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2篇
  免费   1649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化学   646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440篇
综合类   303篇
数学   1398篇
物理学   2014篇
无线电   8071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676篇
  2021年   697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530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61.
现有的基于分割的场景文本检测方法仍较难区分相邻文本区域,同时网络得到分割图后后处理阶段步骤复杂导致模型检测效率较低.为了解决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全卷积网络的场景文本检测模型.首先,该文构造特征提取器对输入图像提取多尺度特征图.其次,使用双向特征融合模块融合两个平行分支特征的语义信息并促进两个分支共同优化.之后,该文通过并行地预测缩小的文本区域图和完整的文本区域图来有效地区分相邻文本.其中前者可以保证不同的文本实例之间具有区分性,而后者能有效地指导网络优化.最后,为了提升文本检测的速度,该文提出一个快速且有效的后处理算法来生成文本边界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关数据集上,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均实现了最好的效果,且比目前最好的方法在F-measure指标上最多提升了1.0%,并且可以实现将近实时的速度,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2.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自动化解译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电磁散射特征与目标结构具有稳健的关联性,是SAR图像解译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如何准确地实现电磁特征提取以及利用电磁特征反演目标特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该文讨论了电磁特征提取和基于电磁散射特征识别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其中的关键要素和主要思路,详述了电磁散射机理在成像和识别领域的扩展应用,展望了未来电磁散射特征提取与应用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3.
为准确定位航拍红外图像中光伏组件故障的区域位置,在单阶段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ResNet18_FPN_DN_SSD模型。首先用ResNet18替代SSD模型的基础网络VGG16,以提高故障特征的提取能力;然后引入DR loss,针对目标样本类别失衡及负样本过多的问题进行优化改善;最后在非极大值抑制(Non-Maximum Suppression,NMS)基础上做加权处理,使分类置信度高的边框充分利用周围对象的信息,提高预测框的分类置信度与定位准确率。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对图像中故障目标的检测效果,在定位精度、分类置信度和m AP上均优于传统SSD模型。  相似文献   
164.
车道线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智能驾驶系统来说至关重要.由于车道线容易受到光线、遮挡、老化等复杂情况的干扰,导致传统的语义分割网络无法准确的学习到车道线的细节特征.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首先在编码网络部分引入CA坐标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增强网络对车道线提取能力,然后,在特征聚合网络引入金字塔空洞卷积模块与RESA模块并联来增强模型的感受野,以丰富和提取全局的空间特征信息,最后经过解码网络将融合后的特征图上采样到原图大小,并预测每个车道的位置和概率分布.实验证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在CULane数据集上有较高准确率,多路面综合准确率达到76.2%,并通过实车测试表明,该算法检测帧率为30 fps,可以在复杂交通场景下进行实时检测,具有较高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5.
为了解决Web服务QoS预测准确度不够的问题,针对QoS中隐藏的环境偏好信息和多类QoS隐藏的共同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深度融合的Web服务QoS联合预测方法。考虑QoS数据可以建模为用户-服务二部图,采用多组件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映射,采用加权融合方法对多类QoS特征进行同维映射。使用注意力因子分解机对映射后的特征向量进行一阶特征、二阶交互特征和高阶交互特征的提取,并结合各部分结果实现QoS联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方面优于现有QoS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6.
为解决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特征评价不够客观和缺乏评价依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模糊原理、模糊交叉熵和多准则折衷法的特征评价方法. 首先通过区间模糊原理建立信噪比分级评价模型,并基于汉明距离进行寻优得出信噪比权重;其次结合信噪比权重和区间直觉模糊加权平均算子将分级模型整合成群决策矩阵,使用熵最大化法计算属性权重;最后基于多准则折衷法框架,采取模糊交叉熵实现特征方案排序.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给出与实际仿真实验相一致的分选识别特征评价排序结果,并优于逼近理想点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7.
铁路接触网绝缘子状态检测对铁路行车安全有着 重大的意义,为解决目前人工对绝缘 子图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深度学习结合灰度纹理特征的检测方法。首先使用 Faster R-CNN (faster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中绝缘子精确识别,再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对绝缘子纹理 特征进行分析提取,之后结合支持向量机将绝缘子分为正常绝缘子和异常绝缘子,实验数 据结果证明使用能量、熵、相关度3种纹理特征进行绝缘子状态分类时对实验数据中的正 常状态绝缘子的分类精度可达100%,异常状态绝缘子的分类精度达97.5%,最后依据绝缘 子图像灰度分布的周期性特点,利用灰度积分投影将异常绝缘子分为破损绝缘子和夹杂异 物绝缘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对绝缘子状态进行检测分类。  相似文献   
168.
视网膜血管形态结构是反映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 ,针对现有视网膜血管分割存在主 血管模糊、微细血管断裂和视盘误分割等问题,提出多尺度特征融合双U型视网膜分割算 法。首先,利用低层U-Net高效循环残差模块对眼底图像进行粗粒度分割,得到视网膜血 管 初步轮廓。其次,将粗分割图与原始特征图像素相乘送入高层U-Net,利用其缩放宽残差 模 块进行细粒度图像解码,丰富视网膜血管细节信息。同时利用3路径注意力机制复合性连接 双网络的编码层与解码层,实现特征映射跨网络传播,减小上下文语义差异。最后,融合双 层网络输出提取血管区域,双U 型网络能够更深层次提取血管像素,精准分割出视网膜细 节。在DRIVE与STAR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其准确率分别为96.45%和97.02%,敏感度分 别为83.35%和81.40%,特异性分别为98.38%和 98.83%,总体性能优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169.
遥感图像的检测在监察自然环境、军事、国土安全等方面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遥感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面积小、特征提取困难等缺点,进行检测时容易产生小目标漏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选择性融合的遥感图像检测算法。所提算法采用改进的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将Resnet50第一个卷积替换成动态卷积,并将其ConvBlock模块中的卷积替换成金字塔卷积,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同时,为了避免遗漏底层信息,在动态卷积层后加入所提有效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最后,选取基于上下文信息的不同尺度特征进行融合,提高了模型对目标物体的定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提高了对遥感图像的检测精度,在遥感图像公开数据集RSOD和NWPUVHR-10上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达到91.88%和90.23%,检测速度达到33 FPS。  相似文献   
17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为进行输电线路巡视出现了短板,使用三维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由于传统的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技术只针对一般地表物模型有着优良的建模效果,对杆塔和导线的三维建模效果不佳,本文针对传统方法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特征数据的参数拟合建模方案,使其现场真实状态和三维模型效果更加有效结合起来。最后根据具体建模实例对比了这两种方法的建模整合效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建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