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化学   870篇
晶体学   44篇
综合类   9篇
物理学   3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简单的溶液加工工艺,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因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层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基于吡嗪为分子中心核,三苯胺为分枝的X型空穴传输层材料PT-TPA。与Si-OMeTPA对比,吡嗪的引入不仅不会影响其结晶性,并且能够改善其电荷转移特性和分子中心共平面性,从而显著提升了PT-TPA的空穴迁移率。在非掺杂的情况之下,基于PT-TPA空穴传输层的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展现出17.52%的光电转换效率,与相同条件下基于Si-OMeTPA空穴传输层的器件相比,效率提高了近15%。  相似文献   
82.
Ba0.9R0.1Co0.7Fe0.225Ta0.075O3-δ(BRCFT, R = Ca, La or Sr) membran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solid-state reaction. Metal cation Ca2+,La3+or Sr2+doping on A-site partially substituted Ba2+in BaCo0.7Fe0.225Ta0.075O3-δoxides, and its subsequent effects on phase structure stability, oxygen permeability and oxygen desorp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XRD, TG-DSC, H2-TPR, O2-TPD techniques and oxygen permeation experiments. The partial substitution with Ca2+, La3+or Sr2+, whose ionic radii are smaller than that of Ba2+, succeeded in stabilizing the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without formation of impurity phases, as revealed by XRD analysis. Oxygen-involv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BRCFT with A-site fully occupied by Ba2+exhibited good oxygen permeation flux under He flow, reaching about 2.3mL min-1 cm-2at 900 ℃ with 1 mm thickness. Of all the membranes, BLCFT membrane showed better chemical stability in CO2, owing to the reduction in alkalinity of the mixed conductor oxide by La doping. In addition, we also found the stability of the perovskite structure under reducing atmospheres was strengthened by increasing the size of A-site cation(Ba2+La3+Sr2+Ca2+).  相似文献   
83.
薄膜光电器件的能级结构直接决定了载流子的产生、分离、传输、复合和收集等微观动力学过程,从而决定了器件性能。因此准确获取器件能级结构,是深入理解器件工作机制、推动器件技术革新的重要科学依据。此专论系统地介绍了本课题组利用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镜(SKPM)表征薄膜光电器件如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钙钛矿光探测器等器件中界面能级结构的工作。垂直型薄膜器件中的活性材料层被顶电极与底电极封闭,通常难以直接在器件工况下测量其中的界面能级排布,我们发展了横截面SKPM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表明,界面层是调控器件能级结构、决定器件极性、提高器件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的表征技术有望在各种薄膜光电器件,诸如光伏器件、光探测器、发光二极管,尤其是各种叠层构型器件的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得了爆发式增长,这与电池中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组分密切相关.关于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相关的研究报道及综述较多,然而钙钛矿材料组分调控方面的研究梳理工作相对缺乏.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不同组分体系钙钛矿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无机铅卤钙钛矿、全无机铅卤钙钛矿、少铅钙钛矿以及无铅钙钛矿.重点介绍了不同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组分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旨在梳理通过组分调控提高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及稳定性的研究思路,最终实现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85.
刘娇  李仁志  董献堆 《应用化学》2016,33(5):489-503
自从2009年钙钛矿材料被应用到太阳电池领域,到现在仅6年的时间里,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从约3%提高到20.1%,受到全球瞩目。 本文对近年来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钙钛矿吸光材料的性能及其制备,总结了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器件结构及其内在机理,探讨了该类型电池待突破的方向和可能的解决途径,阐述了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进展历程,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目前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无机-有机杂化ABX3材料非常重要。它既作为光吸收材料,同时又作为载流子传输材料,因此它的光电性质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本文综述了调控无机有机金属卤化物ABX3型钙钛矿光伏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87.
钙钛矿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微观结构的调控对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我们采用柠檬酸配合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和浸渍法一系列不同的制备过程对镍基钙钛矿材料的结构进行调控,并将其应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活性组分Ni的化学形态、Ni与基底的相互作用以及活性氧物种的调控,进而影响其催化活性和抗积碳能力.结果表明,燃烧法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结晶度,从而提高Ni与基底的相互作用以及表面氧物种的含量,使其具有较强的抗积碳能力.燃烧法合成的Ni基钙钛矿催化剂在CH4∶CO2=1.25∶1,800℃的条件下反应300 h后,积碳量仅为1.0%,而在同样条件下浸渍法合成的催化剂积碳量则高达14.6%.  相似文献   
88.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LaMnO3、LaFeO3、La0.5Sr0.5MnO3、La0.5Sr0.5FeO3,通过负载纳米Pt合成了Pt负载钙钛石催化剂,XRD与IR数据表明合成的催化剂具有钙钛石相,TEM数据表明合成的纳米Pt粒径为~3 nm,均匀分散在钙钛石上。在CO氧化反应中,发现钙钛石的氧化-还原性能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因而,Mn系钙钛石表现出较高的CO氧化活性。负载纳米Pt后,Fe系钙钛石则显示出更优异的CO氧化活性,CO完全转化的温度从350 ℃降至120 ℃。吸附实验表明钙钛石上氧空位对促进O2的吸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CO低温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9.
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一氧化碳的选择氧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考察了在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氢气中一氧化碳选择氧化的催化性能,发现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LaMnO3中的锰被铜部分取代后可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当其中的镧再被锶或钡部分取代后所得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其中以La0.8Sr0.2Mn0.5Cu0.5O3的催化活性为最佳,在该催化剂上,在40 000 mL·g-1·h-1下,155 ℃时CO可被完全转化为CO2,此时的选择性达54%,与铂催化剂的性能相近。反应气中加入CO2时,CO转化率下降,但选择性有所提高;加入水蒸气则使CO的转化率和反应选择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90.
采用等温理论模型,以甲烷催化氧化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模拟非担载钙钛矿型致密透氧膜反应器的性能。分别研究了La_0.2Ba_0.8Fe_0.8Co_0.2O_(3-δ)、L30.2Sr0.8Fe0.8Co0.2O3-δ和SrFeCo0.5Ox三种透氧速率不同的膜材料、膜反应器的尺寸以及反应工艺条件对CH4转化率、CO选择性和H2/CO摩尔比的影响,对膜反应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