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9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1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358篇
无线电   327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陈杰  尹应增 《微波学报》2011,27(4):26-31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平面天线阵的数控微波相移波束形成和数字波束形成的联合结构与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测试。这种结构由微波硬件、数字控制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组成,其中数控微波相移系统采用了开关控制移相设计,射频信号通过微波移相系统完成俯仰面微波波束合成,经过下变频后在中频数字化,然后采用基于FPGA和DSP的数字波束形成自适应算法进行来波的方位角估计和水平波束合成。讨论了联合结构、数学模型、测向原理和波束形成。通过具体的设计和仿真验证结构和算法。仿真和测试表明移相误差小于0.7°,副瓣电平低于-14dB。  相似文献   
42.
自适应波束形成是智能天线的核心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利用自适应算法调整阵列权向量,使天线主瓣指向有用信号,干扰方向对准零陷,尽可能地提高阵列输出所需信号的强度,同时减小干扰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阵列输出的信噪比.运用MATLAB仿真对LMS算法收敛性能进行常规研究,但重点研究了收敛因子、阵元个数、阵元间距等阵列系统因素,以及阵列接收信号过程中两波束夹角对LMS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设计了一种可展宽频带的U型切角天线。将U型贴片天线进行切角处理,改变天线的结构与电流路径,可以有效展宽天线频带,并使其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采用HFSS15.0软件对天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切角的长度、宽度进行优化,给出了天线的反射系数S11与U型槽尺寸和切角尺寸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优化后的U型切角天线覆盖了整个2.4~2.5 GHz频带范围,电压驻波比VSWR≤2的相对带宽为19%,天线增益达到7 dB,波束宽度为83o左右。  相似文献   
44.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PSO)中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后期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首次提出一种新混合粒子群算法(NHPSO),采用杂交粒子群算法和固定惯性权重策略,并把简化的二次插值法融入杂交粒子群算法中。实验证明新算法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改善了解的质量。对阵列天线特殊主瓣形式的波束赋形和旁瓣电平优化结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计算机仿真证实该新算法应用于此类问题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45.
一种对任意线阵天线的主波束赋形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自适应天线阵理论,给出了一种用于任意线阵天线的主波束赋形算法.该方法通过迭代获得一组最优权值,用来减小加权赋形方向图和期望方向图在主波束上的差别,同时将旁瓣电平降低到期望值.一些算例充分说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可以有效的控制主波束方向、宽度、形状和旁瓣电平.  相似文献   
46.
马欣  张勇  杨光  黄宇红 《电信科学》2009,25(11):65-69
多天线技术在TD-LTE中的应用成为TDD技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对充分发挥TDD技术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重点探讨多天线技术,尤其是波束赋形技术在TD-LTE中应用的技术方案设计、性能分析与仿真、产品设计与规划等内容,并分析了其发展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47.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算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得到的方向图能保证期望信号方向增益最大,非期望方向形成零陷。但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阵元位置误差、阵元相位误差及指向误差等(统称为相位误差),使约束的导向矢量与真实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不一致,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改进的LCMV波束形成算法——基于迭代二阶锥的唯相位波束形成技术,通过改变移相器的相位,使各阵元输出信号相位一致,在多个方向上形成主波束,阵列输出功率最大。  相似文献   
48.
空间重采样法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视均匀线列阵为连续线阵的均匀离散采样,将宽带方位估计中的空间重采样思想用到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中,并从滤波器设计的观点出发,将阵元权系数等效为空间滤波器的脉冲响应,提出用恢复公式计算不同频率所对应的阵元权系数,从而利用频域波束形成的方法完成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  相似文献   
49.
张长青 《移动通信》2012,(Z2):58-61
文章通过分析"面阵+复制器+延时器=体阵"模型新小型化思路、面阵和体阵的波束赋形、使用延时法将面阵转换成体阵,得出结论:在平面阵列上使用体阵列的波束赋形方法可以实现TD-LTE智能天线小型化是一个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50.
提出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PCF)的光学多波束形成网络,利用光子晶体光纤的高色散值和色散平坦特性实现了光学真延时(TTD),并采用光波分复用技术形成了多个射频波束的独立控制和扫描。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工作波长能够有效实现射频信号的相对延时,且延时差与理论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