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8篇
  免费   938篇
  国内免费   760篇
化学   2009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726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1048篇
物理学   3286篇
无线电   345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WOx/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用浸渍提拉法制得的TiO2薄膜上,溅射氧化钨层,通过气相反应中光催化降解二甲苯的实验表明,WOx/TiO2薄膜具有可见光活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可见光活性的机理进行探索.UV-Vis吸收光谱表明WOx,TiO2对可见光响应的范围有一定的扩展,吸收强度增加.XPS表明WOx/TiO2薄膜表面形成了明显的W杂质能级和Ti缺陷能级,这是WOx/TiO2在可见光范围有一吸收的主要原因,也是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杂质能级的存在使半导体费米能级上移,载流子增加,光催化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12.
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HMMM) 多元醇 丙烯酸酯 酸催化剂混杂聚合体系在高温下同时进行缩聚和自由基聚合并表现出协同效应 .体系中的活泼亚甲基在HMMM的催化下被空气氧化成过氧化氢物 ;过氧化氢物在酸催化下分解成自由基进而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 ,体系中存在固化加速的协同效应 ;同时体系中还存在热互补效应 ,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放出的热可以传递给缩聚反应 ,满足缩聚反应吸热的要求 .混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合金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 ,这是由于在混杂聚合过程中形成了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结构 .使用潜酸催化剂作为酸的来源 ,可以提高体系的储存稳定性 ;交联 引发剂的使用可以拓宽它的使用范围 ;对超枝化聚合物在混杂体系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3.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rapid and automatic analysis of flexible molecular alignments using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d a normalized scoring scheme. A projection scheme was devised to separate orientational and conformational effects. It is shown that the approach can be utiliz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binding orientations or to the study of differences in partioning behavio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ethod can be employed as a novel approach exploring molecular similarity as a dynamic property, so that it includes aspects of motion (by way of mutual orientations), conformations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14.
The curing of composition containing epoxy bond is complicated chemical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where unde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a change of its structure occurs. The structure changes are possible to know by thermal methods as DSC, DTA, etc. and also by measurement of dielectrical response under the 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field.  相似文献   
115.
白菜DNA甲基化水平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测定白菜的DNA甲基化水平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柱(200mm×4.0mm,5μm),以pH4.0的甲醇-5mmol·L-1庚烷磺酸钠-三乙胺(10:90:0.2,体积比)的混合液为流动相,UV检测器波长为273nm。通过测定DNA水样所产生的胞嘧啶和甲基胞嘧啶的含量,即可得知DNA甲基化程度。胞嘧啶和甲基胞嘧啶回收率分别为99.6%及103.3%,RSD为3.7%(日内)及5.2%(日间)。  相似文献   
116.
合成了两种含氰基联苯液晶基团的新型聚对亚苯基亚乙炔基(PPE)类交替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的结果证明了在液晶单元含量较大时聚合物才会出现明显的液晶形态.荧光光谱表明,在降温前后液晶聚合物的发光光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对聚合物进行能量转移研究发现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Frster能量转移更加完全;另外,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聚合物降温前后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液晶性质可以导致聚合物形态的变化进而带来发光光谱的改变,为今后制备液晶可控型发光聚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HMMM)-多元醇-丙烯酸酯-酸催化剂的混合体系在较高温度下同时进行缩聚和自由基聚合并表现出协同效应,DSC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酯在HMMM和酸的催化作用下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并把反应释放出来的大量的热量有效地传递给缩聚发反应,满足缩聚反应吸热的要求,从而节省固化所需要的能量,为了提高储存稳定性。本文以潜酸催化剂作为酸的来源,对该混杂聚合体系进行了研究,仍有明显的热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18.
评论了聚合物系统中非辐射能量传递类型,影响能量传递的因素,以及能量传递同聚合物光化学的关系,附22篇文献。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对一类新型的三线态敏化剂N-甲基芳酰基甲基-β-萘骈噻唑啉的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吸收光谱、荧光和燐光量子产率。发现所研究的敏化剂比常用敏化剂有着较高的克分子吸收系数(~10~4),还具有较高的系间窜跃能力。本文还测定了存在不同敏化剂时,芪的顺、反异构化反应速度,以此评价化合物的敏化效率。认为这类化合物是有效的新型光敏化剂。  相似文献   
120.
《Electroanalysis》2006,18(6):533-550
We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biosensors based on one‐dimensional (1‐D) nanostructur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ET). Specifically, we address the fabrication, functionalization, assembly/alignment and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FET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s, silicon nanowires and conducting polymer nanowi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fabrication, functionalization, and assembling procedures of these nanosensors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We evaluate how they have been used for detection of various biological molecules and how such devices have enabled the achievement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with low detection limits. Finally, we conclude by highlighting some of the challenges researchers face in the 1‐D nanostructures research arena and also predict the direction toward which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might be dir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