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3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化学   433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121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224篇
物理学   496篇
无线电   626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BPMPDD,H2A)与三苯基氧化膦(TPPO,B)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Sm(Ⅲ)的协同萃取行为,计算了体系的酸性协萃系数RA和协萃系数R,用斜率法测得协萃合物的组成为SmA·HA·B,计算了协萃平衡常数,用萃取法制得了固态协萃合物,并对其组成、IR及TG-DTA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2.
43.
The synergism of 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 copolymer (EPDM) and dicumyl peroxide (DCP, a crosslinking agent) in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poly(vinyl chloride) (PVC) blends was investigated. When EDPM and DCP are added to the blends simultaneously, the tensile properties could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for the blends with LDPE matrix. For example, incorporation of 10/1 (mass ratio) EPDM/DCP improv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LDPE/PVC (mass ratio 80/20) blend from 7.9 MPa to 8.5 MPa and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from 25% to 503%. Results from selective extraction,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reveal tha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blends with LDPE matrix is principal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fine crosslinking network of the LDPE and EPDM phase. The outstanding modification effect of EPDM is explained by its dual functions: molecular entanglement with LDPE and the enhanced efficiency of DCP in the blends.  相似文献   
44.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TritcnⅩ-100为例,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表面张力法、浊点法等手段,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F)的相互作用。证明在β-CD和NSF的混合液中,当NSF的浓度小于或近于其CMC时,两者形式1:1包合物,大于CMC时,形成两者的混合胶束。经初步探讨,认为由于β-D对NSF的包合作用,使B-CD的内腔的极性降低,增强了与显色络合物的疏水相互作用;以及混合胶束中显色剂的分配系数增大,可能是β-CD-NSF对显色反应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低碳技术协同创新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政府、企业和学研机构的三方低碳技术协同创新博弈模型,得到不同情形下三方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三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状态下的成本分摊系数、政府激励、违约罚金、收益分配系数对政府、企业及学研机构演化结果的影响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政府会选择参与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与学研机构相比,企业对违约罚金变动反应更快速.最后为促进低碳技术协同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演进,自动驾驶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通过“人-车-路-云”深度融合形成的一体化复杂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可以与自动驾驶车辆实现协同感知、协同决策规划甚至协同控制,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帮助克服各类复杂交通环境。首先介绍了车路协同的复杂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内涵和总体架构,并提出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技术原理、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性能要求、车路协同系统功能与性能要求,可以为下一阶段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8.
基础设施是实现车联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必要支撑,其可靠通信、精准感知和实时计算等能力可赋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信息通信发展。在研究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范畴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在跨域协同方面的挑战。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了“物理分立、逻辑协同”的车联网基础设施系统架构,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9.
产教融合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日益得到重视。在实施产教融合过程中,由于学校和企业利益着眼点、管理体制的差异,导致产业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参与深度不足、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江苏省地方应用型高校—南京工程学院的电气类产教融合模式探索为例,通过建立互利共赢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匹配工程场景项目化教学改革,施行全程贯穿的工程创新训练,以期提升产教融合的育人效果,为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新型智能变电站网络基于传统以太网尽力而为转发机制,在突发大流量时难以保证敏感流量可靠传输。文中提出一种基于TSN(时间敏感网络)的变电站网络架构优化方法,根据敏感SV报文的传输特性,采用TSN协议簇中IEEE802.1Qbv、IEEE 802.1AS结合的时间门控调度机制,在敏感流量到来的时隙开辟专用通道保证其以最佳时延通过;采用TSN协议簇中IEEE 802.1Qci技术对网络所有流量进行过滤管理,保障敏感流量能进入专用通道并阻挡其他流量误入。经模拟变电站实际场景组网验证表明,相对于传统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能确保网络拥塞时敏感流量能够以最大时延2.17μs、平均抖动0.16μs的最佳时延抖动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