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9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3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467篇
物理学   715篇
无线电   21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In this paper, we first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power control in a Full Duplex (FD) wireless network consisting of multiple pairs of nodes, within which each node needs to communicate with its corresponding node. We aim to find the optimal transmition power for the FD transmitters such that the network-wide capacity is maximized. Based on the high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SINR) approximation and a more general approximation method for logarithm functions, we develop effective distributed power control algorithms with the dual decomposition approach. We also extend the work to the general FD network scenario, which can be decomposed into subproblems of isolated nodes, paths, and cycles. The corresponding power control problem is then be solved with the distributed algorithm.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validated with simul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32.
133.
After a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body effect in MOS transistors, this paper offers two useful models of this parasitic phenomenon. Thanks to these models, a design methodology,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bulk terminal, allows to turn this well-known body-effect drawback into an analog advantage, giving thus an 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overcome the design constraints of the CMOS VLSI wireless mass market. To illustrate the approach, four RF building blocks are presented. First, a 0.9 V 10 dB gain LNA, covering a frequency range 1.8-2.4 GHz, thanks to a body-effect common mode feedback, is detailed. Secondly, a body-effect linearity controlled pre-power amplifier is presented exhibiting a 5 dB m input compression point (ICP1) variation under 1.8 V power supply for half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Lastly, two mixers based on body-effect mixing are presented, which achieve a 10 dB conversion gain under 1.4 V for a −52 dB LO-to-RF isolation. Well suited for low-power/low-voltage applications, these circuits implemented in a 0.18 μm CMOS VLSI technology are dedicated to multi-standard architectures and system-on-chip implementations.  相似文献   
134.
动态电压调整DVS(Dynamic Voltage Scaling)是根据处理器电压(速度)降低之后,能量消耗平方级的减少这一原理提出的。文章通过DVS机制在多处理器实时系统中进行任务调度.通过对任务调度中的静态能量管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VS的适用于多处理器实时系统中的调度算法。这种新的调度算法是通过对贪婪法调度进行研究,发现其不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进。结合了动态电压调整的多处理器实时系统任务调度的能量消耗比普通的任务调度能量消耗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5.
在分析了火电厂燃料桥式抓斗(行车)运行特性基础上。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对原有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优化了控制系统。解决了调速范围小、速度稳定性差、无法长时间低速下吊重物、故障率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136.
FEPPCON研讨会与电力电子的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五届FEPPCON国际研讨会上,近40位欧美电力电子专家、学者和工程师讨论了电力电子及其应用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包括以下主要问题:电力电子和系统、系统集成,储能技术、分布式电力系统和电动(或混合电动)汽车中电力电子的应用、计算机及其它用途的标准电源模块、电力电子装置性能的改进(智能控制、能量管理、热问题、无源元件集成等)。本文摘要介绍FEPPCON国际研讨会并评述FEPPCON-5的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7.
从海缆的设计内容和方法、海缆系统远端供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海缆系统APS保护倒换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海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8.
雷霞  赵颖  唐友喜  李少谦 《信号处理》2006,22(6):800-804
在多入多出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常采用Turbo接收以保证系统性能。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限幅技术是常见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技术,但限幅带来的非线性失真会造成带内失真和带外辐射,从而恶化系统性能。本文提出可以利用Turho接收机的先验信息进行限幅非线性失真的迭代对消,从而在引入少量复杂度的基础上,对抗限幅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引入限幅非线性失真迭代对消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限幅门限越低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9.
“天光一号”平滑化角多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诱导空间非相干(FEISI)的平滑方法结合传递傅里叶面的技术,建立了一套平滑化六束角多路系统。该系统输出总能量158 J,能量稳定度约4%,输出脉冲宽度25 ns,靶面有效焦斑直径400 μm,焦斑均匀性1.6%,激光功率密度3.7×1012 W/cm2。  相似文献   
140.
静电感应器件栅源击穿特性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静电感应器件的栅源击穿特性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高阻单晶材料作为芯片的衬底和沟道,沟道的半宽度小于零栅压耗尽层宽度且源区外延层掺杂深度较高时,器件的击民gs0基本上局限在10V以下,与外延层的厚度没有明显关系,作者指出静电感应器件栅 源击穿的特点是由于沟道宽度较窄和源区道区掺杂浓度差异较大两方面的因素共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栅源击穿电压BVgz0与半导体的击穿电场Eb和沟道宽度W的关系可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