰对消比的影响,还能提高干扰对消效果。 相似文献
994.
995.
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间动态干扰协调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干扰水平,负载状况,基站的调节能力以及用户的位置,通过负载因子变化来接纳控制,提高边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度,保证小区用户的公平性。通过上行功率控制及接纳算法改进方案;同时对小区用户划分区域设定,提出了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改进算法(ICPF), 并进行系统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和以往传统算法相比,系统性能得到有效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公平性并增加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996.
997.
针对输电塔结构精细设计及优化设计对杆件风荷载准确输入的要求,选用完全结构化的多块网格,通过求解N-S方程得到了不同风向角条件下的三角形塔身节段模型流场并利用风洞试验对其体型系数进行验证.与各国规范的对比分析表明,《英国杆塔荷载规范》可用于相关设计工作;分析了不同杆件风荷载随风向角变化的成因,指出了迎风面积变化主导了最上游主材的风荷载特性,而其它两根主材的风荷载同时受到迎风面积变化及上游杆件流动干扰的影响;利用不同高度、不同展向位置的截面流线方法研究了塔身节段模型杆件之间的流动干扰性态,结果表明,如下四种流动干扰行为共同决定了节段模型的杆件风荷载特性:a)相互独立的流动干扰杆件群;b)屏蔽作用;c)两组独立的斜置阵列的流动干扰作用;d)尾迹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98.
Wang Rui-Feng 《Frontiers of Physics》2015,10(3):100305
Most studies on the magnetic Aharonov–Bohm (A–B) effect focus on the action exerted by the magnetic flux on the electron beam, but neglect the back-action exerted by the electron beam on the magnetic flux.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latter, which is the electromotive force ΔU across the solenoid induced by the time-dependent magnetic field of the electron beam. Based on the backaction analysis, we observe that the magnetic A–B effect arises owing to the interaction energy between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electron beam and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solenoid.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attributing the magnetic A–B effect to the vector potential violates 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由纳米磁流体运动引起的双扫描激光散斑干涉光场及其变化做拉盖尔-高斯滤波下的傅里叶变换,获得动态散斑干涉图对应的光学涡旋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认为,光学涡旋分布及变化对应着由纳米磁微粒及其团族的运动所引起的动态散斑变化。当纳米磁微粒聚集到分散的过程中,动态激光散斑光场的奇异场分布发生相应变化,说明了磁流体运动过程对应涡旋密度有先大后小,再由小变大的两个变化;并且光学涡旋密度高,对应较小颗粒的散斑场,磁流体处于稳态的状况;光学涡旋密度低,对应较大颗粒的散斑场,对应着磁流体激烈的运动。研究结果体现了奇异场分布变化和纳米磁流体动后趋稳的过程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SMS)结构的模间干涉现象,在外界环境变化时SMS 光纤结构输出光场散斑图样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用于振动、应力及温度检测的光纤传感系统。该系统使用光电二极管测量散斑图样部分固定区域的光功率变化,即可得到施加在多模光纤上的外界应力,通过FFT 和Hilbert 变换,可得到外界振动(频率、幅度)和温度变化信息。对该系统的振动测量和温度测量进行定标后,经实验研究测得,该系统振动测量误差小于0.7 Hz,温度测量误差小于5.0%。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并可用于多参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