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05篇
  免费   8384篇
  国内免费   12958篇
化学   18996篇
晶体学   1461篇
力学   890篇
综合类   801篇
数学   5845篇
物理学   12705篇
无线电   27849篇
  2024年   342篇
  2023年   1048篇
  2022年   1489篇
  2021年   1708篇
  2020年   1277篇
  2019年   1394篇
  2018年   1020篇
  2017年   1462篇
  2016年   1824篇
  2015年   2011篇
  2014年   2715篇
  2013年   3016篇
  2012年   3439篇
  2011年   3254篇
  2010年   3202篇
  2009年   3575篇
  2008年   4141篇
  2007年   3546篇
  2006年   3488篇
  2005年   3501篇
  2004年   3432篇
  2003年   3126篇
  2002年   2432篇
  2001年   2182篇
  2000年   1597篇
  1999年   1317篇
  1998年   1069篇
  1997年   754篇
  1996年   748篇
  1995年   716篇
  1994年   694篇
  1993年   477篇
  1992年   493篇
  1991年   542篇
  1990年   538篇
  1989年   541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加料方式对CuO/ZnO/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XRD、TG-DTG、TPR技术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对CuO/ZnO/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其结晶情况的影响,用加压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合成甲醇反应活性。结果表明, 加料方式对Cu2+形成的中间化合物的物相组成及结晶度影响显著,对Zn2+及Al3+的沉淀物相的影响很小。不同加料方式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主要是形成的初始前驱体中Cu的物相及结晶度不同。正加法主要形成Cu2(OH)3NO3,并流法主要形成无定形Cu2CO3(OH)2,后者与Zn5(CO3)2(OH)6相互作用转化为(Cu,Zn)2CO3(OH)2和(Cu,Zn)5(CO3)2(OH)6,由它们分解形成的CuO-ZnO固溶体是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相。并流法能最大程度的形成CuO-ZnO固溶体,有利于CuO粒子的细化,其催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2.
氟代乙烯阳离子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3LYP和MP2方法及6-31G(d, p)、6-31+G(d, p)、6-311G(d, p)和6-311+G(d, p) 基组,对六种氟代乙烯阳离子做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它们的基电子态的结构,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VIP)和绝热电离势(AIP).结果表明,与具有非平面结构的乙烯阳离子不同,六种氟代乙烯阳离子都只具有平面结构;与分子结构相比,离子结构的C-C键增长, C-F键缩短, CCF键角变小. 自然布居分析计算表明,这些离子的正电荷主要分布在与F原子相连的C原子和各H原子上. B3LYP/6-311+G(d, p) 级别上计算的各分子的VIP和AIP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使用含弥散基函数的基集可以明显提高这类分子的电离势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3.
C12-2-En-C12•2Br与SDS混合水溶液的胶团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C12H25N+(CH3)2CH2]2•2Br-(简记为C12-2-C12•2Br)/ C12H25SO4Na(SDS)混合水溶液相比,随着联接链上乙氧基团(E)数目增加,[C12H25N+(CH3)2]2C2H4(OC2H4)n•2Br-(简记为C12-2-En-C12•2Br, n=2,3)与SDS混合水溶液澄清区域明显增大. C12-2-E3-C12•2Br/SDS混合胶团化过程中二组分产生了协同效应,理论预测在澄清区域所能达到的最小临界胶团总浓度(cmcT,min)= 0.0339 mmol•L-1,对应的SDS在溶液体相中的摩尔分数(x2*)=0.447.当水溶液体相中SDS摩尔分数(x2)=0.5时,混合胶团总聚集数(NT)=36,混合胶团中SDS的摩尔分数(x2M)=0.43.  相似文献   
994.
The synthesis of novel nucleoside analog (3R)-2,3-dideoxy-3-(N-hydroxy-N-methylamino)-L-arabinofuranosyl uracil was studied. A twelve-step synthetic route, started from L-ascorbic acid, was designed, and the final product was obtained in 20.8% yield.  相似文献   
995.
The compound described as [Cu(OH)2(H2O)2(4-C5H4NCOOH)2] in Chin. J. Struct. Chem.,2001, 20:478-480 is instead the compound [Cu(H2O)4(4-C5H4NCOO)2], whose crystal structure has already been publishe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996.
Th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2R,4R)-2-N-tert-butyloxycarbonyl amino-4,5-epoxido-valeric acid methyl ester 8,which is the key intermedi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2′S,2R)-3-trans-nitrocyclopropyl-alanine,was first accomplished.  相似文献   
997.
TiO2纳米膜表面结构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反胶束法制备TiO2纳米溶胶,用浸渍提拉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备了三种TiO2多孔纳米薄膜,并利用AFM、SEM、XRD等方法对膜表面结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种膜基本上由粒径约为59 nm的纳米粒子以不同的方式堆积而成,溶胶刚生成时浸提一次,干燥、焙烧得到膜上纳米粒子分布均匀,所生成的二次粒子粒径最小,二次粒子形成的二次表面粗糙度最小,浸提10次得到膜上纳米粒子间存在较丰富缝隙结构,二次粒子粒径及其形成的表面粗糙度较大,而溶胶制备好陈化6 h后浸提得到的膜上二次粒子粒径最大,表面粗糙度最高.由分形理论估算得到三种膜的分形维数分别是2.22、2.20和2.27. XRD测试表明,膜上TiO2为锐钛矿晶相.这些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制备步骤得到的膜,其表面结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2-[[(2′-氰基联苯基)-4-基]甲基]氨基-3-硝基苯甲酸乙酯是生产抗高血压药坎地沙坦酯的中间产物[1],由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卤代、Curtius重排、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缩合4步反应制得,合成路线见文献[2-3]。在生产过程中,每一步反应带来的副产物都影响到最终  相似文献   
999.
1-(2; 6; 6-三甲基-1-环己烯基-)-3-甲基-2-丁烯-4-醛合成新工艺;(三甲基环己烯基)甲基丁烯醛;卡宾反应; β-紫罗兰酮;三甲基溴化硫  相似文献   
1000.
纳米级TiO2粉体的制备研究——Ⅱ.絮凝剂及其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法制备纳米级TiO2超细粉,详细考察了不同絮凝剂及其浓度对TiO2织构和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强碱溶液作为絮凝剂,浓度为5 mol·L-1是制备大孔高比表面TiO2超细粉较为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