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43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1篇
无线电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用非线性状态反馈方法研究肌型血管生物数学模型的同步问题,利用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的误差信号,通过施加反馈控制,设计一个单变量非线性反馈控制器,使响应系统跟踪驱动系统,即误差系统渐近稳定到平衡点,从而实现了两个混沌系统在单变量驱动的情况下,消耗更少的能量达到同步,从理论上验证了处于痉挛状态下的血管运动可以与正常血管运动同步,为有效防治和治疗心肌梗塞等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仿真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2.
本文报告1例线状体肌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肌肉病理活检,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了线状体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本例临床表现特点为:自婴幼儿期出现肌无力,病情进展非常缓慢,以近端肢体受累为主,血清酶学无明显变化,肌电图显示以近端肌源性损害为主,肌肉病理改变为肌组织纤维组织增生,部分肌纤维轻度萎缩,PTAH示肌纤维横切面蓝色小体,未见肌纤维坏死;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肌纤维内有大量的线状体异常聚集,伴周围肌原纤维萎缩和断裂,空区还见大量的线粒体堆积,未见类晶体结构。上述病变肌细胞主要超微结构特征再次证实肌肉病理活检的电镜检查是诊断线状体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3.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膜下小泡在收缩潜伏期内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微波浸透包埋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该骨骼肌细胞在电刺激后0.0ms,4.6ms,24ms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未加刺激的骨骼肌细胞的肌膜下仅见少量小泡分布;施加刺激4.6ms后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并由3~8个小泡融合成聚合体;24ms后小泡急剧减少,仅残留少量小泡紧靠肌膜下。结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  相似文献   
204.
研制一种基于MYO手环的移动机器人平台,面向于车底巡检。采用两个直流电机差动驱动的驱动方式,利用表面肌电信号来对其进行控制。通过使用MYO手环采集肌电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蓝牙发送到电脑中进行预处理,再提取5种时域特征,经PCA降维后,选用BP神经网络对人手势模式分类,利用识别的手势来控制移动机器人平台,已达到解放双手控制移动机器人完成车底巡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5.
杨智  罗国  范正平 《信号处理》2013,29(5):647-655
为了去除膈肌肌电信号中的心电干扰,提出了一种小波尺度谱阈值的处理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五尺度的小波分解,并且把小波系数转化为小波尺度谱;其次,针对心电信号在尺度谱上高于周围两边信号的特点,提出尺度谱阈值对心电信号进行滤除;最后,小波尺度谱映射回小波系数,重构小波系数得到降噪后的膈肌肌电信号。对临床采集的膈肌肌电信号进行实验分析,并与小波阈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降低了心电干扰并且保留膈肌肌电信号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6.
采用RT-PCR和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克隆黄颡鱼MyoD(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成肌分化抗原)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在雌雄个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MyoD基因编码区由810个碱基组成,编码269个氨基酸,其中第1~89个氨基酸为Basic区,第90~141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黄颡鱼的MyoD基因与斑点叉尾鮰的同源性最高为93%.在雌雄成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显示,雄性个体中肌肉和胃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雌性个体(p<0.01),雌性个体的肾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p<0.05).通过MyoD基因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出的组织表达差异,认为这可能是造成黄颡鱼雌雄生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7.
近红外光谱测定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快速无损测定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含量,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的新方法。选用气相色谱法作为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测定的标定方法,采用漫反射光纤探头采集由低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包装的猪眼肌样品的光谱,来测定眼肌内脂肪中脂肪酸的含量。利用光谱专用分析软件Unscrambler9.6, 对采集的光谱用平滑,二阶微分法进行预处理, 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其定量检测模型。用于本实验的样本总数为82,将异常点除去后,将样品分为校正集和检验集。用校正集的样品来建立定标方程,再用它来预测检验集样品的值。结果表明,脂肪酸C14∶0,C15∶1,C16∶0,C16∶1,C18∶0,C18∶1,C18∶2,C18∶3,C20∶1,C20∶4,SFA,MUFA和PUFA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76,0.71,0.77,0.62,0.81,0.86,0.91,0.85,0.91,0.67,0.81和0.95。可见, 用该方法测定肌内脂肪中脂肪酸有较高的测定精度,因此,应用近红外光谱对猪眼肌肌内脂肪中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8.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表面活性剂, 聚碳酸酯膜为硬模板, 并采用抽滤法在聚碳酸酯膜内的亚微米级孔道中组装介孔氧化硅从而制备出有机(聚碳酸酯)/无机(介孔氧化硅)复合介孔膜. 通过扫描电镜、能量分散光谱以及透射电镜等实验表征了该有机/无机复合介孔膜的组成、结构及形貌.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该方法可以在聚碳酸酯膜内孔道中形成长度为9 μm、直径为200 nm的一维氧化硅棒状材料, 且该棒状材料具有无序蠕虫状和有序体心立方的混合介孔结构, 有序体心立方介孔的平均孔径约为8.5 nm. 另外, 初步考察了该复合介孔膜对生物酶的物理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其对肌红蛋白酶的单位吸附负载量为5.85 mg/g.  相似文献   
209.
王婷婷  梁振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2010,28(3):236-239
以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LMA)为功能单体,乙叉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正丙醇、1,4-丁二醇和水为三元致孔剂,以及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电渗流产生剂,制备了聚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系统考察了AMPS含量和单体-致孔剂比例对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溶液和致孔剂的最佳聚合溶液质量比为35:65,其中单体溶液组成为59.5%(质量分数,下同)LMA、40%EDMA和0.5%AMPS,致孔剂溶液组成为60%正丙醇、30%1,4-丁二醇和10%水。在优化的流动相条件下应用制备的整体柱采用毛细管电色谱法成功地分离了肌红蛋白酶解产物。  相似文献   
210.
脱氧核糖核酸(DNA)重复序列的基因不稳定性和遗传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通过在基因复制中形成异常结构,CTG和CCTG重复序列进行自我扩张,并会分别导致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类型1 (DM1) 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类型2 (DM2). 尽管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法在解决基因结构上是一个强大的技术,但是CTG和CCTG这些重复序列可能是因为其固有的灵活性,很难得到晶体,所以现在还没能成功鉴定其结构. 因此,核磁共振 (NMR) 光谱仍然是在单个脱氧核糖核酸层次上研究DNA结构的唯一技术. 最近,研究人员克服了包括由于重复系列导致的严重信号重叠、存在的多种构象及构象互换导致的光谱复杂性的挑战, 顺利运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CTG和CCTG重复序列的结构. 通过适当的样品设计、样品操作技术、次序修改、及/或单个脱氧核糖核酸替代实验,利用1H 和31P核磁共振波谱法确定了CTG和 CCTG 重复序列的结构特点. 该综述回顾详细阐述上述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