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3篇
  免费   2171篇
  国内免费   820篇
化学   3280篇
晶体学   103篇
力学   1990篇
综合类   194篇
数学   4869篇
物理学   520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1061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773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595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2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基于驻留时间补偿的抛光误差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中光学表面存在中高频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驻留时间补偿的有效控制方法。分析了抛光误差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系统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定量描述,构建了抛光过程中磨损影响因子、浓度变化影响因子和系统影响因子。基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对抛光驻留时间的求解函数进行了修正,提出采用离散最小二乘法对修正的函数求解驻留时间。研究表明:这种补偿方法能提高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中加工模型的精度,减小光学表面的残余误差。  相似文献   
942.
 针对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型的光阴极微波电子枪,模拟了不同分布状态的驱动激光脉冲斜入射光阴极对束流质量的影响,给出了改变注入相位和补偿线圈磁场强度对发射度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光斑椭圆化将会导致发射度的大幅增长,优化效果不理想;波前不同步导致的发射度增长对于纵向高斯分布的脉冲可以得到理想的优化。对于斜入射引起的光斑椭圆化和波前不同步问题给出了光学校正方法及部分测量结果。此外,模拟结果显示,对于横向均匀分布的激光脉冲,适当椭圆度的光斑比圆形光斑更有利于提高电子束质量。  相似文献   
943.
含氢电极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特性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法诊断了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成分、离子电荷状态及离子扩散速度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含氢电极脉冲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的离子成分主要由H+,Ti+,Ti2+和Ti3+组成,其中Ti2+占主要部分.当放电电流为40~80 A时,Ti离子的平均电荷数在1.95~2.13之间,随着放电电流的增...  相似文献   
944.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绕型带状线和感应电压叠加器的重复频率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技术方案。介绍了一台感应电压叠加器感应单元的结构设计,并建立相应的电路模型,对其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介绍了卷绕型带状线的设计原理,制作了一台输出阻抗约3 Ω、脉冲宽度约230 ns的固态化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利用该脉冲发生器作为馈源,对感应电压叠加器感应单元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感应单元响应良好。对4级感应电压叠加器分别进行了单次脉冲和5 Hz重复频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器的输出电压约为输入电压幅值的4倍,电流效率约80%,重复频率条件下,脉冲序列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5.
 对2.5 Ω,200 ns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进行3维建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采用静电场分析方法及高频分析方法对开关端、负载端的电感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频率增大,引线电感值逐渐减小,工作频率为2.5 MHz时,引线内电感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模拟得到的引线电感要比静态模拟结果小10 nH左右;两个开关并联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引线自身的电感,还要考虑同步导通时互感的影响,且互感达到了自感的1/4。使用Pspice软件对模拟结果进行仿真,采用电磁屏蔽后输出波形前沿相对于屏蔽前输出波形前沿要小2.1 ns。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磁屏蔽前后输出波形的前沿分别为68.8,65.2 ns,减小量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46.
 以乙醇钽为前驱物,采用金属醇盐溶胶-凝胶技术,获得了Ta2O5湿凝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过程,并初步探讨了凝胶过程机理。Ta2O5的溶胶-凝胶过程主要受到水量、催化剂用量及钽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系在强酸性条件下凝胶,且随着酸性的增强,体系凝胶时间明显缩短;当水量较少时,凝胶时间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体系凝胶时间基本不变;实验证明,通过增大溶剂用量,体系凝胶时间延长,气凝胶理论密度降低。通过对溶胶-凝胶过程的控制,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获得了密度低至44 mg/cm3的Ta2O5气凝胶样品。  相似文献   
947.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中大规模驻留时间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稀疏矩阵的大规模非负最小二乘法,对大口径、微浮雕结构光学元件加工中的驻留时间进行了分析与求解,并对该算法开展了正则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非负最小二乘法相比,基于稀疏矩阵的大规模非负最小二乘法精度高、效率快。采用该算法仿真加工平均振幅为1.177 6倍波长的大口径、微浮雕结构光学元件,误差面形均方根收敛至0.067倍波长。  相似文献   
948.
 对ICF中子发射时间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基于快闪烁体和微通道板式光电倍增管的中子发射时间探测器。在某大型激光原型装置上进行了中子发射时间的实验测量,成功获得多发实验的中子发射时间与打靶激光脉冲的时间及中子发射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中子发射时间探测器对DT中子和DD中子都能够响应,中子产额测量下限达到107,时间测量不确定度小于20 ps;CH烧蚀层越厚,中子发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949.
薛珊  曹国华  杨浦良  刘晗  宋玉龙 《应用光学》2011,32(6):1067-1071
 转板是光电雷达稳定平台的关键元件之一。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分析某光电雷达稳定平台的转板,运用Pro E软件对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合理简化后,进入Ansys软件界面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理论和Ansys软件对其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得到了转板前八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要求范围内的谐响应。对比了不同方法划分网格的网格质量,采取不同材料得到了不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转板在关心的频段0~50 Hz,2 000 Hz~8 000 Hz内不发生共振,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50.
The frequency, field distributions and filling factors of a DR/TE??? probe, consisting of two cylindrical dielectric resonators (DR1 and DR2) in a rectangular TE??? cavity,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s. The TE(+++) mode formed by the in-phase coupling of the TE??(δ)(DR1), TE??(δ)(DR2) and TE??? basic modes,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 for X-band EPR experiments.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ed B(+++) fields of the TE(+++) mode have significant amplitudes at DR1, DR2 and the cavity's iris resulting in efficient coupling between the DR/TE??? probe and the microwave bridge. At the experimental configuration, B(+++) in the vicinity of DR2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around DR1 indicating that DR1 mainly acts as a frequency tuner. In contrast to a simple microwave shield, the resonant cavity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probe that affects its frequency. The two dielectric resonators are always coupled and this is enhanced by the cavity. When DR1 and DR2 are close to the cavity walls, the TE(+++) frequency and B(+++) distribution are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mpty TE??? cavity. When all the experimental detail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TE(+++) frequencies is excellent. This confirms that the resonating mode of the spectrometer's DR/TE??? probe is the TE(+++) mode. Additional proof is obtained from B?(x), which is the calculated maximum x component of B(+++). It is predominantly due to DR2 and is approximately 4.4 G. The B?(x) maximum value of the DR/TE??? probe is found to be slightly larger than that for a single resonator in a cavity because DR1 further concentrates the cavity's magnetic field along its x axis. Even though DR1 slightly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R/TE??? probe its main benefit is to act as a frequency tuner. A waveguide iris can be used to over-couple the DR/TE??? probe and lower its Q to ≈15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probe has a short dead time and a large bandwidth. The DR/TE??? probe's calculated conversion factor is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a regular cavity making it a good candidate for pulsed EPR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