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无线电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他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3G通信是移动通信市场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中被引入日程的.在当今Internet数据业务不断升温中,在固定接入速率(HDSL,ADSL,VDSL)不断提升的背景下,3G移动通信系统也看到了市场的曙光.  相似文献   
72.
详细分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三种主流标准:TD-SCDMA、WCDMA与CDMA2000。还分析了TD-SCDMA具有的技术优势,说明TD-SCDMA在3G之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3.
LTE技术同时支持TDD和FDD两种制式以实现对频谱资源灵活高效的使用。尽管协议制定中已尽可能保证了二者的一致性,但双工模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仍然存在。本文通过研究LTE TDD和FDD的协议实现,对LTE TDD在协议设计中的不同考虑进行了分析,重点比较了LTE TDD在HARQ、SPS、随机接入、寻呼等关键过程上与LTE FDD的区别。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TD-LTE和LTE FDD的技术特点进行比较,指出两者在系统设计方面的主要差异,以及这些设计差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技术比较的基础上,从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两方面对TD-LTE和LTE FDD的融合兼容、同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中继技术能够对原有基站进行覆盖增强,同时OFDMA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要多址方式,因而研究设计OFDMA技术约束下的中继方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以LTE物理层帧结构为基础,针对OFDMA调制系统的中继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OFDMA系统灵活的时频资源分配特点,提出针对OFDMA的多跳/单跳资源分配方法,最后,还提出一种针对FDD模式的OFDMA中继实现方案,对认为中继只能用于TDD系统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前沿性的拓展.  相似文献   
76.
王映民 《移动通信》2009,33(21):75-76
文章首先描述了TD—SCDMA的技术演进路线,然后对TD—LTE的标准进展作了简要的概括,最后介绍了了大唐移动在TD—LTE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FDD无线通信系统的变步长智能天线下行发射波束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闭环功率控制的反馈信息,可自适应地跟踪移动台方位角的变化.算法不需要专门的探测信号,不需要求解信道协方差矩阵,复杂度很低.还分析了功率控制步长对用户方位角跟踪误差的影响.与其它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更小的跟踪误差及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8.
廖勇  姚海梅  花远肖  赵砚 《电子学报》2020,48(6):1182-1189
针对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现有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方法复杂度高、反馈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SI压缩反馈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信道特征矢量,然后利用最大池化(Maxpooling)网络压缩CSI,最后考虑到大规模MIMO信道存在空间相关性的特点,分别对单用户和多用户场景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和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ConvLSTM)网络对CSI进行重构.本文利用大规模MIMO信道数据对所提的深度学习网络进行离线训练,该网络学习到的信道信息能充分表征信道的状态.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典型CSI反馈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反馈精度更高,运行时间更短,系统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79.
第三代移动通信之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在简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概况和世界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主要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TD-SCDMA技术;比较了FDD和TDD两种模式,指出TDD与FDD两种模式有着相副互无法取代的优点。  相似文献   
80.
The traffic performance of integrated 3G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and GSM/GPRS network is evaluated. This type of network links two cellular radio systems which have different set of frequency bands and the same coverage size. The base station of 3G WCDMA is installed on an existing GSM/GPRS site. Dual-mode mobile terminals use handoff to establish calls on the better system. The soft handoff or inter-frequency hard handoff occurs when mobile terminals of 3G WCDMA or GSM/GPRS move between two adjacent cells, respectively. The inter-system hard handoffs are used between 3G WCDMA and GSM/GPRS systems. The data rate conversions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soft handoff region size, multiple data rate multimedia services, and the effect of the mobile terminal mobility on the user mean dwell time in each system are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 great traffi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n the complementary use of 3G WCDMA and GSM/GPRS cellular radio networks compared with the use of GSM/GPRS cellular radio networks. When high-data rate transmission is chosen for low-mobility subscribers, both the handoff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carried traffic rates increase with the new call generation rate. However, both rates decrease conversely with the increasing new call generation rate as soon as the new call generation rate exceeds a critical value. This causes the integrated networks saturation. The higher mean speed for the mobile terminals produces lower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ies and total carried traffic. The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ies and total carried traffic increase with the size of the soft handoff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