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2篇
  免费   1259篇
  国内免费   3832篇
化学   6009篇
晶体学   173篇
力学   433篇
综合类   161篇
数学   60篇
物理学   2727篇
无线电   379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芪盐LB单分子层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描述了用膜吸收法测量激光等离子体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柱形缝靶轴向辐射温度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特征,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3.
钟纪泉  张学谦 《中国物理 C》1996,20(12):1087-1090
壳模型计算表明,1/2+[411]出现于157Tm核的基态可能是由非轴对称形变造成的.但是新近从157Yb衰变纲图给出的157Tm低激发谱中,指认了一个建立在1/2+[411]带头上的基态转动带,并认为该带的性质是轴对称的,提取了该带的惯性参数与脱耦合参数.通过对奇ATm核1/2+[411]转动带的系统分析,强调了在157Tm核中非轴对称γ自由度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4.
PZ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使用硝酸锆作锆源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PZT铁电薄膜。他们的电学性能被测试包括电滞回线,电流I(t)特性,漏电流,矫顽场疲劳和老化。测到的PZT薄膜剩余极化8.2μC/cm~2,矫顽场68kV/cm.簿膜的寿命可超过10~(11)周期。  相似文献   
75.
测量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在电解质中的电位时,金属/氧化膜/电解质/参比电极构成了多电极体系,其中包括3个电池,由3个电池之间的关系、电池过程中所有的电化学反应、电荷传输步骤和化学反应步骤,导出电位的普遍适用的公式: E=Ea0+sum from s=1 to 3|ηt,s|-1/(ne)v7ΔG7, E=Ec0-sum from s=4 to 6|ηt,s|+1/(ne)v8ΔG8.当金属/氧化膜/电解质电池受到不同的步骤控制时,可以得到不同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76.
77.
范志刚  张伟 《激光技术》1996,20(4):236-240
文中推导了对于给定膜系的特定膜层的厚度变化的灵敏度因子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用计算机对不同膜系的计算实例。分析了厚度灵敏度因子对膜系透射光谱的灵敏谱段、灵敏膜层等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由此给出了确定膜层厚度允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硅表面氧化膜的X光电子谱及部分参数固定法曲线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X光电子谱及部分参数固定曲线拟合方法分析了热生长硅氧化膜和硅的自然氧化膜中硅和氧的结合状态,发现两者均不是单一的SiO2,硅在以上两种氧化膜中共有四种氧化状态,即Si+1,Si+2,Si+3和Si+4,它们相对于体Si2p,峰的化学位移分别为0.85,2.35,3.55和4.60eV.在硅的初期氧化阶段无Si+4成分出现.  相似文献   
79.
 已提出的各种可能机理有束流引起的化学反应,高电流密度使表面局部区域内原子加热导致的局部原子的蒸发、熔化、再结晶等,有些结构可能是由于污染物或针尖材料在表面上的沉淀而产生的.当样品表面有覆层或处于特定的气体或液体氛围下时,用STM仍可在其上产生各种细微结构,其主要方法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电子束光刻,其二是电子束辅助淀积和刻蚀,以下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