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化学   35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6篇
无线电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综述了生物活性因子固定化的聚乳酸-聚氨基酸衍生物共聚物和通过亲-疏水性设计的众多聚乳酸-聚氧化乙烯(PLA-PEO)共聚物的研究进展。展现了其在组织工程材料,药物控释体系和其他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徽球中阿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阿霉素聚乳酸微球外形圆整,阿霉素溶液在1.70-34.1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校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422C+0.1845,相关系数r为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5%(R...  相似文献   
73.
本文发现了Zn(II)离子掺杂可以加快聚乳酸的结晶过程. 测试了三种Zn(II)盐(ZnCl2、ZnSt和ZnOAc),并与其它离子Mg(II)和Ca(II)进行对照. FT-IR以及变温拉曼光谱分析发现,经Zn(II)离子掺杂后,聚乳酸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均增加,差示扫描量热技术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也进一步证实.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测定PLA/ZnSt-0.4 wt%材料的结晶率达到22.46%,PLA/ZnOAc-0.4 wt%材料的结晶率达到24.83%.  相似文献   
74.
孙义和  杨静玲 《电子测试》1995,9(2):37-38,36
1 引言 PLA(可编程逻辑阵列),由于其简单性、规则性和灵活性,已成为经济地实现ASIC及微处理器的结构之一。一般说来,人们选用PLA而不是用随机逻辑来设计微处理器中的控制器,现在ASIC的设计者也开始对PLA的可测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本文中,我们提出PLA/ROM的BIST测试模型,并给出了基于  相似文献   
75.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A)法,在单晶Si试样表面沉积制备了一系列TiN/AlN硬质多层膜,并采用基于免疫算法的免疫径向基函数(IRBF)神经网络对AlN厚度建立预测模型,设计出具有可控调制周期和调制比的TiN/AlN多层膜。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小调制层周期下,过高或过低的工艺条件下薄膜通常为非晶态,适当的工艺条件下TiN、AlN形成具有强烈织构的超晶格柱状晶多层膜;与此相应,纳米多层膜产生了硬度和弹性模量异常增高;随着调制比增加,使纳米多层膜形成非晶AlN层和纳米晶TiN层的多层结构,多层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下降。XPS结果表明,薄膜界面由Ti+4、Ti+3离子组成,N的负二价、三价亚谱结构预示着非当量TiN、AlN的形成。AFM研究显示,薄膜的调制周期均在10~200 nm范围内,且薄膜表面较均匀;当多层薄膜调制周期在50 nm以下时,薄膜的纳米硬度值明显高于TiN和AlN的混合硬度值,达30 Gpa。  相似文献   
76.
功能化聚乳酸微球改性聚乳酸膜片表面及其细胞相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亲三嵌段共聚物PEO PPO PEO及其氨基酸、多肽RGD衍生物作为微球制备过程中的表面稳定剂 ,低分子量的聚乳酸作为成核材料 ,采用o w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表面含不同氨基酸的聚乳酸微球 ,荧光标记手段证明了氨基酸存在于微球的表面 ;利用溶胀嵌入固定法将微球固定到具有生物惰性聚乳酸膜片表面 ,制备得到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微球改性聚乳酸生物惰性膜片 ;成骨细胞相容性测试表明 ,氨基酸尤其是多肽RGD在生物惰性聚乳酸表面的引入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聚乳酸生物惰性表面的细胞相容性 ,能较好地诱导细胞行为如细胞粘附、增殖等过程的发生 ,为实现对细胞行为的诱导控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相似文献   
77.
通过静电喷雾沸石咪唑框架-8(ZIF-8)分散液对同步电纺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进行表面功能化,以增强PLA/ZIF-8纳米纤维膜(简称纳纤膜)表面的电荷俘获及储存能力,从而提高静电吸附效果和过滤性能.通过在分散液中添加不同量的ZIF-8来调控锚定于纤维表面的ZIF-8负载量,探究ZIF-8含量与纤维膜形态和性能演变之间关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膜的微观形态进行表征,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了纤维膜的化学性质、界面相互作用和晶体结构的演变机理.采用静电测试仪、电介质测试仪和静电计分别评价表面电势、相对介电常数和输出电压,表征纤维膜的电活性和摩擦电输出性能.通过万能试验机测试聚乳酸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并使用自主搭建的空气过滤测试平台探究纤维膜高效过滤机理.结果表明,PLA/ZIF-8纳纤膜具有高电活性、高过滤效率、低空气阻力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其表面电势和最大开路输出电压分别可达5.9 kV和30.9 V,与纯PLA对比样相比分别提升5.6倍和5.3倍,同时拉伸强度和拉伸韧性增幅分别高达78%和111%.更重要的是,PLA/ZIF-...  相似文献   
78.
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在环境友好型纤维过滤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制于其本征螺旋分子链构象和低介电常数的不足,导致其驻极性能差、过滤性能(过滤效率及压降)易衰减以及有效服役周期短.本文将高旋光性的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溶液共混,并通过静电纺丝过程的高压静电场诱导C=O基团加速取向极化,形成高电活性的立构复合晶体(SCs),显著提高聚乳酸纳纤膜的表面电位、介电常数及驻极效果等电活性特征,增大纤维表面静电斥力,促进PLA纳纤膜(PLA NFMs)的纤维细化,从而使其压降大幅降低(85 L/min, 209.2 Pa),过滤PM2.5效率显著提高至96.32%(纯PLLA对比样为72.44%).更重要的是,立构复合化PLA纳纤膜(SC-PLA NFMs)的过滤性能受气体流量变化影响较小(10~85 L/min),当气流增大时,过滤效率的衰减远远低于纯PLLA,在高气流下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此外,提高PLA纳纤膜电活性可显著增强摩擦生电输出性能和呼吸振动激发电信号,为基于人体呼吸的生理特征监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聚乳酸(PLA)是一种兼具良好生物相容性、力学以及加工性能的生物基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因此,在医药、食品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PLA结晶速率慢、所得制品结晶度低、耐热性差,严重制约了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聚乳酸耐热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通过化学共聚、交联、共混以及外场作用(热处理、拉伸)等手段提高PLA耐热性的方法,并对耐热聚乳酸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在硫磺素上分别引入给电子基氧、 硫和甲氧基, 合成出2-[4-(苯并噻唑-2-基)苯氧基]乙-1-醇(BT-OH)、 2-{[4-(苯并噻唑-2-基)苯基]硫代}乙-1-醇(BT-SH)和2-[4-(苯并噻唑-2-基)-2-甲氧基苯氧基]乙-1-醇(BT-M-OH) 3种硫磺素衍生物. 利用硫磺素衍生物作为引发剂引发D,L-丙交酯聚合, 得到3种硫磺素型聚乳酸, 再加入苯磺酸, 构建出可在室温下产生磷光的硫磺素型聚乳酸/苯磺酸体系, 实现了从荧光到磷光的可调分子发射, 其中磷光寿命最长达108.19 ms. 研究发现, 引入苯磺酸会使硫磺素型聚乳酸产生分子内电荷转移态, 质子化效应导致绿色和橘色的磷光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