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化学   34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真空化学镀技术制备了厚度较薄的具有 fcc 结构的 Pd0.9Cu0.1/Al2O3 合金复合膜, 在 250~500 °C, 160~310 kPa 的乙醇水汽重整制氢模拟反应条件下, 考察了不同醇/水比的 H2-Ar-C2H5OH-H2O 混合气体系中该膜的透氢性能. 结果表明, 乙醇和水的存在均相同程度地降低了膜的透氢性能, 但测试条件下 Pd-Cu 合金膜仍保持完整的膜致密性和稳定的相结构. 在 500 °C, 310 kPa, H2-Ar-C2H5OH-H2O (H2:Ar:(C2H5OH+H2O) 体积比为 60:30:10) 混合气中, 膜的最大透氢量为 11.3 m3/(m2?h), H2 回收率大于 62.5%. Pd-Cu 合金膜在乙醇水汽重整制氢反应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生物油的水蒸气非催化气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和水蒸气的加入量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对气化所得粗合成气的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生物油向合成气转化,1 200 ℃时,生物油的碳转化率可达97.8%,合成气有效成分(H2+CO)的产率可达77%,其中H2/CO摩尔比为1.19;水蒸气的加入可以提高合成气中的H2/CO摩尔比,当S/C(水碳比)=4时,合成气中的H2/CO摩尔比可达3.69,与此同时,水蒸气的加入不利于合成气有效成分产率的提高;生物油气化所得气体为中热值气体。  相似文献   
113.
选择甲烷蒸汽重整催化剂用于直接内重整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DIR-MCFC)中,并考察了DIR-MCFC的性能,讨论了电池放电量、气体压力、燃料气进料水/碳比(S/C)等因素对该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整催化剂能够满足电池放电需求;放电量大小影响电池内的H2含量,但对CH4含量影响不大;当气体压力为0.36MPa时...  相似文献   
114.
翅片管蒸发器结霜厚度图象处理定量化实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图象处理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翅片管蒸发器这类复杂几何形状表面的结霜厚度及其分布测量是蒸发器给霜与换热动态特性研究的实验基础,本文提出采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定量测量结露厚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图象处理方法的引入为霜厚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某空冷汽轮机马刀叶片性能进行了不同工况三维数值分析。计算表明,所计算的低压缸马刀型在设计工况条件下,流动状况良好。在非设计工况,即小流量工况条件下,除第一级静叶以外,其余叶片排都存在大负攻角流动。  相似文献   
116.
蒸汽轮机抽汽口几何参数和工况对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功率蒸汽轮机抽汽口及抽汽道内的三维粘性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蒸汽轮机抽汽口几何参数(抽汽缝宽度、集汽室形状、抽汽缝位置)和工况参数(抽汽量)对抽汽口流场、周向压力不均匀度、流动阻力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抽汽量必然引起静压周向不均匀度系数和抽汽口总压损失系数的增加。抽汽缝宽度减小会引起抽汽口的流动阻力大幅度增加,从而减小相对抽气量和增大抽汽端差。集气室形状和抽汽缝位置的变化对相对抽气量、静压周向不均匀系数以及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7.
1前言高炉煤气透平(简称TRT)是冶金行业中的一项重大节能设备。国外较早研制此产品的国家有前苏联、法国、日本等。1967年,法国、瑞士、比利时合作研制TRT,他们采用向心透平,由于叶片表面积灰严重,无法正常运行。1969年,法国的索弗莱公司采用轴流式透平,用向透平喷水的办法解决了积灰堵塞问题。此后,日本引进索弗莱公司的专利,并加以改进,使TRT在日本各钢厂普遍应用。我国是80年代初开始这方面研制工作的,设计出的湿式TRT已在酒钢、武钢、唐钢等成功地运行。对高炉煤气透平,由于工质为煤气一饱和水蒸汽一雾状水滴一煤灰的…  相似文献   
118.
1前言两相毛细泵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近年来其有关的研究已成为热管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迄今国内外有关两相毛细泵环中蒸发器的研究工作还较少。鉴于目前两相毛细泵环中蒸发器大都为反向弯月面蒸发式(简称反向式蒸发器),本文对反向式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2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整个实验装置主要由开式蒸发器试验环路、加热和测量系统、以及转动和支撑装置组成,如图1(a)所示。实验中测温热电偶的分布情况和蒸发器试样的结构如图1(b)所示。实验中所用工质为蒸馏水。蒸发器试样的参数如下:加热面积70x120mm…  相似文献   
119.
湿蒸汽两相凝结流中凝结过程对流场参数的变化敏感。本文对一个叶型五种出气边形状对应的凝结流动进行了比较,以初步揭示几何参数影响凝结流动的机理。结果显示,出气边形状的改变影响凝结流中水滴状态、熵增、湿度、出口气流角的分布。在本文计算条件下,当出气边为平行于切向的平面时,流动中熵增最小,叶栅出口处湿度也最小,其原因在于这种出气边形状造成的流场参数改变使叶栅中蒸汽凝结过程受到抑制,叶栅出口蒸汽仍然维持了较高的非平衡程度。  相似文献   
120.
Currently, H2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application to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PEMFC) are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aiming to realize a clean hydrogen society. Due to the limitation by the thermodynamics of methane steam reforming (MSR), multi-reactions and multi-steps should be performed before the generated H2-rich gas could be delivered to PEMFC, which inevitably increases the cost of H2. However, using a thermodynamic shifting membrane reformer, H2 could be produced compactly from MSR, provided that the catalyst showed high performance for MSR reaction and membrane efficiently removed H2 from the reaction zone. We presented here a Pd-based membrane reformer for MSR reaction. In contrast with previous reports, nickel-based catalyst pre-reduced at high temperature was applied in this work, as well as high performance Pd-based membran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membrane reformer in terms of H2 production capacity were also widely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combination of an active catalyst for MSR and a H2 ultra-permeable Pd membrane obtained high flux of H2 across the membrane and recovery rate of H2 in the membrane reformer. For instance, 98.8% methane conversion, over 97.0% selectivity to CO2 and over 95.0% recovery rate of H2 were obtained under mild working conditions. Simultaneously, the hydrogen flux across the membrane reached 18.6 m3/(m2 h), and Pd-based pure H2 production capac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reached around 387.5 m3/(kgPd h) in membrane reformer. Further work on stability investigation may develop an efficient on-site route of H2 production process for application to on-site power generation using PEM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