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化学   385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39篇
无线电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31.
对聚醚砜(PES)改性环氧体系在两种不同固化机理(逐步聚合和链增长聚合)的情况下的聚合诱导相分离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 采用光学显微镜、时间分辨激光光散射、流变仪等手段对相分离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踪. 结果表明, 小分子的扩散行为是控制相分离的主要因素, 对于逐步聚合体系扩散主体为环氧低聚物, 而链增长聚合体系扩散主体为环氧单体. 在高含量PES(SPES-20%)体系中, 光散射结果显示了黏弹相分离的过程且相分离的特征松弛时间可以用WLF方程描述; 而在低含量PES(SPES-14%)体系中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到二次相分离的现象, 并由流变学研究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532.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致相分离是一种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初始浓度、聚合物分子量、稀释剂、冷却速率、萃取剂、聚合物密度等因素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的影响,并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新型微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3.
以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混合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丙烯(PP)微孔膜.研究了纳米碳酸钙成核剂、纳米碳酸钙/庚二酸复合成核剂对PP/大豆油/DBP(30/42/28,质量比)混合体系中PP结晶、熔融性能和PP微孔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纳米碳酸钙成核剂加入量为PP的0%~4%(质量百分率)时,PP/DBP/大豆油体系中PP熔融曲线上对应的峰值温度(Tpm)降到150.7~151.3℃,而纯PP的熔融峰值温度为165℃;DSC实验结果还显示加入1%~4%纳米碳酸钙和0.5%庚二酸后,导致PP的熔融曲线上出现了熔融双峰,说明纳米碳酸钙/庚二酸复合成核剂与单一成核剂相比有明显地促进β晶生成的作用,宽角X射线衍射(WAXD)实验进一步证实了β晶的存在.单一纳米碳酸钙成核剂对PP微孔膜的球晶结构和微观孔结构影响不大;加入纳米碳酸钙/庚二酸复合成核剂明显影响PP微孔膜的球晶结构和微观孔结构,其中0.5%庚二酸和1%纳米碳酸钙组成的复合成核剂制得的PP微孔膜的球晶结构明显,微孔膜孔径小且分布均匀;进一步增加纳米碳酸钙用量,PP微孔膜生成了许多细小的边界模糊的不规则结晶,微孔膜孔径不规则且尺寸较大,这与此时PP形成β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34.
报导了系列聚四氢呋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晶-非晶(硬段型)两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其微相分离和结晶规律与文献上唯一进行过系统研究的同类嵌段共聚物(PEO-b-PS)都有较大的差别;结晶段结晶能力的大小是制约这类体系微相分离和结晶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5.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微乳液膜的相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动态力学、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非交联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聚氨酯(PAC-PU)微乳液膜的相行为.结果表明:核壳间的氢键增强了壳层软硬段间的相分离,同时破坏了硬段相中的短程有序结构,但增强了核壳相容性  相似文献   
536.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 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混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分离温度由动态储能模量对温度曲线斜率的转折点确定. 结果表明, 表观相分离温度有很大的频率依赖性, 因此, 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于相分离温度测定时要外推到频率为零.  相似文献   
537.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6,25(8):123-124
大会分组报告共82个:(1)巴西Rohm & Haas公司M Schure,在复杂的孔隙空间溶质传输的动力学;(2)瑞典Uppsala大学T Fomstedt,为什么注射的溶质并不总在峰区出现?;(3)联合王国西England大学DMeCalley,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中基础化合物的超载作为流动相pH函数的研究;(4)德国Agilent公司G Rozing,在纳级柱中区带弥散的实验性研究;(5)捷克Pardubice大学P Jandera,在单维和二维液相色谱体系中分离选择性和操作最佳化的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538.
本文基于Debye相关函数概念,引入一个有别于Debye型的相关函数Γ(r)=exp(-r/2D_m)cos(r/2D_m)。由此计算了散射光强变化,理论值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新引入的相关函数得到的散射光强可很好地描述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散射行为,在大波矢处具有I(q)~q~(-4)的渐近行为,相关函数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539.
相分离聚合法:(Ⅰ)羧酸型共聚功能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osslinked functional microspheres with Carboxylic group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method of Phaseseparated polymerization from mono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other vinyl-type monomers.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 such as comonomer, crosslinking agent, initiator and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s well as polymerization time on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microspheres formed have been studied. The functional polymeric microspheres with good spherical form, diameter near 5 micrometers, narrow dispersion in diameter and contained carboxylic group can be synthesized stably.  相似文献   
540.
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界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活性剂双水相是指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水溶液在一定浓度及混合比 范围内,自发分离形成的两个互不相溶的水相。前文报道了将其作为一种新型萃取 体系,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目前有关其相行为、化学物质和生物大分子的分 配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但未见两相之间界面化学性质研究的报道。表面活性剂双水 相的形成是一种奇特的相分离现象,两个稀水溶液(含水量可高达99%以上)互不 相溶、平衡共存,其界面结构和界面张力必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