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1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81篇
无线电   5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01.
刘心松  范明惠  陈虹 《电子学报》1999,27(11):93-95
本文介绍了几种的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模式,分析了其可靠性和可用性,给出并讨论了一个实例,文末给出了作者的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2.
《电信技术》2005,(4):45-46
新经济时代,企业及社会对IT系统的依赖不断增强。调查显示:一个网站宕机,潜在的用户会在78内离开;一个路由器故障,会造成局域网内几百个用户无法工作;如果一个光纤室无法正常工作,就会有几千个用户连接不上网络。这些说明,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系统整体的运营。因此,企业的CIO(首席技术运营官)在考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造、运营时,迫切需要转变思路,将网络环境的整体可用性作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3.
超短激光脉冲操控双量子比特的量子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小冬  余向阳 《光子学报》2009,38(2):418-421
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研究了超短激光脉冲与构成双量子比特的二体二能级体系的相互作用,对由不同的激发方式引起的独立双路(Independent Double Path-Ways,IDPW)和相干双路径(Coherent Double Path-Ways,CDPW)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单量子比特相比,双量子比特在超短激光脉冲的作用下,表现出更加丰富的相干性.这种相干特性与体系初态、失谐量和激发的路径都有关.同时,可以利用超短激光脉冲对双量子比特的相干激发,通过调节光脉冲面积来实现量子态的操控.  相似文献   
104.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相位的透射型超表面,通过对超表面单元结构的设计和排布实现了对入射圆极化波的波前任意操控和太赫兹涡旋波的产生。该超表面单元由典型的“三明治”型结构,即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组成,顶层和底层金属图案均是由“C”型和矩形组成。利用几何相位原理,在工作频点下通过旋转金属结构对其相位进行调控,同时交叉极化透射幅度较高(>0.9)。通过对单元结构进行旋转编码,可以形成用于产生异常偏折现象、不同拓扑荷数涡旋光束的编码超表面。仿真结果表明,在0.63 THz处,设计的编码超表面能够对电磁波进行良好的调控,产生折射角为±50.1°和30°的异常折射现象,拓扑荷数l=±1两种模态的涡旋波束,在激光雷达和太赫兹大容量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光镊技术能够实现对介观乃至微观颗粒的稳定捕获和灵活操控,是对微纳物体和单个分子施加力并观测其响应的理想操控手段。受限于光的衍射极限,传统光镊难以实现对100 nm以下物体的捕获和操控。研究者们通过开发特殊的材料和结构,将它们与传统光镊技术结合,不断突破其在小尺度物体的捕获和操控极限。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光镊的不同技术路线在突破捕获操控极限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物理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以超连续谱激光器作为捕获光源,首次提出并搭建了超连续谱双光束光纤光阱实验系统,实现了聚苯乙烯微球的捕获和操控。通过改变光纤端面间隔和调整捕获光功率的方式精确控制微球的位置,采用CCD图像分析方法实现了微球位置的精确测量。对微球受限布朗运动下的位置变化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功率谱,与理论功率谱函数拟合后求出了其光阱刚度。结果表明,捕获光束的功率为28 mW时,光阱刚度达到1.3×10-6N/m,高于相同实验条件下单波长光纤光阱的刚度。与传统采用单色光作为捕获光源的光镊系统不同,超连续谱双光束光阱系统利用其宽谱优势,通过研究被捕获微粒的散射光谱信息可获取其尺寸、折射率等物理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07.
潘健  余琦  彭新华 《物理学报》2017,66(15):150302-150302
随着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科学的发展,量子信息处理器被广泛地用于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度量等方面的研究.为了能在实验上实现这些日益复杂的方案,将量子计算机的潜能转化成现实,需要不断提高可操控的量子体系比特位数,实现更复杂的量子操控.核磁共振自旋体系作为一个优秀的量子实验测试平台,提供了丰富而又精密的量子操控手段.近几年来在此平台上进行了不少的多量子比特实验,发展并积累了一系列的多量子比特实验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核磁共振体系多量子比特实验中的实验困难,然后结合7量子比特标记赝纯态制备以及其他有关实验,对多比特实验过程中应用到的实验技术进行介绍.最后对核磁共振体系多量子比特实验技术方向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8.
黎栋栋  周武 《物理学报》2017,66(21):217303-217303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如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具有不同于其块体的独特性能,有望在二维半导体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晶体中的结构缺陷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结构缺陷和局域物性之间的关联是当前二维原子晶体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构研究手段.由于绝大部分二维原子晶体在高能量高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下容易发生结构损伤,利用电子显微方法对二维原子晶体缺陷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低电压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STEM)技术的发展,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希望在不损伤结构的前提下对二维原子晶体的本征结构缺陷进行研究.在STEM下,多种不同的信号能够被同步采集,包括原子序数衬度高分辨像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等,是表征二维原子晶体缺陷的有力工具,不但能对材料的本征结构进行单原子尺度的成像和能谱分析,还能记录材料结构的动态变化.通过调节电子束加速电压和电子辐照剂量,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也可以作为电子刻蚀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平台,用于加工新型纳米结构以及探索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的原位制备.本综述主要以本课题组在石墨烯和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体系的研究为例,介绍低电压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在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9.
赵晓娜 《电子质量》2012,(12):15-17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在不断地改进,目前比较流行的接口类型包括RS232、RS422、IISB2.0等多种类型,操控设备作为一种人机接口设备。应用范同广泛,可与多种接口对接。为了适应这种现状的需要,提高设备通用性。该文提出一种多接口冗余设计技术,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操控设备可与多种接口设备对接。经过测试验证并在某型号系统上试用,证明其操控灵活接口应用方便,符合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网络的普及以及用户数量的大量增加为网上业务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埋下了祸根。为了保证业务的可用性,Arbor公司在十年间坚持深入研究防护手段,从而有效应对流量式拒绝服务攻击与应用层拒绝服务攻击。阻击恶意攻击近日,长沙警方与香港警方联手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