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化学   486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800篇
无线电   96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PVC disulfide (2SPVC) was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crosslink and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infrared spectrum. 2SPVC's specific area is 36.1 m2·g-1 tested by stand BET method, and granularity experiment gives out the particle size of d0.5= 11.3μm. With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xperimen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particle shape of 2SPVC were observed. Cyclic voltammetry (scan rate: 0.5 mV·s-1) shows that 2SPVC experience an obvious S-S redox reaction in charge-discharge process. When 2SPVC was used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y in a 1 mol·L-1 solution of lith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 imide (Li(CF3SO2)2N) in a 5:45:50 volume ratio mixture of o-xylene (oxy), diglyme (DG) and dimethoxymethane (DME) at 30℃,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of 2SPVC is about 400.3 mAh·g-1 which is very close to its theoretical value (410.5 mAh·g-1) at a constant discharge current of 15 mA·g-1. It can retain at about 346.1 mAh·g-1 of discharge capacity after 30 charge-discharge cycles. So 2SPVC is a very promising cathode candidat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相似文献   
52.
针对钛陶瓷三极管成品率偏低的问题,本文利用能量色散谱仪对钛陶瓷三极管样品阴极表面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原封接工艺制备的三极管用氧化物阴极表面被一定量的Ag污染。根据排气封接工艺判断出阴极表面沉积的Ag来自于Ag-Cu焊料,通过模型计算安全保温时间,优化了排气分解保温时间。根据优化排气封接工艺制备的三极管内阴极表面未检测出Ag成分;将该阴极和被Ag污染的阴极放入二极管进行发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被Ag污染的阴极和未被Ag污染的阴极拐点电流密度在800℃时分别为3和11 A/cm2,优化排气封接工艺制备的三极管成品率由原来的30%提高至80%。  相似文献   
53.
本文提出在0.1mol/LH_2SO_4,7.5×10~(-4)mol/LBr~-和6×10~(-5)mol/L丁基罗丹明B(R~+)的底液中,在+1.0V下,I~-离子于玻璃电极上被氧化生成I_2BrR离子缔合物,藉以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碘、I~-离子浓度在1~50ppb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用于食盐中痕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54.
导数阴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卡那霉素注射液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汞 卡那霉素络合物的电化学行为 ,并建立了导数阴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卡那霉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在 pH 4 .7的HOAc NaOAc缓冲溶液中 ,在约 0 .12 6V (vs.SCE)处出现一个汞 卡那霉素络合物的还原峰 ,卡那霉素的浓度在 0 .0 2~ 1.5mg·ml- 1之间与导数方波伏安图的峰高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ip(10 - 4A) =3.6C(mg·ml- 1) + 0 .4 6 ,相关系数为 0 .992 0。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可用于卡那霉素注射液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5.
本文用热处理法成功地制备了性能稳定的Eastman-Kodak AQ/GC修饰电极,对Fe~(3+)/Fe~(2+)及其络合阳离子在该电极上的行为进行了研究。表明AQ膜对Fe~(3+)和Fe~(2+)具有相近的交换能力,可用于Fe~(3+)或Fe~(2+)及其总量的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7)~2.2×10~(-5)mol/L(Fe~(3+))和5.0×10~(-7)~2.0×10~(-5)mol/L(Fe~(2+)),检出限为1.0×10~(-7)mol/L(Fe~(3+))。文中对电极反应和再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1.引言 锰酸锂阴极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环保、安全性能较好等优点,已被国内大多数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作为手机电池的阴极材料。但锰酸锂在高倍率电池中的研究和应用还较少,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常用的高温固相法合成的锰酸锂产品粒径较大,在几个微米左右,锂离子在其颗粒内部嵌入脱嵌时迁移路径较长,导致其大倍率充,放电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57.
电沉积AuInSe2半导体薄膜上的电化学振荡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沉积制得的AuInSe2半导体薄膜上过氧化氢阴极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振荡行为,对影响该振荡行为的一些因素如半导体薄膜的后处理、溶液组成、传质、光照、化学浸渍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外界周期性光照和外接小幅度正弦波电位来调节振荡频率,为金铟硒半导体薄膜发展成为光电传感器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8.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型的能量转换器件,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作者课题组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直接用于CO2还原的研究进展,并以阴极材料为主着重讨论了金属陶瓷电极和混合导电型钙钛矿氧化物电极的研究工作,最后展望了未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直接电解CO2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9.
With inorganic salts such as LiNO3, Li2CO3, surface-coated LiMn2O3.95F0.05 were prepared by melt-impregnation method. When these surface-coated LiMn2O3.95F0.05 were used as cathode materials, their charge-discharge characters were carefully compared. As a result, they exhibited good charge-discharge properties at 50℃ high temperature. Especially, LiNO3 surface-coated LiMn2O3.9F50.05 retained nearly 80% initial reversible capacity after 130 cycles at 50℃.  相似文献   
60.
信息技术引入后,技术防腐的作用大大提升,而智能化不同于技术化,通过技术+智能,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化将是我国科技防腐实践深化、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