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化学   30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0篇
无线电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本文综合考虑湍流混合、分子扩散的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NO生成计算模型.该模型采用化学动力学时间尺度和湍流时间尺度来考虑化学动力学和湍流混合对NO生成的影响.文中模拟了一台浅盆形燃烧室柴油机,对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模型计算的NO生成速率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2.
整体式 Cu-ZSM-5 催化剂上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 Cu 含量的 Cu-ZSM-5 催化剂, 并用于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NO 反应. 结果表明, 当 Cu 含量为 8%时, Cu-ZSM-5 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当空速为 30 000 h–1. , 在 198~440 oC 反应时 NO 转化率均高于 80%, 最高可达 97%, 且空速的影响较小. 经快速水热老化后, 该催化剂活性明显优于商用 V 基催化剂. H2O 和 SO2 对 Cu-ZSM-5 催化剂的 SCR 活性有所影响, 但可明显恢复. X 射线衍射和 NH3 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 当 Cu-ZSM-5 中 Cu 含量为 8% 时, 进入 ZSM-5 中阳离子位的 Cu 较多, 催化剂的活性较高, 且其表面具有较多的酸中心和酸量, 从而有利于 SCR 反应.  相似文献   
43.
介质阻挡放电与 CuZSM-5 结合方式对脱除 NOx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孙琪  石雷  牛金海  宋志民 《催化学报》2010,31(7):817-821
 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 (DBD) 与 CuZSM-5 结合方式, 即 DBD 和 CuZSM-5 两段分置 (两段法) 或将 CuZSM-5 放入 DBD 区 (一段法), 对脱除氮氧化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NO/N2 或 NO/C2H4/N2 无氧体系中, DBD 与 CuZSM-5 结合产生的协同效应很小; 在 NO/O2/N2 富氧体系中, DBD 与 CuZSM-5 结合导致氮氧化物转化率下降; 而在 NO/C2H4/O2 /N2 富氧体系中, 在 250 ºC, 空速 12 000 h1, 输入放电能量密度 (Ein) 155 J/L 的条件下, 单纯催化、单纯等离子体放电、一段法和两段法时氮氧化物转化率分别为 39%, 1.5%, 79% 和 52%. 两段法产生了中等程度的协同效应, 主要是第一段等离子体放电产生新稳态物种 (如 NO2, CO 和 CO2 等) 起作用; 而一段法产生的协同效应较大, 主要是由于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新稳态物种和激发态短寿命物种 (如 N2*, NO*, CH 和 CN 等) 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44.
富氧条件下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氧条件下, 氢气选择催化还原 (H2-SCR) 是消除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 H2-SCR 反应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重点总结和评述了应用于 H2-SCR 反应的氧化物和分子筛负载的 Pt 或 Pd 催化剂, 以及 H2-SCR 反应机理, 并展望了今后 H2-SCR 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5.
用于 NH3 选择催化还原 NO 反应的新型 Ce-P-O 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可用于氨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 Ce-P-O 催化剂. 在空速为 20 000 h?1, 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经 500 oC 焙烧的 Ce-P-O 催化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 NO 转化率 (可达到 90% 以上). 与 V-W-Ti 催化剂相比, 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耐水蒸气和 SO2 能力以及较好的抗碱中毒性能.  相似文献   
46.
高硅 Na-ZSM-5 分子筛表面 NO 的常温吸附-氧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彦  张泽凯  徐媛媛  陈银飞  李希 《催化学报》2010,31(10):1233-1241
 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TPSR) 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DRIFTS) 等手段研究了常温下 NO 和 O2 在高硅 Na-ZSM-5 分子筛上吸附-氧化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Na-ZSM-5 分子筛上 NO 的催化氧化过程中伴随着显著的 NO2 物理吸附, 表现为 NO 氧化和 NO2 吸附间的动态平衡. Na-ZSM-5 分子筛表面 NOx 吸附物种的 TPSR 和原位 DRIFTS 表征表明, 化学吸附的 NO 和气相中的 O2  在 Na-ZSM-5 表面反应生成吸附态的 NO3, 并继续与 NO 作用生成弱吸附的 NO2  和 N2 O4, 它们吸附饱和后释放出来; 其中, 强吸附的 NO3 在 NO 氧化过程中起到了反应中间体的作用, 同时也促进了 NO 的吸附.  相似文献   
47.
对GB/T 13906- 1992《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中的中和滴定法与《空气和废水监测方法》(第4版)、《污染源统一监测方法》(废气部分)中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并进行改进,通过试验,研究了高浓度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为企业解决硝烟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本文首次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苯并-15-冠-5和4-皮考林氮氧化物的三元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Ln(NO_3)_3·2(4-picNO)·3H_2O·1/2(B-15-C-5)(Ln=La~Tm)。通过电导、热谱及红外光谱研究,对其物理与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9.
李哲  高蕊蕊 《分子催化》2015,(6):563-574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不同铁前驱物以及不同焙烧温度等研究了制备工艺对Mn-Fe/ZSM-5催化剂的结构、化学组分及NH3-SCR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采用Fe(NO3)3作为Fe前驱物,并用共沉淀法制备、300°C焙烧条件下得到的MFZ-CP-N-300样品低温活性最优,在120°C时,其NO的转化率达到96.7%,120-300°C范围内NO转化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同时利用XRD、NH3-TPD、XPS、SEM、TEM、氮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晶相、酸位、锰铁氧化物的化学形态及表面的形貌特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锰铁氧化物分别以MnO2-Mn2O3和Fe2O3的形式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特别是当Mn4+/Mn3+比例为1.254时,有较强的表面中强酸和较多的酸位数,从而增加了NH3的吸附能力,提高NO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50.
改性ZrO2-MnO2基整体式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O2-MnO2催化剂,考察了CeO2,MoO3和WO3的添加对ZrO2-MnO2整体式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x的影响,并利用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H3和NO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物相为Mn0.2Zr0.8O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