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7篇
  免费   2005篇
  国内免费   2080篇
化学   4777篇
晶体学   416篇
力学   753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179篇
物理学   5562篇
无线电   471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1051篇
  2010年   852篇
  2009年   934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1043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脉冲充电方法替代传统充电方法,研究了在有机电解液 0.5 mol·L-1 LiBr/PC (碳酸丙烯酯)中,在铜电极上沉积锂的表面变化. 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在传统直流充电时电极表面明显地出现了枝晶,而使用脉冲充电时能够抑制枝晶的生长.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在占空比为 0.5 时,沉积锂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膜电阻最大,沉积锂表面枝晶较少;单次脉冲电沉积时间过长,会使沉积锂表面 SEI 膜电阻减小,沉积锂表面枝晶增加;电流密度大于等于 2 mA·cm-2时,脉冲电沉积可有效抑制枝晶生长.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以高分子聚合物(F127)为模板, 以强疏水的1,3,5-三甲基苯为有机添加物, 通过旋转覆膜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多级复合孔的二氧化钛晶体薄膜, 并采用TEM和SEM对样品结构进行了分析, 同时考察了这种薄膜对DNA分子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3.
Substrate thickness effects on the magnetization and magnetostriction of Terfenol-D films was studied by using a nonlinear constitutiv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Timosheko elastic theory. Results show that characteristics of Terfenol-D films on compliant substrat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ir bulk counterpart. Tunable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film/substrate thickness ratio.  相似文献   
144.
黄葵  黄容姣  刘素琴  何震 《电化学》2022,28(7):2213006
电沉积作为一种在温和条件下从溶液中合成材料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在导体和半导体基底表面合成各种功能材料。电沉积一般由人为施加于基底的电刺激(如:施加电位/电流)来触发。这种电刺激通过氧化或还原靠近基底表面的溶液层内部的离子、 分子或配合物从而使该溶液层偏离其热力学平衡状态,随后引起目标产物在基底表面的沉积。在电沉积过程中, 许多实验参数都可能从不同的方面对沉积物的物化性质造成影响。迄今为止,已通过电沉积制备出多种单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例如: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硫化物等)以及复合材料。电沉积制备的这些材料大多为多晶、 织构或外延薄膜的形式。其中, 外延薄膜是一种具有特定的面外和面内晶体生长取向且其晶体取向受基底控制的类单晶薄膜。由于外延薄膜中高度有序的原子排列,它们常呈现出独特的电磁性质。本文总结了常见的电沉积合成路线及影响沉积物外延生长的关键实验因素。此外,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于表征外延薄膜的技术。最后, 本文还讨论了一些采用电沉积制备的具有特殊电子、 电磁及光电特性的功能外延薄膜。  相似文献   
14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商业化应用的瓶颈仍然是贵金属催化剂导致的成本问题。然而,目前对于催化层中纳米尺度全氟磺酸离聚物(以Nafion为代表)薄膜中质子传导的问题研究不足,无法完善三相界面的成型规律,进而指导催化层设计。在催化层浆料制备过程中,分散溶剂对Nafion的分散形态有直接影响,可能对催化层成型后附着在催化剂颗粒表面Nafion薄膜的微观结构有潜在影响,进而影响Nafion薄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因此,在本文中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模拟催化层离聚物薄膜的聚集过程,于模型基底上制备厚度精确可控的纳米尺度Nafion薄膜,并通过微观测试表征技术探索并建立纳米尺度Nafion离聚物的微观结构模型,阐明分散溶剂对Nafion薄膜微观结构及质子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Nafion薄膜在纳米尺度下的质子电导率比体相膜的质子电导率低一个数量级,使用介电常数较小的醇类溶剂可以使Nafion薄膜形成更有利于质子传导的微观结构,使Nafion薄膜的质子电导率得到提高。相关研究结果为优化PEMFC催化层结构,改善PEMFC催化层中质子传导问题提供给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6.
采用廉价的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膜作为基底, 用少量的Nafion与PTFE膜复合可制备低成本的质子膜. 但疏水性的PTFE膜与亲水性的Nafion膜结合性不佳. 基于此, 本文对疏水性的PTFE膜材料表面进行设计, 先采用丙烯酸对疏水性的PTFE膜表面进行亲水性改性, 再喷涂亲水性Nafion膜, 完成低成本PTFE/PAA/Nafion膜的制备. 实验结果表明, 改性前的PTFE膜材料水接触角为150°, 改性后的膜接触角变为55.6°, 亲水性大幅上升, 膜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断裂强度为25.2 MPa, 80 ℃下的溶胀率为11.9%)均优于Nafion117膜, 而 Nafion用量则节省了60%. PTFE/PAA/Nafion膜具有高质子导通率(80 ℃下达到131.9 mS/cm), 接近于Nafion117膜, 最大功率密度可以达到404.2 mW/cm2.  相似文献   
147.
采用一步电化学法在金属 Bi板上成功制备了 Bi OCl0.5Br0.5/Bi PO4双层异质结薄膜,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薄膜的晶型结构、元素组成及化合价、形貌和尺寸特征、吸光性能和荧光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复合薄膜呈现出上层为梭子状的 Bi PO4颗粒层分散在下层为 Bi OCl0.5Br0.5固溶体层的双层结构。这样的双层膜排列顺序使得光生电子和空穴在不同组分之间的界面电场作用下分别向薄膜两侧流动,促进光致载流子的分离,提高了 Bi OCl0.5Br0.5/Bi PO4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照射 120 min 后,Bi OCl0.5Br0.5/Bi PO4复合薄膜对苯酚的降解率达到了 99.97%,是相同条件下制备的 Bi OCl/Bi PO4和 Bi O...  相似文献   
148.
149.
We demonstrate a novel impedimetric approach providing unprecedented insight into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dielectric thin films covering electrode surfaces. The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joint interpret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together with dielectrometry (DEM) whose informative value is mutually interconnected. The advantage lies in the synergistic compensation of individual shortcomings adversely affecting conventional impedimetric analysis strategies relying exclusively on either DEM or the traditional EIS approach, which in turn allows a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 and permittivity values. The versatility of the method proposed is showcased by an in-situ growth-monitoring of a nanoporous, crystalline thin film (HKUST-1) on an interdigitated electrode geometry.  相似文献   
150.
Thin-film composite of chitosan/nickel phthalocyanine (NiPc) was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 on the fingers of interdigitated gold electrodes, applying chronoamperometric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The presence of crystallized NiPc in the chitosan was confirmed by EDX and FTIR analysis. Acetone, ethanol, and methanol gas-sensing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prepared at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t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through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s at an optimized frequency of 10 kHz, using a lock-in amplifier. The conductometric sensor present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of 60.2 μS.cm−1(v/v) for methanol and 700 ppm as the limit of detection. For validation, the methanol content of a commercial rubbing alcohol was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