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247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71篇
无线电   2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周歧勤 《激光杂志》1981,2(A01):67-68
二氧化碳激光,在美国和法国应用于临床较久.特别在耳、鼻、喉科的疾病治疗方面。六十年代在我国亦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2.
刘永祥 《应用声学》1982,1(1):23-23
北京嗓音研究协会等主办的首届全国嗓音言语医学学习班1981年7月12日至7月31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全国25省市自治区的耳鼻喉科医生、教师和文艺团体的喉科医生共110名,大家本着双百方针的精神,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热烈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83.
84.
从SARS病原体电镜诊断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内地最早的SARS患者应该是2002年11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位养猪厂的唐某。他因发热一周疑似肺炎住进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随后,11月27日唐的妻子等4个亲人相继染病。12月17日广州市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是深圳某酒楼的厨师黄某,从河源市送进广州军区总医院。直至2003年2月9日广东省累计发现305例SARS患者,其中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被感染的有105例。2  相似文献   
85.
86.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亚健康与疲劳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称疲劳综合症,亚健康就是人们常说的到医院查不出什么病,但自己难受自己才知道的那种状态。当今有相当多的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不强,饮食随意,上网过度,烟酒和应酬无节制,长期超支自己身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探讨Nd :YAG激光对咽部疾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3月间Nd :YAG激光治疗的咽部病变 85 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激光与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分析。结果 :咽炎 (增生型 )激光治疗可以达到 95 %的治愈率 ,对扁桃体炎或上感所致的发热可以通过激光扁桃体照射、漂白达到一次性热退 ,对于扁桃体术后所致的特殊原因出血 ,用药物及手术无法解决的 ,可以用激光治疗 ,特别是对扁桃体肿大所致鼾症及扁桃体炎并发症 ,更具有使病人痛苦小、经济、疗效快、治愈率高的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89.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2个包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丝网印刷碳工作电极的电化学发光夹心免疫传感器阵列, 通过该阵列实现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 (CA199)的近同时免疫分析. 该新型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将空间分辨技术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 为CEA和CA199的复合免疫分析提供了一条简单、低成本、快速和灵敏的途径. 该方法对临床实验中多种蛋白质的近同时测定也显示了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0.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李鹏程研究组致力于采用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的光学成像方法来研究脑功能活动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为了实时长时程全场高分辨地追踪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该小组在综合了两种传统微小中风模型(皮层微动脉结扎模型与铜环压迫皮层模型)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小中风模型,可以实现将缺血灶定位于特定的功能区域(如大鼠中主管胡须感觉的桶状皮层),并且可以很便利地开展血管再通,从而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慢性恢复期的功能重组现象。这种模型将中风病灶定位在特定的皮层表面区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光学成像的无损与高分辨优势。这项研究对建立研究功能成像生理基础、再灌注损伤以及中风康复机制的新平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