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14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93篇
无线电   5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本文闸明了地球站天线产生极化夹角的原理;导出了计算极化夹角的公式;给出了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地球站极化夹角值,供有关研制人员和操作人员调整地球站天线消除极化夹角影响之参考。  相似文献   
52.
赵星惟  吕源  刘会杰  梁旭文 《通信技术》2010,43(6):60-63,67
分析了LEO卫星系统对自适应调零天线的需求,针对地基干扰站对LEO卫星实施大功率阻塞式干扰的可行性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应用背景下,提出了适合LEO卫星的自适应调零天线的构架,给出了系统框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凝视干扰波束的概念,极大地简化了LEO卫星调零天线在干扰调零后的波束重组的过程,并给出了波束重组过程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基于镜像对称的多馈源混响室扩展方法,给出了镜像对称扩展混响室改善工作区域场性能的原理,对单混响室及镜像混响室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设计了3组仿真实验从场强大小和场均匀性两个方面验证镜像混响室改善工作区域场性能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单混响室镜像对称组合扩展后,在成倍扩展混响室及工作区域体积的同时,工作区域场强增大,场均匀性有所提高,解决了混响室体积扩展与场强减小以及变频场均匀性恶化的矛盾;通过发射天线同时馈入相同功率即多个小功放合成的方法解决了混响室高场强问题,降低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进而降低混响室的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54.
对一部待测、待评估的天线,其交叉极化特性实际上是依赖于极化基的,极化基匹配或失配情况下,得到的交叉极化性能评估结果也不一样.文中首先建立了天线极化特性测最模型,推导了交叉极化测量校准约束模型,给出了该约束下的最佳收发极化基.并针对实际的雷达天线进行了外场测量实验,实测处理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利用约束模型可对实测的极化方向图实现有效的校准.  相似文献   
55.
带开路短截线的贴片是微带反射阵列天线设计中最常用的单元形式之一。结合应用于民用航天领域的薄膜反射阵列天线设计,比较和分析不同物理参数、阵列环境下单元电讯性能变化特点,并优化设计单层薄膜反射阵列天线试验阵面,给出分析结果,供不同应用背景下的反射阵列天线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6.
路志勇  宋长宏 《微波学报》2010,26(Z2):10-12
天线布局问题和电磁兼容性问题是机载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机载天线放置于整个机体上进行仿真,得到受机体影响和布局设计后的天线方向图,为机载系统进行天线布局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基于电磁兼容三要素原理的电磁兼容分析,得到天线布局后的电磁兼容性能,为机载系统合理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参考,避免电磁不兼容带来的 危害。  相似文献   
57.
The ligand 1-(2-naphthyl)-4,4,4-trifluoro-1,3-butanedionate (Htfnd) has been employed to synthesize six novel ternary-lanthanide complexes in which the synergic ligands were 1,10-phenanthroline-5,6-dione (dione) and 4,5-diazafluoren-9-one (dafone), respectively. Two series of complexes Ln(tfnd)3dione and Ln(tfnd)3dafone (Ln=Ho, Pr, Tm) were obtained. Thes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and diffused reflectance. After ligand-mediated excitation, Ln(tfnd)3dione and Ln(tfnd)3dafone all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NIR luminescence of the corresponding Ln3+ ions (Ln=Ho, Pr, Tm).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from ligands to central Ln3+ ions, via an antenna effect. The indirect energy transfer in the complex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uminescence intensity between Ln(tfnd)3dione and Ln(tfnd)3dafone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xcellent luminescent performances enable these NIR-luminescent complexes to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amplification operating at 1300 or 1500 nm.  相似文献   
58.
Distributed uplink scheduling and rate control in CDMA networks are considered in the case of adaptive antenna arrays present at the base station. The system model with omnidirectional antennas is generalized to the case where adaptive antenna arrays are deployed. Rate control in a probabilistic manner is investigated. Long-term control by the base station through token bucket constraints is incorporated in the system. 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 when adaptive antenna arrays are used. Optimization of the rate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is treated in the special case of on–off scheduling.  相似文献   
59.
徐良  汪文秉 《电子学报》1997,25(12):108-111
应用扩展矩量法,分析了旋转对称单极子天线的宽带特性,得出了最佳锥角。文中给出了下降频率随天线高度、宽度和体积的变化曲线,讨论了宽度、高度对增益的影响,为实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60.
毫米波辐射探测目标亮温的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聂建英  李兴国  娄国伟 《微波学报》2003,19(2):24-27,48
毫米波近感技术是利用物体的毫米波辐射特性探测识别目标,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为在毫米波辐射探测中求得精确的真实目标亮温,必须建立天线电磁辐射与环境电磁辐射交会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是第一类病态Fredho1m积分方程。寻找适当的方法能得到一个尽可能好的或同精确值相当接近的近似计算方法,为此,本文给出毫米波辐射计目标辐射亮温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