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38篇 |
免费 | 4778篇 |
国内免费 | 385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5981篇 |
晶体学 | 2424篇 |
力学 | 620篇 |
综合类 | 86篇 |
数学 | 171篇 |
物理学 | 167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68篇 |
2023年 | 321篇 |
2022年 | 576篇 |
2021年 | 676篇 |
2020年 | 795篇 |
2019年 | 798篇 |
2018年 | 802篇 |
2017年 | 976篇 |
2016年 | 1152篇 |
2015年 | 967篇 |
2014年 | 1480篇 |
2013年 | 2390篇 |
2012年 | 1612篇 |
2011年 | 1785篇 |
2010年 | 1421篇 |
2009年 | 1579篇 |
2008年 | 1759篇 |
2007年 | 1913篇 |
2006年 | 1899篇 |
2005年 | 1647篇 |
2004年 | 1638篇 |
2003年 | 1271篇 |
2002年 | 1141篇 |
2001年 | 857篇 |
2000年 | 896篇 |
1999年 | 869篇 |
1998年 | 695篇 |
1997年 | 627篇 |
1996年 | 647篇 |
1995年 | 517篇 |
1994年 | 464篇 |
1993年 | 370篇 |
1992年 | 351篇 |
1991年 | 242篇 |
1990年 | 147篇 |
1989年 | 119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80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8篇 |
197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对采用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的光纤激光水听器系统中3kHz附近频域内固有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首先测量得到泵浦激光器的驰豫振荡频率峰值,随后以400Hz为间隔逐渐降低相位生成载波信号频率,观察固有噪声峰值的移动方向和大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载波信号频率的降低,固有噪声峰也向低频方向移动,移动间隔同样为400Hz.可知相位生成载波解调算法中高频载波调制信号与泵浦激光器的驰豫振荡频率叠加是形成探测频谱固有噪声的主要原因.通过降低高频载波调制信号频率的方法对驰豫振荡噪声进行抑制,消除了探测频谱中的固有噪声峰,得到了较为平坦的本底噪声谱. 相似文献
952.
从盖革模式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光电特性出发,分析了卫星激光测距的测距精度与激光脉冲宽度及回波强度的关系,并利用长春站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对地球动力学卫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当回波光子数为1000左右时,系统测距精度为10.2mm左右,当回波光子数为8000时,测距精度减小为9.4mm左右,表明回波强度较大时,可提高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当激光器脉宽为200ps时,系统测距精度为17.3mm,当脉宽为50ps时,系统的测距精度为10.0mm,表明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随着脉宽变窄得到了有效提高.为进一步验证理论结果,对Ajisai卫星进行实测,分析了高重复频率激光测距系统对系统测距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窄脉宽高重复频率的激光测距系统,激光测距有效回波数和标准点密度呈数量级增加,测距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为了改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回波特性,应选用脉宽窄、重复频率高、能量大的激光器作为基于盖革模式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激光光源. 相似文献
953.
采用微控制电路加载技术控制超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在不同时间的空间分布形式,实现空间滤波器中心频率的可调.设计了一种方环缝隙结构超材料滤波器,单元结构尺寸为18.5mm×18.5mm,通过在单元结构上加载变容二极管实现X波段内的连续可调.当变容二极管电容值从0.15pF增大到0.70pF时,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从11.8GHz逐渐减小到10.5GHz,工作带宽为16.3%(10.2~12.0GHz),通带内的回波损耗最小值为22dB,插入损耗最大值为0.6dB.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从11.7GHz逐渐减小到10.3GHz,工作带宽为17.2%(10.1~12.0GHz),且通带内的回波损耗最小值为25dB,插入损耗最大值为0.5dB. 相似文献
954.
李建林;雷广智;白杨;白冰;孙延笑 《光子学报》2018,47(5):514002-514002
报道了一种基于电光-可饱和吸收主被动双调Q技术的窄脉冲宽度、高峰值功率946nm全固态激光器.该激光器采用808nm脉冲半导体激光侧面泵浦长尺寸Nd∶YAG晶体棒抽运方式和双凹型折叠谐振腔结构,并将横向加压式的双45°角切割掺氧化镁铌酸锂晶体电光调Q与单层二硒化钼被动可饱和吸收调Q相结合,通过优化设计谐振腔结构,在脉冲重复频率550Hz时,获得了最大单脉冲能量3.15mJ、脉冲宽度9.1ns、峰值功率高达346kW的946nm主被动双调Q脉冲激光的稳定输出,脉冲宽度和能量的峰峰值不稳定度分别达到±2.87%和±3.42%,光束质量因子分别为 相似文献
955.
956.
刘林杰;邓涛;吴正茂;田志富;夏光琼 《光子学报》2018,47(10):1014003
基于两个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提出并实验研究了一种获取中心波长可调谐、混沌带宽可控的混沌信号产生方案.该方案是通过一个可调谐光纤布喇格光栅反馈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定义为主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输出的混沌光单向注入到另一个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定义为副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来实现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可调谐光纤布喇格光栅滤波器的中心波长以及反馈回路的反馈强度,主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可输出中心波长在可调谐光纤布喇格光栅滤波器可调谐范围调谐的混沌信号;把主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输出的混沌信号进一步注入到副弱谐振腔法布里-珀罗激光器中,通过改变注入强度和频率失谐,可产生中心波长可调谐、带宽可大范围调节的混沌信号. 相似文献
957.
958.
利用非线性放大环镜作为人工可饱和吸收体,在铥钬共掺光纤激光器中研究了多孤子脉冲现象.在同一泵浦功率不同偏振状态下,实验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单个孤子脉冲,还观察到由单个孤子脉冲演化为2至4个孤子的锁模脉冲现象;在保偏光运行条件下增加泵浦功率,获得了孤子能量量化的演化过程.所得结果主要源于腔内弱的双折射效应等效的滤波器具有限制增益带宽和诱导多脉冲产生的作用.而调节偏振控制器对腔内增益的改变,是不同类型多脉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2 相似文献
959.
960.
强场亚周期光脉冲的产生是未来激光光源发展所追求的先进内容之一,其不仅标志了超快激光技术的前进方向,并且将开启新型强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大门。作为当前强场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阿秒脉冲技术,强场亚周期光脉冲的出现将带给它新的发展机遇。强场亚周期光脉冲不仅可以直接产生极紫外波段孤立阿秒脉冲,而且其光电场的可裁剪性能够用来优化阿秒脉冲的产生。然而,亚周期光脉冲对应的超宽带光谱,使强场亚周期光脉冲的产生面临很大的挑战性。将多个中心波长不同的少周期超短脉冲进行合并的光场相干合成技术是实现强场亚周期光脉冲的有效技术。文章将介绍亚周期光脉冲的研究进展,着重描述基于光场相干合成技术的强场亚周期光脉冲产生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