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25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142篇
无线电   2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颜晓  朱娜  汪杰  成超 《光电子技术》2011,31(4):259-262
平面倒F天线(PIFA)辐射贴片与金属地平面的距离通常很大,限制了该天线的小型化应用.提出对U型缝隙PIFA天线中加入单平面紧凑型微波光子晶体(简称UC-EBG),利用其电磁带隙结构实现了天线的低剖面.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等尺寸的普通PIFA天线相比较,小尺寸UC-EBG结构天线回波损耗降低了102%,带宽增加了159%...  相似文献   
32.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温度测量技术,使用多条谱线能够实现非均匀流场的气体温度分布的测量,主要有剖面拟合和温度离散两种方法。对剖面拟合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并且假设电炉上方0.5 cm处的温度分布为二次函数ax2+bx+c,采用剖面拟合方法进行测量,与热电偶测量的温度进行对比,温度最大波动为49 K。  相似文献   
33.
在TFTR及TEXF等装置上观测到的边界电子冷脉冲的输运现象是通常基于局部热导的瞬态输运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利用一个与电子温度剖面不变性相「容的且与在ρ=ρL(ρL≈0.7~0.8)处的局部电子热导相关的非局部电子热导模型来描述边界冷脉冲引起的电子温度变化的瞬态过程,发现此模型可定性地解释边界冷脉冲实验现象的几乎所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4.
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AMC)反射板以及PIN二极管加载的低剖面、频率可重构双极化偶极子天线。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可实现天线工作频段在P波段与L波段之间的切换控制,并同时保证各频段内的端口反射系数小于-10 dB。考虑到天线剖面高度主要由P波段的设计决定,且在频率可重构设计中,存在P波段与L波段偶极子辐射体与反射板之间理论距离不一致的矛盾,采用工作在P波段的AMC结构代替反射板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显示,当天线分别工作在P波段和L波段时,其工作频段分别覆盖0.61~0.65 GHz和1.53~1.82 GHz。所设计的AMC结构在P波段和L波段分别表现出接近0°和200°的反射相位,通过将其与天线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约0.1λ_(max)(λ_(max)表示天线最大工作波长)的天线剖面高度,并保证了设计天线在两个波段均能正常工作。通过将设计天线与采用传统纯金属反射板的天线设计进行对比,能够降低59%左右的剖面高度,并明显改善了L波段的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35.
在MPW1PW91/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标题反应各驻点物种的几何构型,并在相同水平上通过频率计算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对过渡态结构及连接性进行了验证.采用QCISD(T)/6-311G(d,p)方法对所有驻点及反应路径的部分选择点进行单点能校正,分别构建了CH3SO+HO2反应体系的单、三重态反应势能剖面.研究结果表明,CH3SO+HO2反应体系存在6条反应通道7条路径,优势通道(1)R→3IM→P1(CH3SOH+3O2)发生在三重态势能面上,此通道包含两条路径,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01和-30.04kJ?mol-1,主路径(2)R→3IM→3TS2→P1(CH3SOH+3O2)是一个无势垒氢迁移过程.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并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分别计算了主路径(2)在200~2500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在此温度区间内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三参数表达式为kCVT/SCT=4.08×10-24T3.13exp(8012.2/T)cm3imolecule-1is-1,具有负温度系数效应.速率常数计算结果显示,变分效应在计算温度段内影响较小,而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在低温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利用第一原理对双键及桥氧两种二氧化硅与硅界面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双键模型的界面转变区宽度较大。这种差别会导致MOSFET栅漏电的不同。遂穿电流的计算表明界面双键模型结构有较大的栅漏电。  相似文献   
37.
王永刚  胡剑东  祁美兰  贺红亮 《物理学报》2011,60(12):126201-126201
基于单孔洞近似,对不同撞击速度下高纯铝的部分层裂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了微孔洞长大对波传播的影响及其在自由面速度波剖面上的表现. 通过分析微孔洞周围的应力场变化,认识到实测自由面速度波剖面出现"回跳"特征并不能说明材料发生完全层裂,其直接原因是样品内部微孔洞长大所引起的局部卸载效应. 将计算得到的自由面速度波剖面和微孔洞相对体积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均符合很好,表明采用单孔洞增长来近似描述部分层裂样品中随机损伤发展及其对波传播的影响是可行的. 关键词: 层裂 孔洞增长 自由面速度波剖面 微孔洞相对体积  相似文献   
38.
在建立水平井流动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气固两相流动基本数学模型的求解数值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气固混合物冲蚀能量,得出了冲蚀能量的变化规律。算例数值模拟显示:环空速度剖面主要由注气量大小决定,机械钻速的影响不大;相同注气量条件下,机械钻速降低与井下岩屑浓度等比例下降;注气量的增加能提高井眼净化程度,但不如降低机械钻速效果明显;环空总冲蚀能中气体冲蚀能量占绝对主要地位,岩屑冲蚀能量只占极小部分,在相同注气量条件下总冲蚀能量基本相同;岩屑冲蚀能量主要取决于机械钻速,机械钻速越大井底产生岩屑越多冲蚀能力越强,相同机械钻速条件下,较大注气量能提供较大岩屑运移速度,提高了岩屑冲蚀能量。  相似文献   
39.
连海洲 《光子学报》2011,(z1):55-59
在实际预制棒生产中,由于生产条件以及制造工艺的原因,光纤预制棒的芯包层界面会出现不平滑、芯层折射率剖面曲线出现毛刺、凹坑或持续波动、偏离理想折射率分布、光纤中心出现凹陷或尖峰等预制棒折射率缺陷.本文在对宽带多模光纤的波导色散与材料色散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光纤掺杂材料在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浓度以及微波...  相似文献   
40.
6000km横贯南极洲雪层剖面与表面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中国队员在横跨西、东南极洲5986 km的考察路线上,挖1.0—2.0m的雪坑106个。通过对雪坑的雪层剖面的观测研究,认识到大尺度南极冰盖浅表层的基本物理特征,沿途还进行了冰盖表面雪丘形态的观察和长轴方位的测量。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西南极冰盖表面融水渗浸冻结作用较明显,年降雪量较大,其气候较东南极洲湿暖和湿润,深受南大洋气候影响。东南极冰盖雪层内大量发育的辐射壳说明,即使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由于阳光照射时间相对较长(夏季长时间的永昼现象),冰面在夏季仍有“融化”现象发生。南极内陆地区雪丘方位变化较小,其优势方位反映南极内陆存在南北向的盛行风向。东南极冰盖浅表层内的深霜层极为发育,有其独特的气候学及冰川学意义,但其形成机制需专文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