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1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1442篇
化学   2030篇
晶体学   95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3547篇
无线电   242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声光相关器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实验角度研究了声光相关器用于雷达信号处理的实际效果。对于厘米波段(3GHz)单载频矩形脉冲雷达信号和无调制随机杂波干扰,测定了不同脉宽、不同信噪比时相关峰的高度以及不同脉宽时相关增益的大小。当脉宽为2.5μs时,相关增益为30dB;当脉宽为0.5μs时,相关增益为23dB。从声光相关器输出的相关峰,都在几十毫伏以上。不需经任何放大,即可用示波器直接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2.
作者在前文 ̄(1,2)中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给出了由多缝衍射反演光谱学的积分方程─一种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获得稳定线性方程组的条件,本文将进一步从数学上利用积分方程的本征值理论分析计算机的实验结果,阐明这些条件使线性方程组稳定的机制。  相似文献   
53.
惠更斯菲 涅耳原理指出光的衍射本质是无穷多次波的相干叠加.在研究衍射光谱的强度时可使用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进行计算,但该积分的计算较为复杂.为了简化计算而引入菲涅耳半波带的概念,把积分运算简化为振幅矢量的叠加,从而在研究衍射时由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过渡到菲涅耳半波带法.在菲涅耳半波带法中波前上相邻两个半波带到达叠加点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从而导致相位差π.因此相邻两个半波带引起的振动在叠加点发生相消,最终叠加点的光强由发出次波的半波带数目的奇偶性决定.奇数个半波带在叠加点的光强得到加强,偶数个半波带在叠加点的光强发生相消.  相似文献   
54.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宽光谱、高亮度、高准直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地用于高压科学研究。在依托同步辐射光源所发展的诸多高压研究手段中,X射线衍射是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多的实验技术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同步辐射光的独特性能和光源的基本构成,以及同步辐射光束线和实验站的基本概念。针对基于金刚石对顶砧(DAC)的高压X射线衍射技术,阐述了多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粉末衍射、单晶衍射、多晶衍射、径向衍射、激光加温衍射以及快速加载衍射等。对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2高压衍射线站所提供的同步辐射光品质、X射线微聚焦能力、多种衍射方法以及新近发展的实验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展望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建设给高压科学研究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55.
巩畅畅  范斌  邵俊铭  刘鑫 《光子学报》2020,49(5):172-181
针对传统接触式曝光过程中掩模版因自身重力产生形变从而引入不可忽视的线宽误差和位置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口径石英基底衍射透镜的高精度制备方法.采用背面具有真空道的高平面度、高强度金属校正工装吸附在掩模版上,利用掩模版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使其与工装高度贴合,确保掩模版的高平面度.待石英基底所有区域均与掩模版结构面紧密贴合后取下工装.完成接触式曝光和显影后,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对大口径石英基底进行刻蚀,最终得到高精度微纳米结构.经有限元分析,使用该校正工装后,掩模版的形变量由28.85μm减小为0.88μ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口径430mm两台阶石英基底菲涅尔衍射透镜波像差优于1/25λ,平均衍射效率为38.24%,达到理论值的94.35%,具有良好的聚焦和光学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56.
采用电沉积法在镍合金表面制备钼镍镀层。研究钼镍镀层的硬度、磨损质量和摩擦系数、热膨胀等性能。分别用发射光谱法、能谱法、扫描电镜法和X衍射法等对钼镍镀层进行表征。在镍合金表面镀上一层钼镍镀层,可使其的硬度和耐磨性大幅度提高并减小磨擦系数,钼镍镀层的硬度为518 HV,比镍合金的硬度(300 HV)提高了72.67%;钼镍镀层的磨损质量是镍合金的磨损质量的1/1.94;镍合金和钼镍镀层的磨擦系数分别为0.640和0.559。镍合金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100~120℃温度范围和570~640℃范围形成了2个峰,镍合金+钼镍镀层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70~640℃范围形成了1个峰。在570~640℃范围可明显改善其热膨胀,镍合金+钼镍镀层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70~640℃范围形成的峰远比镍合金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70~640℃范围形成的峰小,可能是因为钼进入到镍的晶格中,抑制了镍在570~640℃范围发生晶格转变(bcc→fcc)所致。镍合金+钼镍镀层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95~625℃范围形成的小峰,可能是由于MoNi_4和MoNi由半晶型结构转变为晶型结构所致。  相似文献   
57.
对高功率激光系统采用宽带激光消除菲涅耳衍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只有数百nm的宽带啁啾光脉冲才对近场衍射有一定的平滑作用,数nm的宽带啁啾光脉冲对近场衍射几乎没有平滑作用;同时,还对宽带啁啾光的B积分表征方式和最快增长频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与原型装置上开展的窄带脉冲、宽带啁啾堆积脉冲的非线性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以最大B积分或加权B积分反映非线性自聚焦更为准确。研究还表明,在数nm,ns情况下最快增长频率与窄带激光脉冲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8.
基于惠更斯-菲涅耳衍射原理以及部分相干光的相干与偏振的统一理论,研究了衍射效应诱导部分相干涡旋光束的偏振度变化.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表明,部分相干涡旋光束经圆孔衍射后偏振度将发生变化,在衍射场中光束的偏振度分布情况与入射光束的相干度、入射光束的拓扑电荷数、衍射孔径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9.
通过XRD,BET,In-situ XPS等表征技术对Cu/ZnO基甲醇裂解制氢催化剂进行 了详细的研究。XRD结果表明,Cu-Zn合金的生成是Cu/ZnO基催化剂在反应初期快速 失活的主要原因;XRD,BET和N_2O滴定实验结果表明,Ni助剂可能是通过提高 Cu~0活性物种的分散度并维持Cu~0活性物种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使 Cu/Zn/Ni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大幅度提高。In-situ XPS结果表明,Ni助剂的加 入可以诱导Cu/Zn/Ni催化剂表面在甲醇裂解反应过程中出现Cu~+,从而由 Cu~0/Cu~+共同构成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并最终导致Cu/Zn/Ni催化剂的高活性。  相似文献   
60.
A new d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with imino nitroxide radicals [Cu2(NO3)2(IM- 1 ′-MeBzIm)2(dca)2] (IM-1 ′-MeBzIm = 2-{2′-[(1′-methyl)benzimidazol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 dca = dicyanamide anion) has been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1^-, with α = 9.440(5), b = 10.124(6), c = 11.603(7) A, α = 102.904(7), β = 94.033(6),γ = 104.299(7)°, C34H40Cu2N16O8, Mr = 927.90, V= 1038.2(10) A^3, Z = 1, Dc = 1.484 g/cm^3, μ(MoKα) = 1.093 mm^-1, F(000) = 478, R = 0.0609 and wR = 0.1512 for 288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Ⅰ 〉 2σ(I). 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wo Cu(Ⅱ) atoms are bridged by two dicyanamides to form a centrosymmetric Cu(Ⅱ)-Cu(Ⅱ) dinuclear entity. Every Cu(Ⅱ) ion is five-coordinated with a distorted square pyramid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and IM-1′-MeBzlm ligand coordinates to the metal ion with the k^2 N(1 ′-MeBzlm), O(IM) mode to avoid steric hindrance with the methyl group in the complex. Meanwhile, the molecules are linked b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leading to a 1-D chain structure. Moreover, such chains are further linked by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2-D network structure. Magnetic measure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tramolecular exchange couplings between Cu(Ⅱ) ion and the IM-1 ′-MeBzIm are ferromagnetic with J = 12.46 cm^-1, where the spin Hamitonian is defined as H^ = -2JS^1S^2 within the compl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