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化学   39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84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276篇
无线电   2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海水悬浮颗粒物对海洋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海水悬浮颗粒物上富集的脂溶性藻毒素会严重的毒害海洋滤食性生物。本研究建立了海水悬浮颗粒物中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同步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分析方法。海水悬浮颗粒物样品经甲醇超声辅助提取后,以5 mmol/L 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1.7微米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 ESI-MS/MS)多反应监测( MRM )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8种目标物在5 min内分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83.8%~110.4%之间,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 RSD)≤14.1%)和灵敏度(检出限介于2.9~103 pg/g之间),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能满足海水悬浮颗粒物中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同步检测的要求。采用本方法初步分析了青岛沿岸海域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脂溶性藻毒素,其中PTX2被检出,含量最高可达790 pg/g(干重)。  相似文献   
142.
高精度重力测量是资源勘测、地球科学研究等领域研究的基础。与常规的机械式重力仪相比,超导重力仪具有极低的噪声和漂移率,并且测量精度高、工作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超导磁悬浮系统是它的核心部件。论文研究了超导重力仪磁悬浮系统结构,并对其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利用Ansoft及Opera软件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完成结构位置的优化选择。分析了系统正常运行时悬浮力、磁力梯度、电流值、间隙磁场分布等参量特征,并研究了超导球质量变化对系统测量灵敏度的间接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15g超导球磁悬浮系统,重力分辨率可以达到1nGal,且间隙磁场最大值小于超导材料临界磁场值。  相似文献   
143.
光电反馈式静电悬浮及静电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杰  章海军 《光学技术》2000,26(4):369-371
本文介绍了光电反馈式静电悬浮方法 ,给出了静电悬浮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讨论了静电力与电极电压、电极 -悬浮体间距、悬浮体材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定了静电力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 ,获得了理想的结果。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 ,实现导体与常规非导体的静电悬浮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4.
钠型蒙脱土悬浮体和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的负触变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钠型蒙脱土悬 浮体和水解聚丙烯酰胺组成的体系有负触变现象, 对负触变性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并对微观结构作了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145.
Al-Mg MMH溶胶和钠土悬浮体的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流变参数、电泳淌度和pH值的测定,研究了无机盐(CaCl2、KCl、NaCl)和pH值对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与钠土悬浮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发现随着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含量的增加,钠土体系的pH值逐渐降低,而动切力(YP)先上升,经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当钠土体系为NaCl所饱和时,相同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加量下YP的上升幅度明显减小,在实验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浓度范围内,YP未出现峰值。混合金属氢氧化物/钠土体系的YP随pH值的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形,加入相同浓度的无机盐,△YP、△pH(绝对值)按CaCl2KCl~NaCl次序递减。  相似文献   
146.
关于颗粒悬浮机理和悬浮动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大有 《力学学报》1999,31(6):661-670
从分析气体分子的悬浮和静水中Brown微粒的悬浮之机理出发,论述了重力场中粒子(分子、微粒等)的悬浮不一定需要其它外力,粒子本身的任何形式的无规则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后都能使粒子弥散悬浮.河流中的泥沙颗粒和气(水)力输送管道中的颗粒的悬浮也主要靠颗粒物的无规则运动.作用于颗粒的升力和其它力可改变颗粒悬浮沿高度的分布,但仅用这些力(若无任何无规则运动)无法解释颗粒的弥散悬浮状态.讨论了颗粒对流动阻力的双重作用:支持颗粒悬浮的湍流脉动因引入颗粒而削弱,这是颗粒的减阻作用;颗粒增阻的一个主要机制是,流体给予颗粒的水平动量在颗粒一壁面碰撞中不断地损失.用悬浮动概念解释颗粒引起的增阻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7.
何安恩  解姣姣  苑春刚 《化学进展》2021,33(9):1627-1647
重金属作为大气颗粒物中重要有毒组分之一,其总量和存在形态与颗粒物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密切相关。因此,颗粒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对深入研究大气污染健康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1)模拟体液、BCR、Tessier、Chester等逐级顺序提取方法被广泛用于重金属操作定义形态分析;(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新型功能化材料用于重金属形态选择分析以及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原位形态表征技术可以获取重金属价态、化合态、原子簇结构信息;(3)重金属形态粒径分布特征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倾向于富集在细颗粒物中;(4)重金属形态时空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工业来源、气候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夏冬季节和雾霾天气危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8.
悬浮力学振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高灵敏的力学探测手段,相比于固态力学振子,悬浮系统由于和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理接触,有着非常高的品质因子,在弱力测量,波函数塌缩测量等方面非常具有潜力。讨论了反馈冷却的机制,利用NdFeB永磁体对乙二醇600液滴实现了抗磁悬浮,并且用一个微线圈对其两个振动模式进行了反馈冷却,在常温300 K和真空环境10-5 mbar中达到了实现了几百mK量级的冷却。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最低有效温度吻合,为将来深入研究宏观量子现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9.
非牛顿流体固粒悬浮流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其特殊的流动属性使其成为一些新兴技术领域的核心突破点.同时,该流动又比较复杂,即便是在低固粒浓度的情况下,非牛顿流体特性也会对整个系统的微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固粒的运动.本文给出了非牛顿流体方程、固粒运动方程和非牛顿流体固粒悬浮流的特征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的作用;阐述了单个固粒在管道中的径向移动、多固粒的相互作用和聚集、多固粒形成的链状结构以及非圆球固粒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分析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给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具体问题和内容,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0.
徐锐  杨青  李延斌  高保娇 《应用化学》2015,32(8):931-939
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 成功制备了微米级硫氰酸根(SCN-)阴离子印迹微球。 以溶有分散剂Span-60的环已烷为分散介质, 以溶有模板阴离子SCN-、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及交联剂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水溶液为分散相, 构成反相悬浮聚合体系, 在水相液滴中使DAC发生交联聚合, 成功制备了粒径约为200 μm的离子印迹微球(IIPMs)。 以同为一价阴离子的NO3-和I-为对比离子, 深入考察研究了该离子印迹微球的离子识别与结合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凭借强静电相互作用, 在水相液滴中, 阳离子单体DAC与模板阴离子SCN-紧密相结合, 故在DAC交联聚合的同时, 实现了阴离子SCN-的印迹。 所制备的阴离子印迹微球IIPMs对模板阴离子SCN-具有很高的结合能力(结合容量为3.3 mmol/g(192 mg/g))和特异的识别选择性。 该印迹微球可选择性地识别与结合离子混合溶液中的SCN-离子, 相对于NO3-和I-阴离子, IIPMs对SCN-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3.24和6.78。 该印迹微球还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