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5篇
  免费   1143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化学   1107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761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476篇
物理学   32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严晓波  杨柳  田雪冬  刘一谋  张岩 《物理学报》2014,63(20):204201-204201
研究了在含有光学参量放大器的光力学腔中关于弱探测光的光力诱导透明与本征模劈裂的性质.研究发现,光学参量放大器的驱动场相位和非线性增益值的大小对光力诱导透明窗口宽度和本征模劈裂性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控制光频率工作在光力学红边带下,通过适当调制相位和非线性增益可以实现比空腔时(没有光学参量放大器时)还狭窄的光力诱导透明窗口,此时伴随着陡峭的色散曲线.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在光力耦合系统中实现快慢光、光存储等量子信息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42.
基于继电特性函数的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闵富红  马美玲  翟炜  王恩荣 《物理学报》2014,63(5):50504-050504
电力系统中的混沌振荡对整个互联电网具有极大危害.本文利用Lyapunov指数、分岔图、相平面图和功率谱等分析一个简单互联电力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电力系统对电磁功率扰动幅值的敏感性.同时,提出一种基于继电特性函数的准滑动模态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混沌振荡抑制,使系统快速平滑地到达控制目标.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控制时间,减少因参数过大带来的系统冲击,而且对高频抖动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43.
沙金  许建平  刘姝晗  钟曙 《物理学报》2014,63(9):98401-098401
脉冲序列控制是针对工作于电感电流断续导电模式的开关变换器提出的一种非线性、离散控制技术.当开关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时,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存在低频振荡现象,严重影响了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的稳态及瞬态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谷值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方法,将脉冲序列控制的应用范围从电感电流断续导电模式扩展到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建立了谷值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的能量迭代模型,并与传统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的能量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谷值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开关变换器具有与传统脉冲序列控制电感电流断续导电模式开关变换器相同的能量传递模式,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传统脉冲序列控制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944.
大模场掺镱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内包层新型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掺镱多组分硅酸盐光子晶体光纤纤芯材料。其折射率为1.586,有效荧光半高宽为85.3 nm,荧光寿命为1.30 ms。分析了光纤结构参数对光子晶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单模截止条件)、数值孔径、有效模面积、非线性效应和限制损耗等参数的影响。设计了以该材料为纤芯,内包层为八边形、五层空气孔的新型结构光子晶体光纤。用有限元法对该光子晶体光纤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光纤有效模场面积为1 150 μm2;当空气孔直径为21.6 μm、孔间距为60 μm时,内包层数值孔径达到0.45。  相似文献   
945.
给出了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中归一化调制电流和电子束动能的积分微分方程,基于MATLAB平台编程并采用递推法、中心差分法、梯形积分法等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归一化束电流和电子束动能随归一化距离的关系,以及反映电荷守恒的归一化因子。最后计算了调制电流的n次谐波的模式强度随归一化距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6.
陈华俊  米贤武 《光子学报》2014,40(10):1474-1483
研究了Fabry-Perot光学腔中包含一个光学参量放大器来增强腔场与机械振子之间的耦合的光机械动力学行为.在解析边带机制下用量子郞之万方程具体研究了振子的涨落光谱、光学多稳态行为、机械阻尼与修正共振频移和基态冷却.通过数值解讨论了辐射压力诱导机械振子和腔场的稳态振幅所展现的光学多稳态行为,同时也分析了辐射压力引起的修正共振频移和机械阻尼与参量增益、输入激光功率和参量相位这三个因素的关系.此外,随着调节泵浦场的参量相位,振子的涨落光谱呈现简正模式分裂.通过精确求解最终有效声子数论证了基态冷却.结果表明,机械振子的冷却由初始浴温度、机械品质因数和参量相位这个三个因素控制.参量相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来操控非线性光机械动力学.  相似文献   
947.
基于古斯-汉欣位移效应的波长传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平  戚珉  胡红武 《光子学报》2014,40(10):1595-1598
利用双面金属包覆波导在导模共振激发时对古斯-汉欣位移具有极大的增强效应来实现激光波长微小变化的监测.双面金属包覆波导由上层金膜、导波层和下层金膜组成.当导波层厚度为亚毫米尺度时,应用自由空间耦合技术使入射的激光以小角度入射,在满足相位匹配的条件下激发超高阶导模.理论研究表明,当波导的辐射损耗等于本征损耗时,反射光的侧向位移可达到数百微米,并且此时激发的超高阶导模对波长具有极强的色散能力.通过测量反射光的侧向位移可实现对激光波长变化的实时探测,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同时,实验中探测信号只与光束位置相关,可有效避免因光源输出光强的波动带来的干扰.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激光波长在859nm附近的分辨率可达到0.2 pm.  相似文献   
948.
采用周期信号调制色泵噪音驱动的单模激光模型,运用线性化近似方法研究了单模激光系统光强关联函数C(t)随时间的演化关系,分析了调制信号的振幅B、频率Ω等对光强关联函数随时间演化的影响. 发现在泵噪音自关联时间τ>>1的情形下,随着调制信号频率Ω、振幅B的增加,C(t)随时间的演化为单调衰减;在τ>>1的情形下,随着调制信号频率Ω、振幅B的增加,C(t)随时间的演化均为周期性振荡衰减.  相似文献   
949.
苏宙平  朱焯炜  阙立志 《光子学报》2014,41(12):1456-1459
针对激光二极管阵列提出了"组合模"概念,计算了组合模的远场分布.每个组合模在远场的空间分布呈双瓣结构.基于激光二极管阵列组合模的远场分布特征,设计了离轴外腔反馈的激光二极管阵列.运用此装置所获得激光二极管阵列的远场分布有了明显变化.与自由运转的激光二极管阵列相比,离轴外腔反馈的激光二极管阵列远场宽度减少了4.3倍.在抽运电流为16 A时,测得输出激光的功率1.82 W,这相当于相同电流下自由运转激光器输出功率的79%.组合模理论不仅可以用来指导设计一维离轴外腔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而且也可以用于设计二维离轴外腔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二维离轴外腔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可以产生高功率,高光束质量输出的激光.  相似文献   
950.
In this paper Reddy’s third-order shear deformable plate theory is applied to asymmetrically delaminated orthotropic composite plates under antiplane–inplane shear fracture mode. A double-plate system is utilized to captur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uncracked plate portion. An assumed displacement field is used and modified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traction-free conditions at the top and bottom plate boundaries. Moreover, the system of exact kinematic conditions was also implemented into the novel plate model. An important improvement of this work compared to previous papers is the continuity condition of the shear strains at the interface of the double-plate system. Applying these condi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nineteen parameters of the third-order displacement field can be reduced to nine. Using the simplified displacement fiel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rived, as well. The solution of a simply-supported delaminated plate is presented using the state-space model and the displacement, strain and stress fields a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The energy release rate and mode mixity distribution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3D J-integral.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ose by finite element computations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ent model is the most accurate one among the previous plate theory-based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