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化学   109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291篇
无线电   5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21.
阐述了全吸收法测量脉冲硬X射线能注量的基本原理,选择了光电管配合硅酸镥(LSO)闪烁体作为探测系统的核心部件,研制了脉冲硬X射线能注量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测量了"闪光二号"加速器产生的脉冲硬X射线强度,结合灵敏度的实验标定结果,计算得到了脉冲硬X射线的能注量.在连续5发次的实验中,能注量平均测量结果为35.9 mJ/cm2,根据实测剂量和能谱计算得到的能注量为39.8 mJ/cm2,两者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822.
在不同的衬底温度下用射频溅射方法制备了氮化碳薄膜。系统地研究了氮化碳薄膜的电子结构和光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用富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对其化学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用透射紫外-可见-近红外(UV)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薄膜中最大氮原子逍度为0.4。芯能级Cls和Nls的结合能产生了4.41-0.3eV的能移。  相似文献   
823.
随着石油勘探领域的不断扩大,含油性识别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基于单一硬计算或软计算的方法在含油性识别中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先提出了软计算与硬计算融合的4种模式,然后运用GA-FCM对含油性的测井属性进行约简,将约简后的测井属性结合软计算与硬计算融合的分离模式对某油田Oilsk81,Oilsk83,Oilsk85三口井进行含油性模式识别,去掉出错率较高的样本,达到样本约简的目的;最后利用判别分析法对约简后的样本集进行检验分析.实验表明:第一,在这几个油区可以用声波时差和含油饱和度两个测井属性进行含油性识别;第二,将出错率高的样本进行约简可以提高样本集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24.
金属萃取平衡与软-硬酸碱规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软硬酸碱规则从宏观角度描述化合物的形成及性质,在配合物稳定性的判断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文[1]报道了萃取速率常数与金属离子的软硬酸碱强度的关系,本文研究了萃取平衡常数与金属离子的软硬酸碱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5.
利用计算得到的原子数据参数,定量地计算了强激光与金腔靶相互作用时,其超热电子产生的硬X射线的角分布、空间分布、硬X射线转换效率等参量.为进一步诊断腔靶内超热电子的状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6.
由于具有较大的孔道尺寸、 丰富的化学组成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近年来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分别利用复合胶束和无机纳米晶作为结构基元进行可控自组装的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是合成这类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最有效的两类方法. 本文总结了一系列基于不同类型软模板或硬模板共组装形成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策略, 并讨论了所获得的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在催化、 能量转换与存储以及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最后, 对利用新型嵌段聚合物或复杂结构纳米晶合成大孔道介孔纳米材料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7.
硬碳由于具有来源广泛、制备简单、稳定性好等优势而成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选择之一。从硬碳的来源、合成方法、孔结构和杂原子掺杂等4个方面对硬碳负极材料在近5年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28.
选取溴代噻唑和三乙炔基苯为单体,利用聚合反应自下而上构建含噻唑共轭微孔聚合物(NSCMP),通过热解和KOH活化热解NSCMP制备了氮、硫杂原子硬炭(NSHC)和活化NSHC(KNSH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氮气吸附-脱附和恒流充放电等表征2个样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KNSHC中N和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42%和2.23%,KNSHC比表面积高达2 140 m2·g-1。在0.2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KNSHC和NSHC的可逆比容量分别为946.2和493.7 mAh·g-1。KNSHC的优异电化学性能归因于其独特的孔结构和氮、硫杂原子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29.
830.
讨论高能双衍射硬产生过程.假定Pomeron(P)中以胶子分布为主且小x处有的行为后,计算了截面随能量的变化,比较了它们与单衍射(单个P交换)硬过程和非衍射Drell-Yan相应过程的截面随的变化.得出双衍射硬过程与单衍射时相似,在超高能(TeV以上)区截面基本上都是以(lnS)2增加,指出了这在实验中可能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