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81篇 |
免费 | 1779篇 |
国内免费 | 134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386篇 |
晶体学 | 381篇 |
力学 | 956篇 |
综合类 | 136篇 |
数学 | 185篇 |
物理学 | 57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250篇 |
2021年 | 297篇 |
2020年 | 263篇 |
2019年 | 257篇 |
2018年 | 286篇 |
2017年 | 401篇 |
2016年 | 460篇 |
2015年 | 373篇 |
2014年 | 501篇 |
2013年 | 886篇 |
2012年 | 669篇 |
2011年 | 623篇 |
2010年 | 581篇 |
2009年 | 606篇 |
2008年 | 557篇 |
2007年 | 640篇 |
2006年 | 576篇 |
2005年 | 521篇 |
2004年 | 492篇 |
2003年 | 425篇 |
2002年 | 359篇 |
2001年 | 316篇 |
2000年 | 318篇 |
1999年 | 308篇 |
1998年 | 235篇 |
1997年 | 201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54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15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7篇 |
197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海气相互作用的若干时频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新平 《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1990,7(2):93-99
本文利用交叉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六个海区与500百帕四个大气活动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时空特点.进而分析了中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时频特点,并对三大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些有意叉的结果.这给利用海气关系进行长期天气过程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2.
133.
D. Bourret M. Alyari J. Regnier R. Sempere J. Zarzyck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1984,5(11):1483-1491
A Q band interferometer for determining the complex permittivity of solids and liquids between 20°C and 1300°C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oberts and Von Hippel standing-wave method was used. The technique involves the utilization of a computer-assisted digital voltmeter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treatment. Results for a 67SiO2–33Na2O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20–400°C and in the liqid state (950°C)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4.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TiO2薄膜,并对其进行了Co离子注入,最后在真空中500 ℃退火50 min,得到系列薄膜样品. 利用剥离-分散方法制备了薄膜的透射电镜样品,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X)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样品做了近似原位观察,研究了薄膜样品中不同Co离子注入深度的成分分布和显微结构. 结果表明,薄膜呈锐钛矿结构,Co元素主要分布在薄膜表层,Co离子的注入使TiO2薄膜的晶粒被部分破坏,并形成CoO,而5
关键词:
2薄膜')" href="#">Co注入TiO2薄膜
电镜原位观察
室温铁磁性 相似文献
135.
136.
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电路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半导体热电致冷器(TEC)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TEC线性驱动和PWM驱动的原理以及采用PWM驱动的优点,介绍了PID温度补偿控制的原理,并设计了实验.采用相同的测试条件,对MAX1978、ADN8830和线性功率管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数据表明温度控制电路采用PWM驱动功耗更小,全温(-40~60℃)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7.
金属的冲击温度及熔化温度测量对构建其完全状态方程具有重要意义。简要综述了用于金属冲击温度及熔化温度辐射法测量的一维热传导理想界面模型和非理想界面模型,并着重对模型中明示或隐含的关键假定的合理性、影响金属冲击温度与熔化温度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对实验数据有一个合理的评估。还讨论了求解理想和非理想界面模型一维热传导方程界面温度时所隐含的冲击压缩下热导率不随温度而变、冲击压缩下金属样品/窗口界面辐射的灰体假定,以及窗口材料的透明性、非理想界面模型中表观界面温度的修正、动载条件下金属高压熔化温度的测量、界面的非Flourier热传导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采用辐射法测量大致可以得到冲击温度,在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可获得熔化温度,但离精密测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本文对以蒸馏水为工质,流过内径和外径分别为168μm、406μm和399μm、798μm的电加热不锈钢管时的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微钢管直接通电进行加热,并采用红外成像仪及专用放大镜头的非接触式方法,获得了各种恒定加热功率及不同雷诺数下的微钢管壁面的温度场分布,进而得到较为精确的壁面平均温度。由此计算了在层流态下的换热系数Nu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层流下,内径为168μm及399μm的微钢管内部的Nu数分别比经典的Hansen准则式所得到的Nu数高出很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