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3篇
  免费   1964篇
  国内免费   2147篇
化学   2408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481篇
综合类   109篇
数学   260篇
物理学   4024篇
无线电   339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61.
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巯基乙酸作稳定剂的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6±4 nm的纳米银颗粒(Ag NP), 紫外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粒子的形成. 用EDAC引发羧基-氨基缩合反应, 制备了表面缔合去甲万古霉素的纳米银复合微球(记为Ag@NVan),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实粒子表面去甲万古霉素分子的存在. 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细菌培养实验表明, Ag@NVan微球有很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GNB)活性, 在Ag@NVan微球作用下, E.coli呈现出扁“S”形的生长曲线; 37℃培养17 h后, 菌密度值达到最大, 但比在纯去甲万古霉素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的菌密度低89.9%, 比纯纳米银溶液样品中的菌密度低52.3%. 单个细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 Ag@NVan微球大量进入到E.coli的荚膜中, 与细胞壁发生了紧密黏附. 推测其机理是纳米银在穿透细胞壁的过程中, 多个去甲万古霉素分子同时抓合到了细胞膜表面的靶点——肽聚糖肽尾末端的D-Ala-D-Ala结构, 从而将整个复合微球体系固定在细胞壁上, 增强了抗菌活性. 这种生物缔合纳米粒子的模型对生物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2.
在化学及生物化学中,实用价值较大的胶体粒子瑞利(Rayleigh)散射公式在文献中所采用的表达式多达十余种,有的在形式上差异很大。本文将常见的九种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物理意义进行讨论。为了讨论的方便,把意义相同的物理量用统一的符号表示。  相似文献   
163.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棒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Tritonx-100 Tween 80),环己烷,(正己醇 正丁醇),0.5mol/L Ca(NO3)2水溶液反相微乳液体系中,采用滴加0.3mol/L(NH4)2HPO4水溶液的加料方式成功制备出直径在20~25nm,长度在28~64nm的棒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通过对(Triton X-100 Tween 80),环己烷,(正己醇 正丁醇)/0.5mol/L Ca(NO3)2水溶液三元相图及水溶液反应机理的分析,确定了最佳反相微乳液组成;研究了HLB值和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羟基磷灰石颗粒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相微乳液组成为:47.6(wt)%的环己烷、37.4(wt)%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15(wt)%0.5mol/L的Ca(NO3)2水溶液。  相似文献   
164.
1974年,FIeishm。nn等人[‘]发现吸附在电化学粗糙化的银电极表面上的毗院分子,其Raman散射强度具有超乎寻常的增强现象.后来经过VanDuyne门和CreZghton问等人的研究,认识到这一现象属于~种特殊的表面效应,其增强因子高达卫矿,故被称为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urfac-EI。  相似文献   
165.
微波辐照制备无皂阳离子PMMA胶乳粒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波辐照条件下 ,用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AIBA)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 ,制得窄分散的无皂阳离子胶乳粒子 .讨论了引发剂的浓度、单体的浓度、离子强度等对粒子大小、分散性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对微波辐照和水浴加热进行比较 ,发现微波辐照反应速度快、反应无恒速阶段 ,所得粒子的粒径小 ,粒子数目多 ,这为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制备适宜的窄分散的胶乳粒子提供了一条途径 .  相似文献   
166.
利用静电纺丝法与气固反应相结合, 成功地制备了硫化锌掺锰/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 并对所制备的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167.
分散聚合水基聚苯胺乳胶微球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溶性空间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时,采用分散聚合制备水溶性单分散的聚苯胺(PAn)乳胶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粒子形态及尺寸;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胶体分散体系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PAn含量较少(w< 16.78%)时, PAn-PVP复合乳胶粒子呈米粒状;当PAn含量较大(w >23.22%)时, PAn-PVP复合乳胶粒子呈球形.  相似文献   
168.
均分散针状α—Fe2O3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雨  邵素霞 《应用化学》1996,13(1):86-88
  相似文献   
169.
单分散二氧化钛超微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四丁氧基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微二氧化钛粉末.改变热处理气氛、升温速率、水与四丁氧基钛的摩尔比以及溶剂,分别得到7nm球形单相锐钛矿以及四方形(40nm×10nm)、球形(44nm)的主相金红石超微粒子.  相似文献   
170.
γ-Fe2O3纳米粉的低热固相制备及其电磁损耗特性(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Fe(OH)3 precursor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with Fe(NO3)3·9H2O, NaOH and dispersed poly-ethylene glycol at low heating temperature(25 ℃). Synthesis of iron oxide (γ-Fe2O3) nanoparticle was achiev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Fe(OH)3·xH2O precursor. The nanoparticle was characterized by TG-DTA, X-ray diffra-ction, TEM e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particle was composed of γ-Fe2O3 and was a better absorber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 within the low frequency b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