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1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化学   343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560篇
无线电   6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液中的全氟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HPLC-ESI-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分析血样中9种全氟化合物(PFCs)的方法.以13C4标记的PFOS (MPFOS)作为内标物.以C18反相柱为分析柱,甲醇、醋酸铵为梯度洗脱淋洗液,9种分析物包括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庚酸(PFHpA)、全氟辛酸 (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壬酸(PFNA)、全氟癸酸(PFDA)、全氟十一酸(PFUnDA)、全氟十二酸(PFDoDA)和全氟十四酸(PFTA),在15 min内即可达到良好的分离.在血样前处理中,采用MTBE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净化样品以延长色谱柱寿命;比较了4种固相萃取小柱对全氟化合物的萃取性能,最终选定HLB柱(Waters).本研究还讨论了两种C18反相柱Acclaim 120(50 mm×4.6 mm, 3 μm)和Acclaim120 (250 mm×4.6 mm, 5 μm)(Dionex) 对PFCs的分析性能,在本实验条件下,两种色谱柱具有相似的分离性能及检出限,线性范围在0.1~50 μg/L之间 (r≥0.9957);对于血液样品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03~0.8 μg/L之间.本研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血样实际样品中全氟化合物的测定,加标回收除PFTA较低外,其它化合物均在74.2%~118.1%之间.  相似文献   
912.
光谱法研究巯嘌呤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得巯嘌呤与BSA、HAS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2.39×103L/mol、1.28×103L/mol.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和HAS)与受体(巯嘌呤)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巯嘌呤对BSA和HAS构象的影响.证实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913.
荧光光谱法研究左西孟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左西孟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研究表明:左西孟旦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该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作用。得出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A=1.48×106L/mol)和结合位点数(n=1.14)。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左西孟旦)间距离r=2.9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33。  相似文献   
914.
以巯基乙酸(HS-CH2COOH)为稳定剂,水相中合成了CdTe量子点.在pH 6.40的0.002 mol/L 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固定波长差为220 nm时一定量蛋白质的加入能明显增强量子点的同步荧光强度,并且荧光峰强度增加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0.08~2.80 μg/mL,检出限为0.032 μg/mL,10次重复测定1.80 μg/mL的血清白蛋白相对标准偏差为1.1%,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15.
利用红外光谱和渐进因子分析(Evolving factor analysis,EFA)对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热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三因子EFA的结果表明加热导致了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变化经历了轻微变化和剧烈变化两个阶段,它们分别发生在温度区间56~76℃和68~82℃.研究显示了渐进因子分析在解析水溶液中蛋白质温度相关红外光谱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16.
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组成对BSA通透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楠  田丰  刘圣军  杨健  陈世谦  赵永亮 《化学学报》2007,65(24):2952-2958
对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双向通透性能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初步研究, 并初步考察了微胶囊的组成成分及海藻酸钠、壳聚糖的溶液浓度对BSA通透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在pH 1.5~2.0时通透性减弱, pH 6.8时通透性增强, 且海藻酸钙微胶囊通透性大于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 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中壳聚糖浓度越小, 通透性越好; 海藻酸钠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17.
刘敏  朱兰英  曲秀葵  孙德志  林瑞森 《化学学报》2007,65(16):1555-1560
在298.15 K下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研究了丹皮酚(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Pae)及其两种同分异构体(2'-羟 基-5'-甲氧基苯乙酮, Hma; 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 Ac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缓冲溶液(pH≈7.0)中的相互作用. 从药物分子在蛋白质分子上有多种类型相互独立的结合位点的假定出发, 应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这三种同分异构体与 BSA 相互作用的量热数据进行了处理. 结果表明, 有两类结合位点存在, 同时计算出了两类结合模式的结合常数、焓变、熵变及吉布斯自由能变等热力学数据. 这两类结合主要以焓驱动为主, 并且在同一类结合位点上, Pae, Hma以及 Ace与BSA结合过程的焓变绝对值依次减小, 这主要是由于客体分子苯环上取代基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引起热力学数据的差异. 圆二色谱研究表明这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加入均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 说明这种生物大分子-药物分子相互作用既包含结合反应也包含小分子诱导BSA分子部分结构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18.
杨曼曼  席小莉  杨频 《化学学报》2007,65(19):2109-2116
通过荧光法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3种第三代头孢新药: 盐酸头孢吡肟、头孢匹胺和头孢唑肟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 分别应用荧光淬灭和荧光加强理论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结合常数等, 进而分别计算了它们的热力学函数. 因对应于不同的理论公式得出的KA值并不完全相同, 由此得到它们相应的热力学参数也有所不同. 本文对这些热力学数据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基于荧光加强理论公式(4)获得的热力学数据显示更为合理. 因而我们建议, 即使在研究受体-底物的荧光淬灭反应时, 采用荧光加强理论公式(4)可以获得更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9.
三种抗氧化物质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闻晓东  李萍  钱正明  杨冉 《化学学报》2007,65(5):421-429
运用荧光光谱(FS)、紫外光谱(UV)和超滤(UF)法, 研究了阿魏酸、毛蕊异黄酮及芒柄花素三种抗氧化小分子物质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 以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能量传递原理分别计算了三者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KLB)和结合距离(r)以及由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判断了三种小分子物质与BSA结合的作用力类型; 以Scatchard方程计算了三种小分子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 并对阿魏酸与毛蕊异黄酮及芒柄花素的竞争结合反应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这三种物质能与BSA结合形成非共价复合物, 导致BSA内源性荧光的静态猝灭; 它们与BSA的结合能力随着极性基团的增多、分子体积的增大而减弱; 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可能是它们与B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 阿魏酸与芒柄花素或毛蕊异黄酮会产生与BSA的竞争结合效应.  相似文献   
920.
Albumin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synovial fluid. Due to its negative surface charge, i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man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form molecular complexes. In addition, glycosaminoglycans such as hyaluronic acid and chondroitin sulfate are crucial components of synovial fluid involved in the boundary lubrication regime.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influence of Na+, Mg2+ and Ca2+ ions on human serum albumin–hyaluronan/chondroitin-6-sulfate interactions examined using molecular docking follow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We analyze chosen glycosaminoglycans binding by employing a conformational entropy approach. In addition, several protein–polymer complexes have been studied to check how the binding site and presence of ions influence affinity. The presence of divalent ca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decrease of conformational entropy near carboxyl and sulfate groups. This observation can indicate the higher affinity between glycosaminoglycans and albumin. Moreover, domains IIIA and IIIB of albumin have the highest affinity as those are two domains that show a positive net charge that allows for binding with negatively charged glycosaminoglycans. Finally, in discussion, we suggest some research path to find particular features that would carry information about the dynamics of the particular type of polymers or 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