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3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72篇
无线电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特征约束的谱线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已有的谱线自动提取方法均采用整体阈值约束或局部阈值约束进行谱线识别,因而谱线提取结果中普遍存在谱线遗失或伪谱线过多的缺点。文章在谱线识别时加入了2个特征约束,第1个特征约束是: 谱线线心的强度必须大于局部阈值和整体下阈值,并且如果某一点的强度大于整体上阈值,则可认为在该点存在谱线;第2个特征约束是: 谱线的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处的强度必须小于谱线线心的强度。这2个特征约束使得该文的谱线提取效果较之已有方法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实验对该文方法和已有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充分体现了该文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82.
时间统一作为联合作战的奠基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舰艇时间获取方法存在易受电磁干扰、信号源头不同、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极易导致舰艇战时无法准确获取时间。提出了基于天体观测的舰艇时间获取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学推导,获得时间变化与测者位置、天体高度间的数学模型,继而通过迭代法解算获得精确时间。基于该算法可论证已知任意天体的观测高度,结合已有的位置信息,便可根据数学模型获得世界时。该方法高效且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即便对不同天体测定,时间溯源也唯一,可应用于海军绝大部分作战单元。随着工业化推进,天体观测准确性的提高,将更有助于该方法中时间的精确获取。  相似文献   
83.
本文证明了已知视超光速射电源的表观横向速度βapp和其核在10GHz的谱功率P10是相关的.在相对论喷流模型框架下对该结果的解释,表明喷流的Lorentz因子γ,取决于源的固有光度.线性回归分析证明,可能存在两类视超光速源.“小”源,即无延展辐射或其延展瓣的外沿与核的距离小于20kpc的源,比“大”源呈现较低的βapp,可以用指向效应解释.  相似文献   
84.
一个了解宇宙的新窗口——分子天体物理学进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以前,人们对太阳系以外的化合物几乎一无所知.那时的天体化学主要是通过中性或电离的原子光谱来了解宇宙中元素的成分、比例及分布并根据核物理知识研究元素的演化.著名的天文学家爱丁顿在1937年曾提出星云中相当大部分的物质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存在.但同时他说:“我在写到分子时是很胆怯的,因为我还没有摆脱‘原子是物理而分子是化学’这种传统.”  相似文献   
85.
谱线自动提取的小波变换零交叉点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原始光谱进行小波变换,然后研究谱线在小波变换域内呈现的特性,通过引入上、下零交叉点的概念,分析并得到吸收线和发射线分别对应于不同类型的零交叉点的结论。提出一种小波变换零交叉点方法用于提取谱线和拟合连续谱,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同时得到连续谱和谱线,并且无需专门去噪处理,克服了传统方法因拟合连续谱失真和去噪过程中带来的误差导致提取谱线不准确的缺点。通过对恒星、近邻星系等的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对特征参数计算和基于谱线的光谱分类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86.
我国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巡天计划每观测夜能获取多达数万条天体光谱数据,天文学家通过对天体光谱的分析观察可以获取有效的天文信息用于天文学或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而针对海量数据,寻找自动方法分析天体光谱并进行天体各种物理参数的测量就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价值。这一课题也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研究,但目前所尝试的算法和相应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针对这一需求深入研究了核岭回归(KRR)方法在恒星大气物理参数(包括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和金属丰度)自动测量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我国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所释放光谱数据上的应用。核岭回归是岭回归算法的进一步发展,而岭回归是最小二乘方法的一种变形,其具有解决高维多重共线性问题的能力。所以KRR方法适合于处理高维的天体光谱信息,从LAMOST的第五期释放数据中随机选择了2万条被识别为恒星的光谱数据用于实验测试,该数据既包含低信噪比数据,也包含高信噪比数据(g,r,i波段平均信噪比最低至6.7,最高到793)。首先,本文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包括三个步骤:(1)利用小波变换对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2)因为LAMOST采用的是后期修正的流量定标设计,所以还通过流量归一化来避免部分光谱流量值不准确的问题;(3)由于每条光谱维数高达数千维,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光谱进行了降维。然后,利用KRR方法建立了光谱数据和标准化后的三大参数值之间的回归模型。最后,通过设计进行不同的组合实验对KRR算法模型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经典算法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了对比。综合所有实验结果显示KRR方法对应的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和金属丰度的测试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82.9897 K,0.1858 dex和0.1211 dex,优于SVR的144.2308 K,0.1886 dex和0.1246 dex。特别是KRR在温度测试结果上有较大优势,由此表明KRR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天体光谱特别是恒星光谱参数的自动测量处理中。  相似文献   
87.
 大约45.3亿年前, 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猛烈撞击地球, 形成年轻炽热的月球。但是这个过程是正面撞击还是侧面撞击呢?新的计算机模拟证明这是一次正面撞击, 而且比以前所设想的角度更陡, 速度更高。另外, 向太空中喷射出的地球碎片也远多于以往模型, 同时温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88.
C和N核的质子辐射俘获反应对恒星平稳H燃烧阶段的能量产生和元素核合成起重要作用, C, N和O 核的中子辐射俘获是原初核合成和AGB星核合成的关键反应, 精确测定它们天体物理反应率有重要意义。 除13N(p, γ)14O和16N(n, γ)17N等不稳定核的核子辐射俘获反应外, 国际上已完成了其中若干反应的直接测量工作。 但12C(p, γ)13N, 13C(p, γ)14N和15N(p, γ)16O等CNO循环关键反应的实验测量还没有达到天体物理感兴趣的能区。 13C(n, γ)14C,15N(n, γ)16N和18O(n, γ)19O等中子辐射俘获反应测量的能量跨度较大, 截面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介绍了这些反应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间接测量这些反应的方法和可行性。 The proton radiative capture reactions of C and N nuclei are important for the energy production and nucleosynthesis in the CNO cycle, and the neutron radiative capture reactions of C, N and O nuclei are key reactions for the inhomogeneous 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as well as for the neutron induced CNO cycle in AGB stars. So far, most of these reac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except some reactions of the unstable nuclei, such as 13N(p, γ)14O and 16N(n, γ)17N. While the direct measured reactions, such as the  12C(p, γ)13N, 13C(p, γ)14N and 15N(p, γ)16O key reactions in CNO cycle, have not reached down to the stellar energies. In addition, the large uncertainties still exist in the measured neutron capture reactions such as 13C(n, γ)14C,15N(n, γ)16N and 18O(n, γ)19O. Thus it is significant to determine their astrophysical reaction rates via the indirect measur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indirect measurements for these reac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9.
在北京串列实验室建立了次级束流实验装置 ,用于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 .先后开展了7Be(d ,n) 8B ,11C(d ,n) 12 N ,8Li(d ,p) 9Li和6 He(p ,n) 6 Li核天体物理重要反应的研究 .介绍了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进展情况 .该工程在现有串列加速器的基础上 ,将建立 10 0MeV/ 2 0 0 μA的质子回旋加速器、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和超导加速段 .在此装置上 ,将可以产生质量数最高为 12 0 ,强度最高为 10 9particles/s的放射性束流 . A secondary beam line (GIRAFFE) at the Beijing Tandem accelerator lab was constructed for yielding low energy secondary beams. The current progress on the study of nuclear astrophysics and nuclear structure is presented. Up to now, We have carried out measurement of~(7)Be(d, n)~( 8)B,~(11)C(d, n)~(12)N,~(8)Li(d, p)~(9)Li, and~(6)He(p, n)~(6)Li reactions. The proposed Beijing radioactive nuclear beam facility (BRIF ) and its current R&D progres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is facility is based on...  相似文献   
90.
1引力的物理思想 一些物理学史书籍讲到开普勒在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后,开始探索是什么原因使天体这样运动,但没有成功.这听起来很合理,但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