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0篇
  免费   1160篇
  国内免费   485篇
化学   3149篇
晶体学   91篇
力学   150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40篇
物理学   346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Amines are important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 fine particles (PM2.5) in the atmosphere. Observations are necessary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sources and atmospheric processes of aminiums. In this study, the observation of ten C1–C4 aminiums in PM2.5 was conducted in January and March of 2021 in suburban Guangzhou. The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aminium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llution episodes and non-episode periods. Seasonal difference was also observed between winter and spring.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e., wind speed, atmospheric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variations of aminiums were also affected by different sources. Anthropogenic sources were suggested to be major contributor to aminiums in the pollution episodes, while biological sources were important sources to aminiums in the non-episode periods, especially in spring.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receptor model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 contributions, and four major sources we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hicular emissi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biological emission and soil/dust were the major sources of aminiums.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ource contribut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the variations of aminiums, which provides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organic nitrogen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972.
张树东  李海洋 《物理学报》2003,52(5):1297-1301
脉冲激光烧蚀金属平面铝靶产生的热原子与气相CF4碰撞反应中,在400—600nm之间观测到激发态C2分子的发光光谱,它们可归属为Swan带的d3Πg-a3Πu跃迁中Δv=2,1,0,-1,-2五个振动序列(v'≤6).光谱强度分析表明,C2激发态的振动温度达6340K左右.与激光烧蚀Al+O2反应生成AlO的实验结果以及激光烧蚀Cu+CF4的光谱比较,对比Al(2P1/2-2S1/2,3944nm)和C2的d—a跃迁(0—0)带带头(5165nm)的飞行时间轮廓,认为激发态的Al(2S1/2)原子通过 关键词: 激光烧蚀 发光光谱 C2分子  相似文献   
973.
采用HNO3-HClO4混酸体系溶解奶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钙和镁含量,结果表明非糖果型奶片中钙和镁的含量较高。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钙和镁的加标回收率为96.7%~10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方法准确、快捷,为研究奶片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4.
通过对观测方式、测定波长、共存元素干扰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条件优化,建立了测定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铊含量的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KI-MIBK)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实验表明,直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时,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的锰元素对分析结果有正干扰。通过萃取分离,干扰被排除,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在0~1.0 mg/L范围内,铊的质量浓度与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1.0000。该方法检出限为0.0072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4.28%(n = 10),加标回收率在97.00%~100.5%之间。  相似文献   
975.
文章研究报道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南红玛瑙中As、Cd、Cr、Pb、Sb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前处理方法的确定、分析线的选择、基体干扰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分析条件,并对比研究了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在测定方面的异同。标准加入法与标准曲线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但标准曲线法的测定结果总是比标准加入法的测定结果小。在标准加入法中,各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3.6%~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10%;在标准曲线法中,各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0.2%~103%之间,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也均小于10%。基体效应对标准曲线法测定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标准加入法可以很好地减轻基体效应的干扰,但不可大批量测定样品。因此,在分析控制质量要求允许范围内,可采用标准曲线法对南红玛瑙中剧毒元素As、Cd、Cr、Pb、Sb的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97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铜渣精矿中砷、锑、铋、铅、锌、镁的量。其测定范围:ω(As):0.05%~0.45%,ω(Sb):0.07%~0.30%,ω(Bi):0.01%~0.20%,ω(Pb):1.00%~4.50%,ω(Zn):1.00%~4.50%,ω(Mg):0.10%~1.00%。经加标回收实验,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4%(n=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n=11)。方法准确快速可靠,适用于铜渣精矿中砷、锑、铋、铅、锌、镁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77.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锡精矿中钙、镁、铜、铅、锌、砷、锑、铋8种杂质元素。对锡精矿样品的分解方法进行了合理选择,并对测定时的元素分析谱线、基体及各测定元素间干扰情况等进行了讨论。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溶样,盐酸浸取。基体效应较小,各待测元素之间基本无干扰。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比对结果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1.3%~3.3%(n=11),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0%~105%,能满足实际工作中准确、高效地分析锡精矿中杂质元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8.
粗二氧化碲作为碲精炼或碲化工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料,其中共存元素铜、铅、砷、锑、铋、硒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贸易结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没有粗二氧化碲中铜、铅、砷、锑、铋、硒含量检测的标准分析方法。采用王水和饱和氟化氢铵分解试样,在王水和酒石酸介质中,选用Cu 327.393 nm、Pb 220.353 nm、Sb 217.582 nm、Bi 223.061 nm、As 193.696 nm、Se 196.026 nm为分析谱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粗二氧化碲中铜、铅、锑、铋、砷和硒含量。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铜、铅、锑、铋、砷和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4%、0.0005%、0.0006%、0.0007%、0.0004%和0.0007%,定量检出限分别为0.0012%、0.0016%、0.0020%、0.0025%、0.0013%和0.0025%。按照实验方法测定5个粗二氧化碲样品中铜、铅、锑、铋、砷和硒,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79%~4.8%,加标回收率为96.0%~103%。方法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测定粗二氧化碲中铜、铅、砷、锑、铋、硒含量。  相似文献   
979.
为研究并解决测试生物质样品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含量的干扰,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对生物质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钾、钙、钠、镁元素进行测定,考察了样品消解后不同的酸体系,共存元素干扰对钾、钠、钙、镁含量测定的干扰研究。经过研究表明,接近分析标准曲线酸浓度的样品干扰小,铅、铟、钛、锰元素对钠元素测定造成干扰,砷、铜、镉对钙元素测定干扰,铝对钾元素测定有干扰,镁测定不受共存元素干扰影响,运用干扰系数法可以减少共存元素对测定元素的误差。各待测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6,检出限为0.0014~0.023 mg/L,玉米芯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8%~1.9%,加标回收率为80.2%~106%;西瓜皮的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0.91%~2.3%,加标回收率为85.3%~106%。方法用于测定国家标准物质GBW07603,各元素结果均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方法用于测定生物质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结果,用t检验法与离子色谱测定值进行比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80.
开区注氮采空区自燃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宗翔  纪奕君 《力学与实践》2005,27(4):47-50,46
为了研究开区注氮采空区遗煤自燃和被抑制的力学过程,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连续性方程、气体弥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的联立,建立了采空区注氮非定常数值模型.结合实例,用迎风格式有限元方法求解.给出了采空区的漏风流态、氮气流态,描绘了采空区自燃过程中氧、CO浓度和温度分布的变化过程.计算考虑了瓦斯涌出和工作面推进的影响.得到注氮条件下采空区高温区形状变窄;随着注氮量的提高,使自然发火期逐渐变长,直至不自燃.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