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15篇 |
免费 | 3256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45篇 |
晶体学 | 9篇 |
力学 | 122篇 |
综合类 | 65篇 |
数学 | 237篇 |
物理学 | 2336篇 |
无线电 | 152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2篇 |
2024年 | 427篇 |
2023年 | 386篇 |
2022年 | 414篇 |
2021年 | 461篇 |
2020年 | 505篇 |
2019年 | 378篇 |
2018年 | 394篇 |
2017年 | 539篇 |
2016年 | 556篇 |
2015年 | 696篇 |
2014年 | 1132篇 |
2013年 | 923篇 |
2012年 | 1131篇 |
2011年 | 1031篇 |
2010年 | 871篇 |
2009年 | 751篇 |
2008年 | 913篇 |
2007年 | 888篇 |
2006年 | 961篇 |
2005年 | 756篇 |
2004年 | 688篇 |
2003年 | 733篇 |
2002年 | 470篇 |
2001年 | 410篇 |
2000年 | 341篇 |
1999年 | 278篇 |
1998年 | 219篇 |
1997年 | 198篇 |
1996年 | 188篇 |
1995年 | 145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3年 | 5篇 |
196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远程维护控制系统串口通信协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对装备的远程维护与控制,针对装备远程维护控制功能,设计了五类帧结构,并提出了通信协议标准,从而建立了远程维护控制系统,统一了装备串口通信协议标准,解决了装备信息无法共享与装备无法远程维护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业务增长给电信运营商经营模式带来的变化,指出了流量经营中的内容资源管理趋势;通过分析研究业内部署的各种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及其成效,提出了内容资源模块化管理思路及内容资源管理架构,阐述了业务场景,进行了现网验证,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3.
随着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发展,全球光通信市场还将继续增长。通过介绍全球光传送网设备及市场现状,分析运营商光传送网建设及试验进展策略,进而预测光传送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4.
为实现对激光通信系统终端的实验室性能检测,需在实验室中采用光学方法模拟空间不同距离的激光传输。根据前置傅里叶变换镜的参数,提取了链路衰减系统的初级设计指标,并根据指标要求巧妙利用了光学放大、变焦系统级联的思想,实现可变距离的空间链路过程模拟;利用ZEMAX光学软件设计了单级3~10倍连续变焦的模拟系统,给出了单级放大率和变焦系统之间的曲线。单级系统总长309 mm,结构紧凑,全视场波像差优于0.05λ,光线能量集中。通过理论分析,四级级联可实现等效为103~105km的传输距离,从而满足大多数激光通信终端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5.
本文详细介绍了随机编码技术的提出、编码规则及评价,研究了随机编码技术得以在无线网络中实现的关键技术,并总结了随机编码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以路由为基础的网络理论的特点和优势,为相关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对BC型激光二极管(LD)从理论上导出弛豫振荡频率公式,并在实验上得到了验证.研制出高速LD组件,其调制频率可以达到5.3GHz.并在一公里光纤链路上测量了检测信号的载噪比、互调失真等特性.结果表明:该LD组件可用于直接传输C波段卫星下行信号(3.7~4.2GHz)的副载波复用光纤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4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从而对信道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回顾并综述了常用的典型无线信道模型,对各种信道的特点和适应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与总结,为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环境选择合适的信道模型提供了参考。最后,对其中一些信道模型的优化方向给出了建议,并对信道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概括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8.
卫星定位组件作为一门较新项目,同时作为对可靠性要求至高的高科技武器产品中的重要组件,在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方面,需要构建高覆盖面的组件测试方法,通过充分测试暴露产品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产品的性能,保证可靠性。卫星定位组件测试软件利用串口技术能够实时接收解调组件的输出数据,直观显示所有定位数据信息,为组件开发者判断组件的工作状态提供依据,同时软件要有数据存储和二次计算的能力,处理能力能够覆盖组件所有测试参数。 相似文献
149.
150.
Fulvio Ananasso Giorgio Lo Ver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1995,13(1):11-29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status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that Telespazio is carrying out with the aim at identifying the role of the VSAT systems in the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which will be dominant in the second half of nineties and beyond.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an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trend of the terrestrial networks.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our investiga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VSAT systems in two fields: broadband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network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has been intentionally added for the easier comprehension of the topic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A list of acronyms appears as an Appendix.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