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128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37篇
无线电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探究Al-Sr10具有低光泽属性的本质,对该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射线能量色散谱、面扫元素分析、8~14 μm红外发射率、光泽度及400~760 nm可见光反射率测试。并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该颜填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探究Al-Sr10颜填料的组分、形态和光学性能随球磨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Al-Sr10表面易氧化形成灰黑色氧化锶,以及固溶体中的锶元素产生等离激元效应共同作用导致材料消光;Al-Sr10颜填料的物相不会随球磨时间变化,在一定时间内,材料的片状化程度、发射率和光泽度性能随时间的延长得到改善,其中球磨15 h后的颜填料其片状化程度高,发射率低至0.123,光泽度低至3.8。  相似文献   
42.
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了K+掺杂双钙钛矿Cs2AgInCl6纳米材料,该方法无需配体辅助,绿色环保。通过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对晶体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s2AgInCl6为立方晶体,属于Fm3m空间群,由于宇称禁戒跃迁,其荧光量子产率(PLQY)低,小于0.1%。低于60%的K+掺杂主要取代Ag+的位置,引起Cs2AgInCl6的晶格膨胀,消除了晶格结构的反演对称性,打破了宇称禁戒跃迁,掺杂后Cs2AgInCl6的光致发光强度显著增强。K+的最佳掺杂比例为40%,Cs2Ag0.6K0.4InCl6材料发射中心波长为640 nm,半高宽为180 nm,平均荧光寿命达到29.2 ns,PLQY达到10.5%。当K+掺杂比例超过60%,K+开始取代Cs+的位置,产物发生相变,出现立方相的Cs2-xK1+x-yAgyInCl6和单斜相的Cs2-xK1+xInCl6产物,这些产物由于强电子-声子耦合,非辐射复合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3.
SiC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利用很多方法制备而成.工业用的SiC通常采用传统的Acheson过程,用碳还原SiO2,温度需达到2000℃~2300℃[1].文献[2,3]报道了在室温球磨 Si50C50 混合粉末可获得SiC.但是在这些文献中,所提供的证据均来自于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等的实验结果,没有提供直观的原子尺度观察,因而对于其微观反应机制的理解缺乏足够的证据.  相似文献   
44.
采用球磨的方法实现了在钢球表面制备大面积连续的石墨烯薄膜,考察其随球磨时间变化,石墨烯薄膜在钢球表面的包裹程度、形貌变化、结构演变过程、结合性能及摩擦学性能. 研究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石墨烯在钢球表面团聚减少,包裹更加均一,结构趋于有序;当球磨时间达到50 h时,在钢球表面形成分布均匀且大面积连续的石墨烯薄膜,使与含氢类金刚石碳薄膜组成配伍的平均摩擦系数从裸钢球的0.043降至0.022,磨痕深度和宽度都显著降低. 经胶带粘取100次或乙醇中超声清洗30 min后球磨制备石墨烯薄膜仍然粘附于钢球表面,在氩气环境下石墨烯薄膜表现出优于钢球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5.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超重力离心熔铸Ti-B-W-C复相陶瓷的原始粉料进行球磨,通过对球磨转速的控制得到不同研磨程度的粉料,通过对制得的复相陶瓷进行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发现随着球磨机转速的提高,球磨效率大大改善,粉料大幅度细化,Al粉以团絮状均匀附着在片状Ti和WO3晶粒周围.对粉料进行烧制,成功得到宏观致密、微观夹杂和气孔等缺陷明显减少、硬度等力学性能明显提升的复相陶瓷.  相似文献   
46.
采用Ti,Sn和C元素粉末作为反应原料,按Ti2SnC化学计量比作为原料配比(Ti: Sn:C =2: 1:1),通过机械合金化(MA)制备出Ti2SnC导电陶瓷粉体.研究球磨时间、转速、球料比和磨球直径对机械合金化合成Ti2SnC形貌和相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单质混合粉体经过机械合金化(球磨转速550 r/min,球料比10:1,磨球直径12 mm)球磨10 h,生成以Ti2 SnC为主晶相且含有少量Sn和TiC杂质相的混合粉体.较长的球磨时间或较高的转速会抑制Ti2SnC的合成;同样,较大直径的磨球或较高的球料比会使反应体系能量过高,使Ti2SnC分解转化成较稳定的TiC.  相似文献   
47.
用行星式球磨机或振荡式球磨机作为机械能发生装置,水(50 μL)或DMF(50 μL)或甲醇(150 μL)作为球磨过程中滴加的辅助溶剂,分别研究了烟酸(HNA)和氧化锌、烟酸和碱式碳酸锌的机械化学反应。 结果表明,当上述的2个化学反应在行星式球磨机(45 Hz)或在振荡式球磨机(20 Hz)中球磨30 min,少量水或者DMF均可以促使生成零维的四水合二烟酸锌(Ⅱ):[Zn(NA)2(H2O)4]。 在行星式球磨机中球磨烟酸、氧化锌和少量水的混合物,在15 Hz条件下球磨30 min,只产生少量目标产物,当球磨时间延长为60 min可生成大量目标产物,而且达到反应平衡。  相似文献   
48.
利用机械球磨法将Cu-Sn粉末和TiH2粉末进行合金化处理制备出了粒径细小、元素分布均匀的铜基钎料,并开展了其与金刚石的真空钎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钎焊温度为920℃,钎焊时间为12 min时,金刚石表面生成了一层连续、致密的TiC层,有效实现了金刚石的高强度把持;钎料层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7.6;,组织致密,仅存在少许的微细孔洞;金刚石的热损伤很小,在切削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小块破碎、大块破碎、磨平等正常磨损形态,很少出现整颗磨粒过早脱落的情况,金刚石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49.
50.
分别利用高温固相法和高能球磨法,在反应温度为1 100 ℃、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合成了以Y2O3、La2O3、LiTaO3为基质的双掺和三掺Tm3+、Er3+、Yb3+发光粉。XRD测试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制备的Y2O3、La2O3、LiTaO3材料的相纯度高于高温固相法。用980 nm红外激光分别对两种合成方法制得的样品粉末进行发光性质的检测,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制得样品的发光强度高于高温固相法样品。不同基质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表现为:Tm3+、Yb3+掺杂呈蓝光;Er3+、Yb3+掺杂呈黄光;Tm3+、Er3+、Yb3+三掺样品的发光减弱,颜色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