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356篇
化学   298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55篇
物理学   1076篇
无线电   163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DNA tetrahedral nanostructures are considered to be uew nanocarriers because they can be precisely controlled and hold excellent penetration ability to the cellular membrane. Although the DNA tetrahedral nanostructure is extensively studied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its behavior in the cells with nanoscale resolution is not understood clearly. In this letter, we demonstrate superrcsolution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DNA tetrahedral nanostructures in the cell with a s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STED) microscope, which is built based on a conventional eonfocal microscope and can t)rovide a resolution of 70 nm.  相似文献   
9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动态光谱。时间分辨LIBS光谱测量是研究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演化和谱线自吸收的重要技术。结合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时序特性,提出一种利用常规性能光谱探测设备获得微秒级时间分辨LIBS光谱的测量方法。通过控制毫秒级光谱探测设备的积分延迟时间,获得不同延时下的LIBS光谱信号,对所得光谱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特征谱线拟合强度,将所测的特征谱线强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差分,得到差值即为差分间隔时间内特征谱线的积分强度。采用差分时间间隔应大于系统最差时序精度,同时优选无重叠干扰和背底连续的谱线信号进行分析。以等离子体产生后持续时间为横坐标,计算所得谱线差值强度为纵坐标,即可获得特征谱线的强度演化曲线。通过实验验证,使用积分时间为毫秒量级光谱仪和时序精度为0.021微秒控制系统,该方法可以实现微秒量级时间分辨LIBS光谱测量,可用于表征LIBS光谱特征谱线演化过程,降低了LIBS光谱时间分辨测量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93.
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束参数时间分辨测量系统的实验布局和特点,分析高压电磁干扰对直线感应加速器中时间分辨测量系统外触发性能的影响和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系统高压电磁干扰后的抑制措施。针对电磁空间干扰情况,主要通过采用光纤传输控制信号的措施,能很好地传输窄脉冲,信号延时抖动小于2ns,达到了高速信号的可靠传输要求,采用嵌入式控制器既解决了抗电磁干扰的要求,也满足了束参数时间分辨测量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4.
孔雀石绿(LMG)在治理鱼卵中霉菌和杀灭鱼体寄生虫等方面的效果显著, 广泛应用于水产运输和养殖。孔雀石绿进入动物机体后, 通过生物转化代谢为脂溶性的隐色孔雀石绿(LMG), LMG的毒性超过MG; LMG能快速在组织中蓄积, 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白蛋白可与多种内源和外源化合物结合, 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载体蛋白, 也是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和靶标。模拟pH 7.4的生理条件, 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法(CD)采集两种不同滴加方式的LM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动态作用过程中的多维数据, 并应用化学计量学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对多维波谱数据进行解析和描述, 从重叠严重的光谱数据中同时得到作用体系的定量和定性信息。从解析得到的浓度趋势图中, 说明体系在LMG∶BSA=2∶1时达到动态平衡, 并可确认复合物LMG2-BSA的生成; 解析得到的与所测量的BSA荧光和CD图符合, 印证由MCR-ALS获得的浓度趋势图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通常由重叠光谱中无法辨别的LMG2-BSA复合物荧光光谱和CD谱图也可由数学解析获得, 进一步印证了复合物的存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结果表明BSA与LMG结合后, BSA的形貌发生改变, 表面粗糙度(RMS)由(1.24±0.28) nm增至(13.47±0.53) nm; 同时由CD实验结果可知LMG与BSA作用达到平衡时, α-螺旋结构的含量从46.5%降低到42.3%, 推测是BSA所处微环境和构象发生变化所致。荧光探针实验发现经典site Ⅰ标记物华法林加入后, LMG-BSA的猝灭常数由2.65×106 L·mol-1降低为1.88×106 L·mol-1, 但加入site Ⅱ标记物布洛芬后, LMG-BSA的猝灭常数变化不明显, 由此推断LMG可能结合在蛋白质的亚域ⅡA, 即site Ⅰ位。分子对接证实BSA的Ⅰ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LMG, 且LMG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是疏水作用力。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了解LMG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 并为LMG的毒副作用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5.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的建成为中子散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通用粉末衍射谱仪(general purpose powder diffractometer,GPPD)是CSNS一期建设的三条谱仪之一。研制了用于GPPD的大面积闪烁体探测器阵列,在CSNS的BL20中子束线上开展了探测器关键性能参数的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对波长为1.4 Å和2.8 Å的中子,其探测效率分别为(38.5±1.7)%和(56.1±1.1)%,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给出对2 Å的中子,其探测效率约为(46.1±2.0)%,有效面积内的探测效率不均匀度约为19.6%,经优化后可以降低到14.9%;探测器位置分辨可以达到4.0 mm×4.0 mm,最高计数率约79 kHz。探测器单元的整体性能指标能满足GPPD的物理需求。  相似文献   
96.
去卷积实现雷达方位超分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7.
飞秒激光成丝辐射太赫兹波兼具宽频带和高强度特性,其物理机制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前沿课题。在此领域,本课题组发现太赫兹波沿激光等离子体光丝被限制在亚波长空间尺度内进行传输,即“太赫兹波空间强束缚效应”,并据此提出了能够全面阐述太赫兹波辐射机理的三过程模型,为统一当前主流宏观与微观理论、化解相关文献中重要结论的矛盾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太赫兹波空间强束缚效应为中心,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实验探测技术、物理机理解释及多项创新应用等,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激光烧蚀硅所生成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由Q-开关Nd:YAG激光器产生的1.06μm、10ns的脉冲激光辐射大气中的硅靶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结果。当作用在硅靶表面的功率密度为9.3×109W/cm2时,测定了等离子体在200~880nm波长范围内的时间分辨发射光谱。估计了等离子体点燃的时间,测定了等离子体中硅原子的推进速度,讨论了等离子体中N+离子产生的原因。通过测量等离子体辐射谱线的半高宽随延迟时间的变化.得到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延迟近似地以exp(-t1/2)的关系衰减。  相似文献   
99.
利用高分辨阵列处理算法实现重叠回波时延超分辨是扩展雷达距离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而降低这类算法适用的信噪比(SNR)门限是其能否实用的关键。本文针对大时宽带宽积(TB)信号压缩后能量集中,峰值SNR提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低SNR下大TB信号距离超分辨新方法。即利用脉压和旁瓣抑制技术对大TB信号进行预处理,结合噪声的预白化,对截取的脉压输出的主瓣进行超分瓣处理。计算机模拟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低SNR下实现多  相似文献   
100.
周巍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10):192-194
5G SA网络建设初期较4G网络覆盖差,网络和终端都必须支持用户在5G与4G之间切换时的业务连续性,从而真正保障用户感知,达到随时随地都能接入,上网速率与用户期望存在较大偏差;本文针对不同场景下4G/5G互操作策略和门限,提出了基于用户感知的5G场景化下探门限标准,达到上行感知与门限下探的平衡,根据各类场景下的配置建议,提出优化方案,保障用户业务体验的连续性,并基于业务特性选择适合的承载网络,确保用户获得更好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